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特别报道│旧小区的新电梯,不一样的体验——福田探索基层治理新办法

晶报记者 高志明 姚梦琪/文、图
2024-05-21 07:29
收录于专题:晶报·特别报道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探索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福田样本”

近年来,随着大量外来人口迁入,深圳老年人口随之增长。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日渐临近,以适老化改造推动“老有颐养”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议题,旧小区加装电梯无疑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此举不仅仅涉及技术和资金层面的问题,还关联着基层政府、个人与社群等多方利益的平衡。由于群众中的积极推动者与“民意代表”既有推动这一民生项目的主观意愿,又能在政府、基层与群众之间扮演沟通协商的桥梁角色,故而更有可能形成合力,破解“意见统一难、资金筹措难、政策传导难、审批报建难、部门协调难”等诸多问题,探索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福田样本”。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一项看似平凡的民生工作实则凝结了大量的精力和智慧,这背后的故事仍在延续。

第一例的示范和带动效应

张叔今年80多岁,是深圳最早的基建工程兵之一,退休后担任市政大院小区党委书记兼业委会主任,成为市政大院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带头人。

▲市政大院张叔

市政大院一共有1100多户,部队基建工程兵就占800多户,80岁以上的老人多达600多人,对加装电梯需求很大。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建筑物,市政大院有着和经济特区深圳一样长的历史,因此,很多业主把希望寄托在旧改或棚改上,对此,张叔表示,旧改或棚改从立项到推倒重建再到建成,起码得有个近十年的光阴,在这十年中,或许很多当年的“老战友”等不到小区建成的那一天。他宁愿通过加装电梯提前享受一键直达的幸福时光,“早装电梯早享受嘛”。

自从2015年深圳出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政策之后,市政大院在张叔的带领下,开始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并且真正推出了深圳市第一部加装电梯,为此后其他小区推动加装电梯打了样板、作出了榜样。

▲市政大院正在进行加梯作业。

▲莲花街道狮岭社区市政大院。

“先是24栋先搞,搞得鸡飞狗跳没搞成,最后我带领大家出面在25栋搞成了,为市政大院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作了示范。”老家来自山东的张叔颇有些自豪地说,“2016年第一部加装电梯搞成后,我们邀请有兴趣参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业主搞了一个体验仪式,原来反对加装电梯的业主在体验过之后纷纷改变了主意,成为加装电梯的坚决支持者。”

张叔透露,为了加装电梯,市政大院成立了临时党支部,14个党支部、400多位党员起了先锋带头作用。原来,市政大院有着小区党委、业委会、老年协会、关工委“四位一体”的优势,大家都是从基建工程兵退休下来,过去又有着丰富的建设经验,因此,在加装电梯这一问题上,又有了25栋的榜样示范作用,市政大院业主们非常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2016年市政大院第一部加装电梯建成后,当时深圳市还没有加装电梯补贴政策,一部电梯差不多花了85万左右,从二楼开始出资,每高一层多出2万,顶层的七楼垫资差不多12万左右。体验到小区第一部加装电梯的舒适之后,最先反对的业主变成了最积极的推动者。为了方便业主们递交资料,从2023年8月10日开始连续两周,莲花街道狮岭社区联合福田区住建局、福田区规自局、市政大院小区党委、市政大院业委会在市政大院现场办公,为广大业主提供便利。目前,市政大院32个单元已装好电梯,有5个单元正在施工加装电梯。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2023年加装电梯补贴申请细则出台后,一部加装电梯最高能获得35万元的补贴,最早实现加装电梯的市政大院发放加装电梯补贴31部共1085万,占福田区已发补贴的43%。市政大院加装电梯为福田区全区加装电梯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提升的不仅是生活品质,更是邻里温情

来自重庆的张女士古道热肠,为了小区加装电梯跑上跑下,最终凭借她的热情和执着,不仅解决了加装电梯的难题,她还成了邻居们的“贴心人”,每次见面邻居们都抢着和她打招呼。

张女士所在的沙头街道翠湾社区金地海景花园建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她所在的楼栋全部是复式,每户为160平方米,整个楼栋只有8户业主,除掉一楼的两户,其实只有6户需要她做工作。电梯早在4月份就加装好了,使用到现在每个业主都非常满意,每次见面都笑着称赞有电梯的便捷和幸福,感谢作为牵头人的张女士所付出的努力。张女士透露,最早住进小区后,连对面的邻居都不认识,而在整个加装电梯的过程中,她和邻居们完成了“破冰”之旅,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邻里关系就像她在老家时一样融洽、和谐,这让她很有成就感。

早在安装电梯之前,张女士所在的楼栋从2017年报建开始到2024年建成,先后走了三位老人:一位住三楼的业主因为心肌梗塞抢救不及时走了;一位业主因为胃肠道出血,从顶楼用担架抬到楼下,去了医院后再也没有回来;还有一位曾是专治不孕不育的名医,因为恶性肿瘤也走了。对于张女士来说,她自己也确实感到没有电梯的不便:她老公踢球腿受伤了,因为拄拐上下三楼不方便,在酒店住了一个多月;她自己在医院生完二胎回家坐月子,每爬一层楼梯都要垫个小凳子歇半天……

