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中山市技师学院被认定为第一批广东省高水平技师学院,有何“含金量”?
中山日报 中山日报
05-27 11:10

日前,中山市技师学院被认定为第一批广东省高水平技师学院。

有何“含金量”?

建设高水平技师学院,是广东培养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技能人才所采取的措施之一,在广东乃至中国技工教育历史上都属首创,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使命任务是打造广东技工教育新生态,引领全国技工院校新发展,为广东经济再次腾飞作出重大贡献。

广东省高水平技师学院建设周期为5年。建设期间,中山市技师学院紧紧围绕“一体、两翼、六平台”建设框架,向高而攀、向新求质,培养具有就业竞争力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

中山市技师学院东校区。

中山市技师学院北校区。

建设高水平技师学院是党和政府对技工教育的重大部署,迎来技工教育蓬勃发展的“春天”。

“它不仅能提升城市知名度,更能为中山落实‘制造业当家’、建设工业强市,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中山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禹建华说,在深中通道即将开通、中山参与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等重大历史机遇叠加下,中山市技师学院将进一步适应中山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瞄准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紧抓人才这个“关键变量”。

专业衔接产业

打造技能人才培育“高地”

广东形成了以技师学院为龙头、普通技校为基础、公办与民办互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中山亦是如此。这一模式被人社部誉为“全国一面旗帜”。

作为中山的龙头,中山市技师学院是中山唯一一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公办技工院校,也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

该院就业率常年高于全国水平,已成为中山技能人才培育的“摇篮”。

这组数据足以证明:中山市技师学院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合格率连年位列全省技工院校第一。2023年,中山市技师学院学生毕业率99.24%,初次就业率98.17%,毕业生满意度98.32%,用人单位满意度100%,五年制高级工、预备技师人才培养占比达到94.02%。

中山技师学院教师张俊强的高超技能技术在赛场吸引众人观摩学习。(资料图片)

高就业率、高满意度背后是专业与产业的紧密衔接。

中山连续两年将“高质量发展大会”作为“新春第一会”,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发展摆在核心位置,提出以新时代中山“十大舰队”领航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喊出“无创新,不中山”的口号,这都对高技能人才发出了强烈的需求信号。

把稳城市产业发展跳动的脉搏和新兴前沿技术发展趋势,中山市技师学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调整增设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健康服务与管理等多个专业,升级美容、会计等多个专业,计划开设化学制药等专业。目前,该院共有38个专业,制造业类专业占比超七成。


中山市技师学院教师梁嘉伟获评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受访者供图

专业群衔接产业集群,是中山市技师学院践行“让需要工作的人成为工作需要的人”的具体举措。

中山市技师学院构建起智能制造、智能控制与智能家电等7大专业群,赋能重视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支柱产业以及新质生产力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专业群建设不是单一的专业建设,讲究专业基础相同、技术领域相近、就业岗位相关,能为专业的关停并转留出足够空间,让专业调整更为迅速。”中山市技师学院副院长胡旭兰表示,新时代中山“十大舰队”的每个产业集群,都能在该校找到与之适配的专业。

深化产教融合是精准育人、服务产业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归根是搭建起“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大力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能力培养与岗位需求对接,是“工学一体化”在中山市技师学院完成校本转化的关键。

在“工学一体化”教师的培育上,中山市技师学院按照国家一体化师资培养标准进行内外培训,并要求教师必须定期到企业一线研修。在教师引进过程中把企业工作经验作为重要选拔标准。

“工学一体化”的学生如何培育?

中山市技师学院依托“一站、两室、N中心”破题。一站指企业技能人才工作站,目前已建成100家,是学生技能培养的前沿阵地;两室指驻设在企业的教师大师工作室和驻设在学校的企业大师工作室。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双导师培育机制,基于7个产教联盟的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也得以运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循环;N中心指建在校内的技术应用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这为学生学习成果转化为产品提供了空间。目前已建立38个中心,实现一专业一中心。

校企合作为“一站、两室、N中心”的作用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中山市技师学院已与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140多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构建起“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体系。

中山市技师学院邀请430多家重点制造业企业进校园开展招聘。受访者供图

“专业群-产业群-产教联盟”技工教育产教联合体,实现了中山市技师学院人才培养集约发展、资源共享、工学交替、产学互促,使之逐步成为技能人才培育“高地”。

赛训教融合

技能“新星”频出

在中山制造、中山创造强劲发展的时代大潮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进入中山市技师学院锤炼一技之长,铺就技能成才的星光大道。不少人在技能竞赛中大放异彩,成为各自领域中的璀璨“新星”,以一技之长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中山实践。

