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网络上,乘坐公交车打卡城市成为了一种热门观光方式,“天气炎热,不再适合City Walk,要City Bus。”一站一景,一景一食,让许多人开始用公交路线探索景点与美食。他们说,坐公交车的快乐是窗外不断变换的景色、行人,也有车上不断上下形形色色的路人,这是一种深入城市的方式,也是一种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之外慢悠悠的放松之旅。
遛娃的新高招
球球(化名)从小在深圳长大, 现在是两岁孩子的“宝妈”。她从社交平台看到了一位摄影博主记录下的深圳的繁荣和城市发展,深受感触,因此决定带上孩子一起通过巴士旅游的方式重新认识深圳。
“边坐公交边游览深圳风光,真的没有小朋友会拒绝双层巴士。”在球球看来,因为孩子才两岁,她更倾向选择边看边玩的旅行路线,而巴士旅游比较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为不同年龄段和人群提供了不同的选择。“我们是半天的行程,从南头古城到欢乐港湾,下车逛了各种文创店铺、创意家居,还拍了很多出片的照片。欢乐港湾还有治愈系摩天轮、绝美书店钟书阁、海滨港湾长廊。”
球球认为,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如果想坚持带娃出行,巴士旅行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式,“从小朋友的角度来说,乘坐交通工具应该是比较新颖的体验。随着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很多人出行都会选择私家车、出租车,或者便捷的地铁,对于巴士这种交通工具,小朋友能感受和体验的机会就很少。特别像双层的观光巴士,很大气,会很吸引孩子。”
经过这趟巴士旅行,球球也发现,“其实在这座自己每天生活的城市里,有很多小小的美好是平日步履匆匆的我们不曾驻足感受的,不如趁此机会就和孩子一起去感受生活细节的美妙。”她表示,城市夜景也十分吸引她,希望有一天能换个角度,坐着大巴去感受这座城市的不同。
建筑行业从业者小肖也热衷于乘坐巴士打卡城市,她的公交行程更多元,“11路、38路、114 路……这些我都坐过很多遍,因为这些公交车停靠站就在我家门口,周末闲下来,我就到公交站找一辆最快到站的坐上去,再随机选取一个站点下车。”通过公交车,她打卡了莲花山、上步路的公园、东门、笔架山公园、国贸附近的日料店等等。
她回忆起两年前刚来深圳,发现有很多Mini巴士,车内一共只有9个位子,后来才了解到这样的小巴士运行的范围较小,主要是围绕某个片区,“不过这样更好,等于我打卡的地方更加集中。”她还发现巴士的座位旁都配备了USB充电口,不禁惊叹,这难道不就是给她这样的慢生活打卡人准备的吗?
她说平时上班节奏快,无论搭乘什么样的交通工具都是急匆匆的,心里想着的是尽快到达目的地,“坐地铁大家都是低头玩手机,即便坐公交上下班,也无暇看窗外的风景,心里想着的都是上班的事情。到了周末,不想闷在家里,就随机坐上一台公交车,哪个站点名称有意思,没去过,或者是到了某个地点发现值得下车逛逛,就这样随心所欲地下车打卡,是一种了解城市的方式。”
她记忆中最放松的一次是坐11路到达了终点站——紫薇阁,“我很喜欢坐公交车,有时还会想着一直不停车也很好,看着过路的风景、沿途上上下下的人,最常见的是老人,听他们聊天也很轻松,哪个商场最近有什么打折活动、这个时节哪种菜最好吃、哪个公园有聚会,能听到很多不是我生活里的故事。”
