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中按压胸腔,并不是为了让心脏重新跳动,而是为了代替心跳将血液泵入脑部等重要器官,从而防止缺氧损伤,为急救争取时间。”昨日,南山区社会福利中心的员工接受深圳市厚普众安应急救援促进中心专家的辅导,学习突发危重病情时的“自救、互救”技能。
据统计,我国每年猝死约180万例,平均每天猝死4931人、每分钟猝死3人。在这当中,属于心脏性猝死原因占了60%—70%,猝死案例中仅不足1%人得以获救。为推动和鼓励更多的人学习公共急救知识,南山区民政局民生微事实开展趣动急救训练活动,深圳市厚普众安应急救援促进中心作为项目执行方,为南山区社会福利中心专职护理人员提供BLS基础生命支持课程培训。
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黄金4分钟”对抢救生命至关重要。“生死取决于一瞬间”,国际上把应急救援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定义为“黄金4分钟”,而即使在交通发达的特大城市深圳,就算及时呼叫了120救护车,专业人员能在4分钟内赶赴突发现场的情况也几乎不可能。因此向社会公众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的院前急救方法,可以为身边患者抢得生命的宝贵时间,从而为医护人员到达之前的正规救治创造机会。
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的应急“自救、互救”理念刚刚萌芽,公众的急救知识与技能非常欠缺,“不会救、不敢救”成为常见现象。据有关统计,深圳市民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率不足1%,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普及率多超过10%。其中美国为25%、法国40%、德国80%、澳大利亚50%、日本的中学生更达到了92%。
民政部应急救援促进中心作为国家应急救援行动的主要业务管理单位,明确要求“宣传和普及应急救援知识,提升全社会的应急救援知识水平和实际救援技能”。
深圳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出台的《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的意见》指出,要“不断挖掘传统媒体的宣教潜力,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应急管理宣教活动,宣传普及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知识和技能”。
“区民政局对厚普众安的培训项目进行采购后,我们一眼便相中这个项目,把培训引入福利中心。”南山区社会福利中心副主任林京宇向记者介绍,护理人员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能不仅对照顾中心日益增长的老人有帮助,即使他们面对突然发病的亲人或市民,也能提供有效救援。
厚普众安负责人钟瑞介绍,该中心是广东省首家将国际公认高质量心肺复苏术普及培训引入家庭,社区,学校,单位及公共场所的专业社会组织。此次将针对南山区社会福利中心进行100余人次现场培训,让护理人员掌握正确的高质量心肺复苏术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法,以及如何应对严重气道梗塞的成人/儿童/婴儿施救,正确的脑卒中识别和处置方法等。
见习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