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自强与城市文明发展”学术沙龙在南科大举办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2024-06-20 18:0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主办、《广东社会科学》编辑部和《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编辑部共同协办的“文化自信自强与城市文明发展”学术沙龙在南科大举办,与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精彩的学术分享。活动通过对文化自信自强与城市文明发展的价值内涵和理论关系的学习理解,为深圳市更好发挥“双区”动能、加快建设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提供思想资源。

本次学术沙龙由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助理、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副教授陈能军主持,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李凤亮以《开拓城市文明发展新纬度》为题做开场发言。李凤亮教授聚焦于城市文明的三个关键维度:人文、数字和全球城市,旨在为城市文明建设提供新思路和方向。他指出,人文城市建设需从四个关键点着手:一是要注意挖掘城市人文内涵,赋予人文城市不同面向;二是要实现人文赋能城市,关键在于传统文化要素在城市场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问题;三是要充分发挥创意在人文城市建设的核心作用,赋予城市时代的温度;四是要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并照顾城市最弱势的群体,确保城市文明的普惠性。在数字城市建设方面,利用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全方位赋能城市文化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全球竞争力,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建设全球城市方面,应承认全球城市的多元化,鼓励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与交流;同时,支持差异化的城市发展路径,避免城市同质化;明确城市在全球舞台上的定位,以实现独特且持续的城市竞争力。

此外,十位学者围绕文化自信自强与城市文明发展提出了富有启发的视角、思路和观点。

其中,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花建聚焦《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文明交流互鉴》分享了研究成果;山东大学文学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范玉刚围绕《文化自信自强的理论内涵与意义价值》进行了分享;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管宁就“城市文明典范构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张佑林围绕《历史文脉传承与当代城市社会发展》进行了主题分享;广东金融学院文化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陈柏福的发言题目是《数字时代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深入分析了数字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新角色和新动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执行主编、编辑部主任,教授董世峰以《我国城市文明发展中的人口问题及生育转向》为题分享研究成果,从“人的文明”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人口质量对文明发展的重要性。

在自由讨论环节,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文化数字化与文化创新发展)副主任、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教授温雯围绕“文化遗产推动城市文明发展”分享了四个理念;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钟雅琴围绕“文化数字化和文化软实力”进行分享,深入分析了数字化在推动城市文化和文明发展的关键作用,并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建议;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宗祖盼从“眼睛看到的城市”和“心里感受到的城市”两个维度,分享城市从传统到现代发展过程中的四种独特现象。

据悉,本次沙龙就文化自信自强与中华民族现代城市文明典范的理论构架和实施路径记性了充分探讨,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与城市文明典范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

(图片由南科大提供)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