她就这样一路没下车坐到终点站,打开手机地图,发现附近有一个宠物公园,她去撸了撸狗,结束之后在附近找了家云南菜馆点了一份小锅米线,准备走去公车站点返程的路上又发现一个路边的公园,有人在跳舞、唱歌、跑步、闲聊,“坐公交车这样移步换景的过程,有时让我进入了一种本地生活,很放松。”
5条专线玩转“红胖子”
晴天(化名)来自云南,今年春节带着父亲来到深圳旅游。晴天说,是父亲说起要到深圳去看看,“我觉得想要看的,就是看看这些年深圳的繁荣和发展。”询问在深圳工作的朋友,大多数人只给出了莲花山公园、深交所、人才公园等具体的打卡点。直到从社交媒体上得知深圳有观光巴士,晴天决定带爸爸尝试一下。
▲“红胖子”观光巴士
“等车时候的焦虑不安,上车后像是挖到了宝藏!”晴天说,观光巴士完全满足了看看深圳这个城市的需求,上车后司乘人员会赠送一副耳机,全程都有讲解,开到哪讲到哪,“如果你在地铁里看不到这座城,如果你打车只看见了高楼、公园,但不知道看点在哪,如果坐的普通公交车听不到时代的发展和深圳的变迁,观光巴士的路线都是精选的,不需要费力费钱就能看遍深圳主要的城市风光,了解深圳的人文历史。”
在晴天看来,观光巴士非常适合不是第一次来深圳,或者不喜欢玩传统景点的人。她建议可以留出一天的时间,“一条线一条线跟着大巴看深圳,真的非常值得。”
目前最受欢迎的巴士打卡是深圳的观光巴士。昵称“红胖子”的深圳观光巴士一共有5条线路,优选深圳多个景点:红线以深圳人文历史为主题,途经福田、罗湖两区的莲花山公园、“大潮起珠江”展览、小平画像、国贸大厦、东门老街等人文历史景点,可以感受改革开放的深圳速度;蓝线以深圳科技生态为主题,途经福田、南山两区的深圳湾超级总部、南山科技园、虚拟大学园、红树林湿地公园、滨海大道等科技生态景点,主要通过科技园区、总部基地和自然风光向游客展现深圳的科技之新、生态之美;橙线以魅力湾区为主题,途经滨海文化公园、深圳湾公园 、南头古城、深圳大学、大沙河生态长廊、万象天地、欢乐港湾等人文景点,向游客展现深圳的别样风情;绿线以生态人文为主题,途经国贸、东门、洪湖公园、大芬油画村、万达广场、甘坑古镇等人文景点,深度契合观光巴士“品质漫游”的理念;黄线以深圳灯光夜景为主题,途经福田、罗湖、南山三区的福田CBD、地王大厦商圈、华强北商圈、车公庙商圈、欢乐海岸商圈等灯光夜景景点,通过标志建筑的动态式光影艺术(灯光秀)向游客呈现深圳夜景。
在社交平台上,有网友说来深圳总要坐一次观光巴士,“线路虽然是以景点为分类,但从细节看下来又关照到了不同的人群”,网友小雯介绍。带着长辈会比较推荐黄线,到达站点后走路行程不算太大负担,而且景点较为丰富。
巴士IP的“私人订制”
除了固定线路的观光巴士路线,“跟着巴士漫游深圳”也涌现了不少个性化的巴士IP,招募乘客以不同主题漫游深圳,让城市文化与城市观光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比如由深圳出版集团联合深圳巴士集团打造的“书都漫游—爱阅号走读深圳”,就从城市文化的角度出发,带领乘客漫游了城市艺术雕塑、高颜值书吧、城市文脉等城市文化的“B面”。
▲书都漫游—爱阅号
今年3月31日,“书都漫游—爱阅号走读深圳”开展了“雕塑读城:深圳城市雕塑的艺术之旅”。深圳出版社副社长、《书都·走读深圳》杂志总编辑魏甫华,策展人、公共艺术研究者,深圳地铁美术馆项目总策划张晓飞参加了此次活动,《书都·走读深圳》杂志视觉总监、著名设计师韩湛宁担任活动主持,带领大家漫游深圳的经典雕塑。
