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特别报道│今天,你在公园待够20分钟没?
晶报记者 余梓宏 徐黛茜
05-07 07:20
收录于专题:晶报·特别报道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一项研究指出,人们在公园里与自然接触20至30分钟,对于缓解压力的效果最为显著。近段时间以来,“公园20分钟效应”在社交平台上大火,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效果惊艳”“真的有用”,逛公园成为年轻人的“精神快充”。

作为梦想之都的深圳,快节奏的发展吸引着众多的追梦人在此拼搏奋斗。深圳也拥有“慢时光”,是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1200多个公园,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超过90%,让人推门见绿,随时享受自然风光带来的宜人。

《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出了建设山海连城的公园深圳的愿景。总体目标是,至2035年,全面建成“山、海、城、园”有机融合、全民共享共惠、充满活力的全域公园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蓝绿生态网络与城市公共空间互联互通,自然野趣与人文特色交相辉映。建成各类公园1500个以上、步道网络5000公里以上,并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知名度的特色品牌公园和高品质公园社区,让深圳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美宜居幸福家园。

“公园20分钟效应”如何治愈深圳人?日前,晶报记者对话了多位在深圳打拼的年轻人以及公园设计者,请他们以亲身经历讲述公园如何让人获得日常生活中的松弛感。同时通过专家视角,解读“公园20分钟效应”的深圳实践。

▲前海石公园让人们得以在静谧的海边发呆。晶报记者 徐黛茜/摄

在公园中“做梦”

作为文字工作者,苏孟德(化名)虽然工作时间比较灵活,但日均工作时长也较多,常常超过10个小时,还经常遇到突发性加班。而他最常用的解压方式,就是去家附近的马峦山公园、嶂背郊野公园逛一逛。“在户外,闻一闻清新的空气,看看绿植,有条件的话远眺群峦叠嶂,确实感觉像精神上洗刷了一遍。可以比喻为精神上洗了个透彻的澡,一些紧绷的思维也得以放松。”

喜欢自然景观的苏孟德,着迷于马峦山瀑布群的清秀、哗哗的流水声,常常忍不住在朋友圈里分享收获的野趣。“嶂背郊野公园虽小,但是生态非常丰富,有不同种类的蜥蜴、蛇、鸟,每一次逛公园都可以多多少少偶遇到。鸟鸣声也让人享受,类似白鹇的一些大鸟,让人联想到凤凰之类神话的鸟类……”在他看来,公园也是城市的一片精神绿洲,是能让人做梦、找到童真感觉的地方。

热爱画画的王昱人说,他是一个对空间和环境非常敏感的人,一旦身边的人特别多,自己的专注力就会分散、会容易疲乏。因此他更喜欢一个人到公园呆一会儿,在休息日,他会坐长途公交到仙湖植物园,找个周围没人的地方待着,随自然风光自己变换,人境合一。“只要有鸟叫虫鸣、水流徐风、树摇叶动,甚至不用20分钟,10分钟就足够让你平静,融入自然为一体。”

去公园对王昱人来说有两种方式,一是逛公园,二是待公园。除了找到人少的公园自己一个人待着,用心感受自然带来的反馈外,他也会常常找到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公园去逛,尝试将自己融入某种氛围之中,感受生活的气息,比如在莲花山风筝广场放风筝,去香蜜公园看月季,为自己画画找些灵感。

居住在龙华上塘、工作在福田景田的曹盈保持了一段时间的日行一万步,在她看来,深圳就像一个大公园了,路边的绿化都做得不错。“主要是上下班走的路程就已经比较多了,而且路上的绿化都做得比较好,相当于在无形中亲近自然了,行走其中总感觉自己更接地气了,上班的疲惫会暂时洗涤干净。”而她理想中的公园,就是树多、空间大、开放性高,“平时逛得最多的就是莲花山公园,因为路比较平坦好走,爬上山顶只需要一个小时,很宜人。”

很多大型公园就在市中心

景观设计师肖子煊因为行业缘故,经常需要加班,而抽出20分钟时间去公园待一会儿,对她来说,的确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比如最近因为我家狗狗生病,我中午都会回去看它一趟,然后带它去公园遛一圈,这样虽然中午没办法午休,但下午的精神反而比在公司午休更好。”

而肖子煊工作本身就与公园密切相关,她经常需要外出勘探公园,大部分是未开发建设的公园,只能称之为郊野。但肖子煊说,对于这个行业的人来说,勘探或者去现场其实是大家比较期待的事情,“就算场地很破、很郊野、路也难走,但那种自然的气息是非常治愈的。”

肖子煊家附近有一个社区公园,早上出门上班时,会看到老人合唱团在练歌;下班后,附近的居民也都会在灯下打牌,还有小孩在玩耍,下班的年轻人在遛狗跑步,不时还能看到卖艺的。“我觉得公园是一个很包容的空间,是一个会在不同的时间段给全龄段不同的人提供休闲的场所,他们每个人都会找到对自己来说最合适的公园用法和玩法。作为一个使用者,躺在草坪上放空就是让我治愈的;作为一个设计师,公园受到大众的欢迎,对大家的生活起到了一定作用,那就是治愈我的。”

