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与试验地,不仅在经济建设上突飞猛进、凯歌高奏,在文化建设上也是捷报频传、精品迭出。深圳与赣州联袂创演的话剧《叩响》、深圳原创广播剧《党和人民的骆驼》、深圳原创歌剧《先行者》等一批讲述红色历史人物和深圳青年创业者的故事,刷新了剧作传播、收视纪录,彰显深圳文艺创作的强劲动能。这些文艺精品的涌现,沿循历史与现实文脉,对红色历史人物及普通创业者形象予以戏剧美学意义上的塑造。从现代革命历史到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实践,都有艺术上的表现与还原,进而凸显出深圳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激情与丰硕成果,并为今后戏剧创作提供经验和启迪。
话剧《叩响》
《叩响》:叩响实事求是精神之门
深圳与赣州合作打造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话剧《叩响》聚焦寻乌调查,着力还原寻乌当时的风貌,深入挖掘实事求是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刻画了时任红四军前委书记的毛泽东同志人物形象,揭示了剧中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斗争重大问题的思索,展现了其坚持走群众路线,勇于走出一条革命新路的艺术形象。剧作从毛泽东和长江局留苏特派员刘致明对于斗争路线方法的争议开场,结合调查物价、稳定商业、扩红、分田、解放妇女等故事情节,揭橥了剧中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斗争重大问题的思索,展现了其“拜乡亲为师”,坚持走群众路线,勇于走出一条革命新路的艺术形象。《叩响》还以群像形式,反映众多革命者的成长和人民群众的改变。热血冲动的古柏发出“我真的学会调查了!”的欢呼;安娜从对布尔什维克和特派员的小女生式崇拜,转而意识到“如果脱离人民群众,就什么都干不成”,并将名字改回原名采莲;就连以反派形象示人的教条主义代表、特派员刘致明,也反思了自己的错误,“不能对人民群众的呐喊视而不见”。话剧中商会会长、饱含辛酸的小商贩、贫苦挑夫、想“吃绝户”的封建家长、饱受压迫的女性、反动派走狗等形象,均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深刻体会到在动荡时代中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剧名《叩响》的灵感,据说来自毛泽东同志当年进行寻乌调查时挨家挨户叩响的一扇扇老百姓家的门。也正是一次次叩响、一次次交谈,方才得以掌握真实的情况,形成我党正确的路线,最终带领人民群众取得革命的胜利。而叩响的更高含义则在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叩响了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大门,叩响了中国人民通向美好新世界的大门。
《党和人民的骆驼》:用一生的奉献谱写一曲千古绝唱
在茫茫大漠之中,顶风冒雪、日晒雨淋、忍饥耐渴、砥砺前行,骆驼的形象着实令人钦敬!人们时常赞美耕牛,殊不知骆驼比耕牛更坚毅、更忠诚、更勤奋,更能吃苦,更能负重,因而有着“沙漠之舟”的美称。由贵州广播电视台与深圳市委宣传部联袂制作的广播剧《党和人民的骆驼》,将主人公任弼时比作“党和人民的骆驼”,可谓剀切。任弼时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任弼时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此者,恰如该剧开头那段引子中任弼时与女儿任远志之间那段隔空对话:当一阵清脆的驼铃声由远而近时,女儿问爸爸那是什么,任弼时答,那是骆驼。女儿说骆驼头那么小,身子那么大,背上还鼓起两个大疙瘩,好难看啊!任弼时闻听却说:闺女,你觉得它不好看,可骆驼很了不起。骆驼很坚强,忍饥耐渴,驮着很重的东西,却可以不吃不喝连续行走几十天。任弼时还与女儿共勉:我们也要像骆驼这样,少索取、多奉献,埋头苦干,为了自己认定的目标,坚韧不拔,负重前行。这段父女之间的隔空对话,显然是主创虚构的情节,但回顾任弼时的光辉一生,他不就像一头为党为人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骆驼吗?
歌剧《先行者》
《先行者》:在体验与表现中抉发创造美学魅力
在戏剧表演体系中,“体验派”和“表现派”是两种各有侧重的风格流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的“体验派”强调“真听、真看、真感觉”,这种表演风格流派偏重演员与角色的“叠合”即客观真实体现,类似本色出演。而布莱希特创立的“表现派”则强调演员能够“跳出来”拿捏和设计角色,这种表演风格侧重的是主观发挥表现。当然,布莱希特也不排除演员的“体验”,而是将“体验”与“表现”结合起来。其实,出色的艺术表演,往往是“体验”与“表现”、主观与客观、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等矛盾对立因素碰撞与博弈中,迸发出的审美创造灵感。这点,在深圳原创歌剧《先行者》的主创团队身上,得到进一步的确证。现实主义精神是原创歌剧《先行者》最充足、最纯正的底气,此乃深圳原创歌剧《先行者》的思想力度所在。《先行者》可谓是近年来深圳文艺创造“高光”中的一束强光。《先行者》以讲述深圳创业者追梦故事为载体,以创客展现特区精神,唱响又一曲新时代青春之歌。在主题立意上,该剧定位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命题,紧密贴合“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国际共识,以创新、青年、海洋为关键词,着力描绘全球化互联网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新一代先行者群像。在切入视角上,《先行者》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以发生在改革开放前沿深圳热土上的创业故事,刻画当代深圳青年群像,并使之具有某种象征辐射意义。剧中,吴洋、夏俊立、许超三位“80后”, 经历了挫折与痛苦、砥砺与考验、背叛与重生的心路历程,积极把握机遇,勠力开拓进取,从“创业者”变身为“先行者”,生动体现了深圳人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的精神特质。剧中人物对初心和梦想的不懈追寻,不单是特区建设先行者的精神缩影,也是对整个中国改革开放史的凝缩与隐喻。
(作者为中华曲艺学会创新发展理论委员会主任)
编辑 刁瑜文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樯 三审 詹婉容
读特热榜
1深圳多家银行发布公告:即日起,房贷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
2下午茶 | 罗永浩西贝 “预制菜之争”升级!“中央厨房”预加工算预制菜吗?消费者是否有充分的知情权?
3读特记者实探深圳西贝:“罗永浩菜单”已上线,店员称客人少了三分之一
4罗永浩“大战”西贝,真功夫“上墙”了,企业回应→
5被网络水军集体造谣抹黑?小鹏汽车、极氪法务部同日发声丨车界
6宠域talk|深圳首家!萌宠海底捞试营业,带毛孩子吃火锅去
7读特热评|罗永浩与西贝的“口水战”,本来应该打不起来
8存量房贷降息再度惠及深圳!多家银行今日公告不再区分首套二套,符合条件二套利率可下调
9教室秒变Livehouse!深圳这所中学开起了“午餐音乐会”
10中美双方将在西班牙会谈,讨论美单边关税措施、TikTok等问题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