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洲河龙舟赛精彩提前睇!港澳地区这两支队伍超“犀利”
读特新闻记者 高灵灵
05-21 21:57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倒计时4天,大湾区今年首场龙舟赛即将开启!5月25至26日,来自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海南和广西的37支队伍将在深圳宝安区燕罗街道茅洲河段(燕山学校前)集中亮相,为群众和游客奉献一场精彩的水上竞逐盛宴。

在香港和澳门,有这么两支队伍,他们的队员白天要上班,晚上要训练,其中一支还要利用“扒龙舟”来做慈善。为何这么“犀利”?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吧!

香港警察龙舟会:

运动+慈善,让龙舟运动更有意义

“我也是刚下班”“吃过东西了吗”……在香港警察龙舟会(以下简称“警龙”)集训现场,队员们见面第一句话总是互相关心。他们来自香港警队的不同部门,大家上班时间、驻守地方各不相同,但都因龙舟聚到一起。

警龙部分队员参赛合影。

“我真的很佩服我的同事们,因为白天大家都要上班,日常警务工作很繁忙,有时候下班都七八点了,但还是会赶来训练。”香港警务处公共关系部少年警讯组督察、香港警察龙舟会女子队教练徐晓昕说。

据悉,香港警察龙舟会成立于2002年,是香港警务处的官方龙舟队伍,也是中国香港龙舟总会的会员。成立以来,“警龙”多次参与国内外大型赛事,曾在2023年荃湾龙舟竞渡中获得港澳特区政府友谊金杯冠军,在赤柱龙舟热身赛中夺得纪律部队杯及混合组金杯亚军,并在2023年世界警察及消防运动会中获得4金1银1铜的成绩。

警龙比赛现场。(受访者供图)

“实际上我们警队里本身就有很多热爱龙舟运动的警员,当时成立警龙的初衷是为了鼓励大家健康生活、多做点运动。”徐晓昕表示。随着龙舟会出征凯旋次数增加,加上被龙舟会队员间的团结精神感染,越来越多警员选择加入龙舟会,目前会员已经超过700名。

在徐晓昕看来,龙舟比赛不仅仅是一个竞技运动,更多的是“大家一条心”,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努力。而在比赛之余,警龙还长期通过龙舟做慈善。“我们每次比赛的奖金都会全数捐出,我们每年也会举办慈善龙舟赛,报名费也都是捐出去的。”据悉,截至目前,警龙已经筹款超过700万,用以为香港病童筹募医药经费等,还通过内地教育基金会,在湖南、内蒙古各捐建了一所学校。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龙舟赛警龙不仅派出队员参加湾区女子组比赛,更派出10余名男队员加入到香港邻舍辅导会特能龙舟队中,与他们一起参加关爱组的比赛。“我们经常约上特能龙舟队一起练习,他们扒龙舟比普通人难很多,我们也会对他们进行指导,与他们配合。”徐晓昕说。

警龙训练现场。(受访者供图)

对于本次比赛,警龙的队员们也是充满期待:“每次回到内地比赛,都像回家一样,大家都非常热情,期待与其他队伍展开交流。我们也会‘俾心机’(用心),以最好的状态呈现给大家。”

澳门独木舟会龙舟队:

以“龙”会友,最紧要就是“开心”

2024年是澳门独木舟会龙舟队成立的第36年,也是71岁的队长李燕堂与龙舟队共成长的第36年。但实际上,追溯到他与龙舟的渊源,还要再往前数几年。“最早1979年,我就开始在澳门参加龙舟比赛了。”李燕堂说,自己也算得上澳门龙舟界的“老人”了。

1988年,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龙舟文化,澳门独木舟会由李燕堂牵头,组建起龙舟队。当时,队伍主要由十多个龙舟爱好者组成。而目前已壮大到上百人的规模。“独木舟与龙舟的玩法异曲同工,基本上会扒独木舟,就很容易上手扒龙舟。”李燕堂介绍,龙舟队成立不久就在各大赛事中屡获佳绩。随着队员的增加,1991年,龙舟队又成立了女子龙舟队,这也是澳门最早成立的女子龙舟队。成立以来,队员们多次前往日本、泰国、韩国、菲律宾及中国台湾、香港及内地各大城市参赛,以“龙”会友,将澳门龙舟文化不断向外传播。

澳门独木舟会龙舟队部分队员参赛合影,后排右三为李燕堂。

“我们队伍年龄跨度应该是最大的了,上至60到70岁,下至13岁。”李燕堂说,队员们大部分是“上班族”和学生,虽不能与专业的龙舟队员比,但大家都满腔热情,认真对待每一次比赛。“就像这次比赛,我们可以说是一呼百应,很多队员因为要上班请不了假,还十分遗憾。”李燕堂说。此外,由于职业不同,队员们很多都只能下班、放学后聚到一起训练,但只要定好了时间,大家必定会如约而至。

30多年来,龙舟队因龙舟比赛结识了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朋友。“和很多队伍都是老朋友了,这次比赛也很期待和他们见面。”李燕堂说。本次比赛,他也尤其关注关爱组的深圳特奥龙舟队。“早在2002年,我就开始帮特奥训练残疾人参与龙舟比赛了,目前特奥队的领队和不少队员都曾经和我学习过划龙舟。”看到残疾人龙舟队伍愈发受到关注,他由衷感到开心。

对于本次参赛名次的期望,李燕堂笑道:“我们参加比赛的主要目的是广交朋友,通过参与各大赛事,深入了解各地文化与民俗。”在他看来,龙舟赛事展现出来的团队精神,正是其吸引众多国家和地区爱好者参与其中的原因,也是龙舟文化的魅力所在。

“对我们来说,龙舟赛不仅是竞技,更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我们希望以‘龙’会友,增加和内地、粤港澳大湾区的联系,共同将龙舟文化传承下去。”

比赛时间越来越近

各参赛队伍正摩拳擦掌

力争以最好的状态奔赴赛场

屏幕前的你是否也想前往

一同感受激动人心的时刻?

上周,抢票通道已经开放

还没抢到票的市民朋友

赶紧扫码预约

票数有限,发完即止

👇

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读特新闻”“深圳水务”,智慧导览小程序“深圳水文旅地图”。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伊诺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詹婉容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高灵灵)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