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
我国黄金消费量308.905吨
同比增长5.94%
自古至今
中国人对黄金的喜爱之情一直没变
不信你往下看
博物馆里怎么有一块“黄金巧克力”
漫步荆州博物馆
你一定会被这块“黄金巧克力”吸引目光
郢爯(yǐng chēng)
若是念不出这两个字也没什么打紧
但是如果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
身上缺点这个,日子可过不滋润
因为它是当时楚国的一种金币
△ 南京博物馆藏郢爯金版
这种金币大多呈方形
也有呈扁圆形的金饼
是在一整块金版上钤印出篆文“郢爯”印记
所以也称作“印子金”
△ “郢爯”铜印,国家博物馆藏。爯金在铸造时都是整版浇铸,金版浇铸成型尚未冷却之际,铸工手持铜铸的“郢爯”印戳,用小锤击打印铸顶端,一个印一个印地钤打在郢爯金版的正面。
据研究,郢爯金版
每件重量为当时楚制一斤(约250克)左右
含金量一般在90%以上
质量好的可达到99%
它也是中国目前发现
最早的称量黄金货币
名字自带产地、使用说明
郢爯(yǐng chēng)名字有点拗口
但既防伪,又说明使用方法:
“郢”是楚国的都城郢,表示发行地
“爯”通“稱”,意为称量使用
综合起来就是“楚国郢发行的称重使用货币”
简单地说,它不仅长得像巧克力
使用起来也和巧克力类似
需要多少切多少
分成小块后再称量使用
所以我们看到的郢爯基本都有切割的痕迹
△ 战国楚“钧益”铜环权,湖南省博物馆藏。为适应楚国黄金货币的流通与使用,楚国出现称重的天平与铜环权。
除了郢爯,目前所见楚国金饼、金版上
还有“陈爯”“卢金”等不同文字
但郢爯发现数量最多,分布地域最广
△ 垂丘金版、陈爯、郢爯,河南博物院藏
使用黄金铸币 楚国怎么这么“壕”
春秋晚期,民间商业勃兴
出现了金属货币,即铸币
到了战国时期
凭借丰富的黄金储藏量
以及发达的冶炼技术
楚国是唯一一个使用黄金来铸币的
△ 郢爯和蚁鼻钱(右),均为战国时期楚国货币。荆州博物馆藏
这些金币多用于
国间礼聘、国王赠赏、大宗交易等
使用时动辄百金、千金
至少为一镒(yì)
(镒,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也有说二十四两)
目前考古发现
除了楚国所辖疆域
在与楚国有贸易和军事往来的周边国家
都有出土发现楚国金币及铜环权
但是,楚国境内出土的黄金数量超过
其他诸侯国所有出土黄金数量的总和
△ 郢爯金版,怀远县博物馆藏
凭借繁荣的经济、发达的商业
楚国逐渐跻身“战国七雄”之列
在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贵金属
黄金在中国货币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包括郢爯在内的楚国金币
不仅浓缩了楚国800年的风云变幻
也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货币史的重要参考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