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微型生态困境,坪山启动“万桥计划”

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文/图
2024-05-19 16:5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和节能宣传周期间,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坪山管理局主办的万桥计划正式启动

近日,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和节能宣传周期间,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坪山管理局主办的万桥计划正式启动。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坪山管理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万桥计划不仅是深圳山海连城空间发展规划的微观实践,也是坪山构建自然万物、山海连城的第一步,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计划中来,通过全民参与,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氛围,共同搭建起保护野生动物的桥梁。

近年来,坪山的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将目光从环境保护聚焦生态保护,后续将与相关部门、环保组织、志愿者团队紧密合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确保万桥计划能够更加系统和高效地推进,并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和推广这一计划,将万桥计划的影响力扩展到更多社区。以后的坪山不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更多野生动植物也能得到更多关爱和帮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方向生态合伙人郭倩介绍了万桥计划的具体内容、实施步骤和预期效果。“桥”是“瞧”,是看见小动物的special needs(特殊需求),在“一脊一带二十廊”的大格局下,将目光聚焦到对微型生境的保护与提升,解救被困的野生动物;“万桥”是应对各类微型生态困境与陷阱的解决办法,打造不同的微小、简易的设施,让人工构筑物干扰降至最低,为都市中的野生动物提供更安全、更便利、更友善的生存空间;“万桥计划”是为构建更加完整的山海连城微观层面生态空间格局,提出的微观生态修复理念。通过展示项目的初步成果和未来规划,让与会人员对万桥计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期待。

深圳本土自然与历史研究者南兆旭、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项目主任李成、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生境维护及运营经理张俊鑫、双碳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振业分别带来了《深圳生态廊道的本地演变和展望》《深圳生态廊道的本地演变和展望》《小型野生动物廊道构建的必要性》《华侨城湿地的“桥”》《植物在碳中和的作用》主题分享,并在对谈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照亮“万桥”

随后与会者参观了万桥计划的首个友善设施——001号桥。这座桥梁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连接,也标志着项目迈出了坚定的一小步。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上官文复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