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er,“美丽星期天”“音乐下午茶”6场公益演出约定你!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05-07 21:0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五月,夏日的脚步随着气温的升高正悄悄靠近。午后的阳光洒向深圳音乐厅,市民观众与美妙的乐音相聚在这里,让这个地方更加耀眼动人。这个五月,深圳音乐厅公益文化品牌“美丽星期天”“音乐下午茶”将献上六场演出。

金色“琴”意,演绎恢弘篇章

5月12日,管风琴演奏家赵小玲携手青年演奏家范肇新与王加阳将共同带来荟萃东西方经典的“金色乐音”。

赵小玲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及美国音乐学院音乐,曾担任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的管风琴导师,演出足迹更是遍及美国、加拿大等地。青年管风琴演奏家范肇新如今也活跃于国际舞台,多次向观众展示他独特的管风琴原创及改编作品。青年艺术家王加阳擅长钢琴、大提琴、管风琴和绘画,行走在音乐和绘画之间的他多次举办音乐会,并担任深圳交响乐团附属青少年交响乐团大提琴声部首席,油画系列作品也曾在多个美术馆展出。他们将带来埃尔加《第一号威风凛凛进行曲》、巴赫《c小调帕萨卡里亚与赋格》、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野蜂飞舞》以及中国作品《黄河》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与第四乐章、王建中《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充分展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碰撞。

时光回响,畅谈《哥德堡变奏曲》

5月19日,古典音乐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乐学者王纪宴将带来“音乐大讲堂”,与观众分享他所了解的巴赫和《哥德堡变奏曲》。王纪宴以西方音乐史、演奏实践及歌剧史为学术研究方向,著有《乐音与意义——交响音乐的标题化研究》,长期为《人民音乐》《艺术评论》《歌剧》《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音乐周报》等刊物等撰稿,多年来在全国各地举办音乐相关的讲座,还曾担任中央电视台“音乐厅”栏目撰稿及主持人。

此次讲座的主题“不是小溪,而是大海”一言出自音乐巨匠贝多芬,是他对前辈巴赫敬仰之情的表达——在德语中,“巴赫”为“小溪”的意思,而巴洛克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创作浩如烟海,作品内涵与底蕴之深沉亦如大海般博大。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这部《哥德堡变奏曲》,它作为一部独具魅力的键盘乐杰作,在经历了长久的湮没无闻后,被当代人发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演奏家与理论家孜孜不倦的演绎与研究,也让越来越多的听者从中获得精神共鸣。

这其中深藏着怎样的音乐法则,与生生不息的人类生活和内心世界又存在着什么样的深层关联?这部作品何以成为令人期待的精神之旅?将在本场讲座中一一探讨。

“音乐下午茶”:以乐传“琴”,浪漫致意

5月25日,“音乐下午茶”邀请了青年钢琴演奏家刘珂廷、旅欧青年小提琴与中提琴演奏家于潇、青年大提琴演奏家姚涧以及多位南方科技大学的优秀学生一同带来埃尔加《爱的致意》、帕格尼尼《如歌》、张朝《皮黄》、肖斯塔科维奇《前奏曲》、拉赫玛尼诺夫《船歌》、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肖邦《圆舞曲》、皮亚佐拉《自由探戈》等作品,为午后的金树大厅送来温馨浪漫的音乐氛围。

两场“走出系列”让音乐“下基层”

除此之外,“美丽星期天”还有两场“走出系列”,为更多观众带去动听的音乐:5月14日,“美丽星期天”将来到南园街道巴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里的居民涵盖了三十二个民族,还有全国首家社区非遗图书馆,在非遗文化传承及民族融合的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基于这样的合作契机,“美丽星期天”携手深圳音乐学院,带来不同民族的歌曲以及西方声乐作品的演绎,凸显民族音乐融合之美与中外声乐经典之声。

5月26日,“美丽星期天”将走进妇儿大厦,邀请旅法小提琴家林峻锋领衔的钢琴三重奏组合与深圳飞越彩虹童声合唱团,在充满色彩趣味的艺术装置下,用经典浪漫的音乐为观众呈现一场童真童趣的钢琴三重奏,带来耳熟能详的皮亚佐拉《遗忘》、埃尔加《爱的致意》《月亮代表我的心》《一步之遥》以及《千与千寻》《美女与野兽》《小美人鱼》等影视作品主题曲,以不同风格的音乐激发孩子们关于音乐的想象。

(演出方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