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小兴安岭“空中巡护员”,大疆助力林业智能化

读特新闻记者 李旖露
2024-07-02 18:35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无人机用于森林防火、应急灾害救援、森林资源保护等林业场景。

如今,无人机技术正逐步成为林业管理等自然环境保护行业的智能助手。7月2日,读特新闻记者从大疆创新获悉,近日大疆联合伊春森工带岭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带岭林业局公司”),将无人机技术应用于森林防火、应急灾害救援、森林资源保护等林业场景,实现了无人机护林的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发展。

我国森林覆盖率在24%左右,森林面积35亿亩,每天有超过200万名护林员在复杂的林区一线进行巡护。东北林业是国家最重要的林业资源地,小兴安岭纵贯伊春全境,是全国重点国有林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带岭林业局公司森防与安全监督部部长李继勇介绍称,传统的人力巡护方式在效率、精度和安全性方面存在诸多挑战,难以满足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生态保护的需求,通过大疆无人机巡护,可以带来更好的视野,且进一步解放人力。

李继勇表示,去年3月,带岭林业局公司率先引进大疆机场的自动化巡护方案,该系统包括9台大疆经纬M30T型(机场版),规划了近100条常态化巡检路线,至今已完成约2000次飞行任务,总飞行距离接近10000公里。“原来一个巡护员巡护3公里往返6公里约2小时以上,现在用无人机巡护,每半小时巡护一次,有效地提高了巡护效率和频次;无人机巡查也可以将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节省人力的同时,提高了巡护的精准度。”

目前,这套“人机协同,空地互补”的数字化巡护系统不仅实现了常态化自动化巡检作业,并且在森林防火期及汛期等特殊时期内,还能对火情隐患进行全方位巡护、对河流汛情以及道路安全进行实时监测,在节省人力的同时,大幅提高了巡护的精准度。

大疆林业行业总监杨腾表示:“2016年,大疆开始与林场和林业局的一线人员深入接触,探索无人机在林业的可行性应用。2023年,在小兴安岭伊春森工带岭林业局公司部署的9台机场,是全国林业客户中采用大疆机场进行森林自动化巡护的首例。如今,全新的机场还进行了升级,体积更小、无人机飞得更久了,自动化程度更高。”

读特新闻记者了解到,从2015年起,大疆深入各行各业一线,致力于通过无人机技术来改变传统行业的作业方式。如今,大疆行业无人机在全国大小林场、市县林业局和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林业系统中均有应用,展示了其在提升林业管理效率和生产力方面的巨大潜力。

(本文图片由大疆提供)

编辑 张克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李旖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