从事游戏运营的温迪(化名),每逢周末休息时间都会和丈夫带宝宝去逛深圳的公园,“劳累了一周去公园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会得到无比的放松和自由,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都会得到暂时的缓解。”而且,作为家长,她觉得公园很适合给小朋友“放电”,解放父母的双手,小朋友也能得到充足的户外活动快乐。

▲位于市中心的莲花山公园,是曹盈理想中的公园。 受访者供图

一个形象的说法是,在深圳逛公园,每天逛一个,全部逛完要三年半时间。对此温迪深有体会,“深圳的公园好多,随便找一个都能玩一天,像莲花山公园、人才公园、深圳湾公园、海上世界女娲滨海公园、仙湖植物园等等。”而且深圳很多大型公园都在市中心,坐地铁、开车都很方便。“公园绿化都做得很好,大多数都有草坪,可以带着野餐垫去野餐,有些公园甚至可以搭帐篷、放风筝,很有幸福感,拍照也很‘出片’。”

5分钟可达的开敞空间

“公园20分钟效应”是有科学依据的。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姜斌对这方面有所研究,作为香港大学城市环境与人类健康实验室的创始主任,他表示,目前大家讨论的名词里包含的是20分钟,其实他们之前就有做过6分钟、15分钟的研究,都表明人类在绿色景观下会有助于身心健康。

“数以千计的研究表明,与绿色景观互动对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健康都有益处。城市绿色空间不仅仅是审美的需要,也是公共卫生、社会凝聚力和可持续生活的基石。”在威廉·C·苏利文与姜斌的文章《城市绿色空间作为变革的力量:全球智慧与中国视角》中如此写道。

姜斌表示,有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自然景观可以促进心理健康,舒缓精神压力、恢复注意力、提升景观偏好和提升崇高与超然情感体验;也能促进生理健康,促进身体活动、防止或缓解传染病传播和加强生态产品和服务。在个体之外,对整个社会健康也有益,可以提升社会支持性、归属感和安全性。

所以“公园20分钟效应”是切实可行的,姜斌感慨:“其实在一线城市生活的人,很难说每天能有20分钟去到公园。所以要增加公园的可达性,要在所有人、包括老人儿童孕妇等弱势群体的舒适步行距离内。从景观设计来说,公园建在哪里,通往公园的路上是怎样的景观,可能都对忙碌的打工者今天是否会去公园这个决策有着重要影响。但对普通人来说,无论是否有20分钟,还是鼓励大家多多与一个良好的景观环境接触。”

姜斌留意到,近几年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城市的景观设计,大到城市里的公园,小到路边的行道树,都有许多人会愿意停下来观赏。“我们能看到城市中开始出现大大小小的不一样的公园,大一点的需要驱车前往的,比如深圳湾公园,小一点的走路就能到的社区公园,还有一些主题公园,而且这些公园的作用都是不同的,就像小公园辐射的人群主要是周围的居民。”他说,从这方面也能看出,在社会、城市的发展中,无论是决策者,还是使用者,都逐渐形成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有机结合地去推动健康城市景观的意识。

车迪也关注到最近网上有许多人在讨论“公园20分钟效应”。他是深圳市未名设计顾问公司(WMLA)设计总监,参与过南山区文心公园的景观设计。一年前,晶报记者曾在车迪的带领下参观文心公园,他对公园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也能看出他在公园里很自在,他是发自内心地观察城市景观,带有感情地感受城市公园。

▲放学时段,景蜜公园聚满了玩耍的人们。晶报记者 徐黛茜/摄

他说,“公园20分钟效应”一词反映了公园提供的健康服务价值,在他看来,在深圳成为“千园之城”之后,公园实现了由量到质的变化,深圳人去公园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他去得较多的公园为莲花山、笔架山公园群与文心公园,大概两周一次的频率。因为这些公园与商场、书城等其他城市功能联系紧密,可以完全满足一天时间内所需的城市与自然生活。

问及他对深圳公园的感受,他回答,“深圳的公园建设可以说创新一直在路上,理念践行的反应速度也很快,上新速度也很快,但也可以从中找到清晰的脉络。”

他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深圳公园的特色,以市民使用为出发点来营造高品质城市环境,从全龄友好到性别友好,再到兴趣社群友好。高品质之后更是多了几分“松弛感”的营造;注重发挥深圳山海资源特色以及高密度发展的第六立面特色,慢行脉络为主导梳理城市断点,通山达海连城。近期远足径、郊野径的贯通,让市民在城市中有了新的体验方式,徒步逐渐成为一种融入日常的生活方式;从单个公园营造到公园群营造,城园一体。

“其实,深圳已经向5分钟可达开敞空间的目标在努力了。走进一座公园,我们会发现内核的改变是更多的,公共厕所、书吧咖啡、自然教育中心,甚至还有面向跑步者的淋浴配套服务设施,都已成为公园里的一道风景;近年来,共建参与、自然教育探索等系列活动有计划性地展开,这些日常化的活动使得公园更加开放共享、充满活力。”车迪说。

从姜斌与车迪的回答,都能看出公园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活中必要的存在,而从他们的观察来看,城市中的人开始意识到公园的存在,也逐渐越来越多地走进公园。逛公园、在大自然中“精神快充”,已成为深圳人“触脚可及”的日常乐趣。

编辑 周晓飒

(作者:晶报记者 余梓宏 徐黛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