中山市技师学院教师陈婉霖在学校训练。(资料图片)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队集中考核中,该院电气应用系教师陈锋获得水处理技术项目全国第2名,将作为备选选手代表中国出征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食品化工系教师陈婉霖获得糖艺/西点制作项目全国第3名;

黎彩平获得首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广东代表团唯一一枚金牌;

4月29日,该院教师梁嘉伟荣获中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

在中山市技师学院“五育人六融合”的大德育体系与“行走的思政课堂”特色教育的引领下,他们由内向外散发出自信,成为“上技校,人生同样精彩”的最佳佐证。

中山市技师学院教师陈锋参加省级技能赛事。(资料图片

这些技能翘楚的成长与飞跃,不仅源于他们自身的刻苦钻研,更得益于中山市技师学院所打造的赛、训、教相融合的技能人才生态系统。

中山市技师学院将学生课程体系延伸至多样化的社团培养。该学院开设了3D打印、信息网络布线等94个专业社团及醒狮社、麦秆画社、国旗护卫队等59个文艺科体类社团,实现“专业与社团多对一”的灵活配置。像智能制造专业就设了数控加工、数字化设计、数字孪生创业等多个专业社团。


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黄学礼带队前往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队集中考核现场看望中山竞赛队员。通讯员供图

目前,该学院没有竞赛班,专业社团不仅是学生兴趣爱好的拓展地,更肩负了为赛选才、为国育才的重任。

专业社团分为“三梯队”。第三梯队向所有学生敞开大门,每个人都能基于兴趣参与。第二梯队则汇聚了各类大赛的潜力股,每当大赛来临,便从这支队伍中优中选优,组成第一梯队专项集训。

“三梯队”实行“兴趣爱好准入、技能技术评判”,既保证了教育公平性,也最大化发挥了基地的育才作用。

学生们正在排练。(资料图片)

当前,中山市技师学院建成糖艺/西点制作、水处理技术2个国家级世赛基地,化学实验室技术等3个省级世赛基地,数控车、电子技术、可再生能源等32个市级世赛基地。每到寒暑假,这些竞赛基地都挤满了训练的学生。

高水平技师学院建设期间:

中山市技师学院各竞赛基地共承办6项国家级、29项省级、134项市级技能竞赛;

累计1057人次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的375个赛项中获奖,9人次入选国家集训队;

多次省级及以上赛事中,该院成绩都位列全省地级市学校第一。

授人技能

解锁“致富经”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是财富创造的源头活水。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正是打造广阔发展前景的重要途径。

2021年,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中山市技能人才五年倍增计划》,提出从2021年起,每年新增技能人才9.5万人,至2025年中山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95万人,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40%以上。

作为技能人才培育的“排头兵”,中山市技师学院率先响应号召,在全国首创建立企业技能人才服务站和乡村振兴技能人才服务站,送教下乡、送课上门,将技能人才培育的触角延伸至厂企车间、田间地头,持续激活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一池春水”,为中山“工改”的筑巢引凤储备更多技能人才。

行至今日,中山市技师学院已与中山各人社分局、乡村、行业企业合作,建成100家企业技能人才服务站、19个乡村振兴技能人才服务站,打造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服务站围绕技能人才政策及技术咨询、第三方技能评价、岗位技能竞赛等八个方面,为全市23个镇街、120个(家)乡村和企业提供服务,纵深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累计培训人员超2万人次。

技能授人以渔的春风,同样吹到了中山对口帮扶的贵州六盘水。

中山市技师学院自2021年起与当地学校开展校校交流,选派了一批世赛名师协助当地技校开展竞赛项目培训,并接受六盘水学生前来该院开展学习和赛前集训,其中一人获省级铜牌,并获“贵州省技术能手”称号,六人获省级优胜奖。

贵州六盘水学生来中山市技师学院学习。(资料图片)

一批六盘水学生也通过东西协作的桥梁,进入该院读书,部分还选择留在中山就业。截至目前,中山市技师学院已经累计招收超200名六盘水学生,以传技教学的方式促进两地的“山水情谊”走深走实。

不仅如此,中山市技师学院还动员师生将技能送至西藏、新疆、云南、潮州等地,帮助当地群众长技能、拓思路,推动当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编辑  江慎诺 二审 黄凡  三审 陈慧

(作者:中山日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