9月5日上午,第十八届深圳社会科学普及周在深圳图书馆二楼大厅开幕。本届社科普及周以“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新方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从9月5日持续举办至9月18日,共举办6场活动。
深圳社会科学普及周从2003年举办以来,到今年已经走过第十八个年头,是深圳市知名的公共文化品牌。今年举行的6场活动包括第十八届深圳社科普及周开幕式暨“从文献看深圳——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地方文献展”、社科理论普及专题讲座、“新起点 再出发”有奖社科知识网络竞赛、科普文献推介展、第五届深圳青少年文明礼仪大赛、“新起点 再出发”电视知识竞赛暨第十八届深圳社科普及周闭幕式。
据介绍,第十八届社科普及周以“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新方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开展各项活动,既表达了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表达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坚强决心;而本届社科普及周在主题设置、内容安排、形式策划上都有了创新或改进,新增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地方文献展和科普推介展两项新活动。同时,社科普及周关注社会民生,本届社科普及周专门邀请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何清副院长以“疫情时代的新生活模式探索”为题,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引导市民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在社会参与方面,本届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秉承“普及社科知识,弘扬人文精神,倡导社科方法,展示社科成果,繁荣城市文化”理念,不断扩大受众范围。如本届电视知识竞赛,采取线上+线下方式海选,广大市民可自愿组队参与,努力实现人人可参与,人人有收获。
随后,“从文献看深圳——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地方文献展”与科普文献推介展在深圳图书馆拉开帷幕。“从文献看深圳——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地方文献展”以深圳图书馆地方文献馆藏为依托,以文献展+图文展+多媒体的形式描绘深圳的前世今生与沧海桑田,时间跨度从古代“深圳”到建市、创办特区再到如今,追寻深圳城市发展脉络,展现特区成立四十周年所走过的伟大历程和取得的瞩目成就。
编辑 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