深切感受到没有电梯的不便之后,张女士决定成为楼栋加装电梯的牵头人。开了无数次协调会,尝试了多种不同的加装电梯方案,做一楼邻居的思想工作,商讨从二楼到顶层邻居的垫资比例,确定补贴的35万款项申请下来后的分配方案……很多工作事无巨细,张女士全程参与,这也使得她成为了其在楼栋加装电梯的“半个专家”。最终,张女士和邻居们确定了安装错层电梯的方案,虽然要下半层楼梯,但不会损坏房屋的整体结构,在采光、通风方面也能达到要求。在确定了电梯品牌和安装方后,张女士和邻居们监督施工方吊装和施工,再到最后的调试,直到满意为止。最后,张女士所在的楼栋加装一部电梯的费用为70多万,她自己垫付资金10万元左右,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张女士感慨地说:“深圳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节奏很快,跟重庆的慢生活有着太大的区别。作为独生子女,我和老公要抚养2个孩子,还要赡养4位老人,好在老人家在深圳生活很顺心,社区经常举办各种活动,还有很多茶话会,老人家每天都说有好多事要去忙了。对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政府考虑得很周到,业主们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我最大的感受是,通过加装电梯做牵头人,我和楼栋的邻居们打成了一片,又找回了熟悉的邻里和谐的氛围。”

“让业主获得真正的实惠”

从楼上乘电梯下来遛弯的余叔刚刚退休不久,他笑着说,1990年来深圳,1998年搬到锦滨苑,现在退休了刚好享受到了加装电梯的便捷与幸福。

余叔住在沙头街道新华社区锦滨苑,这是一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豪华小区。作为加装电梯的牵头人之一,余叔所在的楼栋全部是复式,这样算下来,除掉一楼的两户(无需垫资,相当于弃权),只需要做通6戶的思想工作就行了。早在2020年7月份,他和邻居们就向区住建局、区规自局递交了加装电梯的意向书。获得批复后,余叔和邻居们开始讨论垫资方案,到电梯最后落成,并没有遇到太大阻力。

▲新华社区锦滨苑加装电梯。

“我们这个楼栋业主们非常支持,由于大家都是住了20多年的老邻居,沟通起来没遇到太大阻力,都比较通情达理。”余叔说,“我们选定的安装公司也选对了,加装的电梯采取的是整体吊装的方式,先在工厂组装好,来到现场整体吊装。虽然在2020年疫情严重时耽搁了两三个月,但疫情一结束很快就安装完了,对住户的干扰比较少,防护玻璃做得也好,几乎听不到噪音。”

这部电梯最终花了65万,一旦拿到35万元的政府补贴之后,6户每户分摊并没有多少钱,“我刚买房子是在1998年,现在退休了,电梯也装好了,刚好享受得到,这加装电梯的政策来得太及时了。”

至于维保这一块,余叔表示,免费维保期过后就将交给物业来管理了,虽然管理费由原来的1.2元/平方米涨到现在的3.5元/平方米也不以为意,“说实话,刚开始递交加装电梯材料时,谁也想不到政府还会有补贴,对于政府的补贴,我们心怀感恩之心,因为老百姓真真切切拿到了实惠,幸福感和获得感真正得到了加强。”

今年刚满80周岁的王叔,是沙头街道新华社区锦滨苑1-4栋加装电梯的牵头人之一。白发苍苍的王叔做思想工作很有一套,他让这个楼栋的业主达到了“百分百”同意后才加装电梯,同时他也是这个小区唯一已经拿到政府补贴的牵头人。

王叔是湖北人,1998年在广东河源工作岗位上退休后,他和老伴来到深圳陪伴儿子,一住就是20多年。王叔所住的是锦滨苑的顶层,是一个小两房的平层。王叔的老伴今年76岁,由于患了腿骨关节炎,很难根治,之前都是由儿子背上背下,2018年儿子搬出去住后,由于没有电梯,老伴没有办法下楼,只能待在家里干着急。直到2020年底加装了电梯之后,王叔老夫妇才有机会一键直达楼上楼下,可以真正享受到下楼遛弯的乐趣。

▲锦滨苑王叔

住在顶楼,也是为了老伴着想,有着40年党龄的王叔在加装电梯这个问题上表现得非常积极,他和另外一位牵头人一户一户上门做工作。看到这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亲自上门做说服工作,他所在楼栋的业主们都很配合,都说“您年纪这么大,肯定要全力配合您”!在王叔的沟通下,二楼、三楼业主不出钱,但可以免费乘坐电梯,四楼以上业主都同意按比例出钱垫资。

在获得所在楼栋业主“百分百”同意之后,锦滨苑1-4单元很快拿到了区住建局、区规自局的联合批文,在选定电梯品牌和施工单位之后,电梯只花了3个月就安装完成了。最近看到王叔和老伴的社区工作人员都表示,王叔和老伴的气色比以往好多了。

谈到加装电梯的过程,王叔非常感慨:“非常感谢政府给业主们这么多的补贴,让业主们获得真正的实惠。”

截至目前,全市约有62个小区242个单元开展了加装电梯试点工作,其中,福田区有93部电梯建成投入使用,位居全市第一。

随着福田区老旧多层住宅小区住户的年龄增长,居民不约而同增加了对加装电梯的需求。通过加装电梯,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能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对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加快实现“住有宜居”“老有颐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大力破解加装电梯的难题,福田区除了施行“业主自愿自导、属地政府引导、社会各方支持”的原则,还极大发挥了小区楼栋“带头人”的积极作用,在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过程中探索出基层治理的新办法,迈向幸福生活的“一键直达”。

编辑 周晓飒

(作者:晶报记者 高志明 姚梦琪/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