当天的漫游,通过双层巴士抵达各个雕塑的公交站,先后观看解读了《自我完善》《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园》(位于莲花山公园),《深圳人的一天》(位于红荔路),《闯》(位于深圳市博物馆老馆门前),《拓荒牛》《艰苦岁月》(位于深圳市委大院前),《深蓝》《非典纪念碑》(位于深圳中心公园)等雕塑,从雕塑读城,感受深圳的城市精神。
4月13日,“书都漫游—爱阅号走读深圳”开展了“走读书吧:寻找深圳的精神栖息地”。深圳是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深圳的阅读空间也是深圳特别的文化形象。当天的漫游路线从白鹭坡书吧开始,途经迁鸟书吧、百姓书房,最后到达紫陌书吧。而这次漫游的一大特点是,这些阅读空间都位于城市繁华地段,且景色宜人。位于深圳湾的白鹭坡书吧与迁鸟书吧,坐拥绝美海景;位于深南中路的百姓书房,被誉为“城市灯塔”,已成为热门打卡点;位于莲花山公园内的紫陌书吧,是被大自然环抱的治愈系书吧。
当天参加活动的市民表示,这场漫游更像是一场视觉盛宴,海岸线的书吧、公园内的书吧以及市中心的书房,让他们看到了一座城市为这座城里的人们打造的专属浪漫——美景与好书,触手可及。
晶报记者了解到,深圳的旅游观光巴士一直积极推动跨界合作,提供“车辆即景点、出行即体验、服务国际化”的特色服务,打造了“爱阅号”移动书巴、电音巴士等多个独具特色的巴士IP,还围绕市民多元化出行需求进行服务和产品升级,打造了云海专线、观澜古墟专线、夜市专线等一批网红线路、网红车辆。
玩出更多花样
深圳公交现在创新了许多新玩法,比如为进一步满足广大市民运动出行的需求,满足周边居民前往宝安体育馆的多样化出行路径,宝安推出“球友专线”动态公交,将巴士的更大运能和拼车服务相结合,为乘客提供定点、不定线、定圆(区域覆盖)的公交拼车出行服务。乘客仅需通过手机扫码约车,即可在区域内地图上标明的任意站点上下。动态巴士运营初期票价为拼车3元/人次、包车30元/趟次(车辆满载24人),不论个人锻炼还是组队包车前去锻炼,均能实现直达的快捷、比拼车更便宜的票价。动态巴士运营时间为周末及节假日10:00-20:30。
现在还有免费口岸接驳巴士,口岸门外的巴士站会有直达热门商圈和景点的专车巴士;公交车上也能有早餐供应:乘客在前一天晚上通过手机程序预订,第二天搭车就可以对照订餐码拿到自己预订的早餐包。目前深圳有8条巴士线路开通了早餐服务。
在深圳公交车上,还可以玩手游、抓娃娃、汉服体验,例如“国潮巴士”以国潮文化为主题,车身设计以红色为主,融合舞狮、戏曲、英歌舞等国风元素,创造移动的国潮文化展示互动空间;“潮玩巴士”内部设置多个多功能服务区域,仿佛置身于一个炫酷的游戏街区;还有“城市婚车”,在深圳结婚的市民可以租巴士车完成结婚的接送行程。
国潮巴士
早餐巴士
城市婚车
宠物友好巴士
4月,广东深圳巴士集团第四分公司联合宠乐营打造的深圳首辆宠物友好巴士H239线正式进入试运营阶段,目前该线路只在周末和节假日开行,全程15.3公里,共设置7个站点,许多“宠物家长”都前往打卡,让宠物也体验一回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打卡城市。
小肖说,现在的公交车看似没有像以前一样那么多人乘坐,但越来越多创新的方式说明巴士所属的公司也在跟上城市的节奏,同时也提倡这种绿色出行,“和许多一同在这个城市生活的人坐在同一辆车上,说不定会有更多新故事在这座城市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