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望与凝视中“读画”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文 胡蕾/图
04-25 07:5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观众在美术馆里看展。

在视觉图像时代,“读画”成为一种审美的阅读。绘画是画家对世界的表达,观众是画作的观看者和品鉴者,通过对视与凝望,在视觉阅读中与艺术家共鸣同振。如何让这些视觉经典的内涵与情致、意兴与格调带给尽可能多的观众?让我们一起探索“读画”之旅。

带着知识储备 多去看真迹

“文中有画意,画里蕴文心”,绘画艺术是一种视觉语言。读懂艺术作品以及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一种“观看之道”。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图书文献馆负责人陈旭霞认为,我们可以从中西两套不同的艺术体系看待“读画”。中国绘画的审美范畴几乎被规定在笔墨韵味、画面清雅的文人趣味、诗词意境中,从这个角度来看,观赏绘画作品常常是读解画作中的叙事、诗意,更重于品读;纵观西方艺术,一整部西方艺术史也是一部赞助历史,它们大多因赞助人的订单而问世,作品创作的背后有完整的叙事逻辑,观者的欣赏更偏重读解。

在深圳美术馆学术研究部工作的梁莉认为,人眼睛的观看十分敏锐。双眼去观看,用心去体会,穿透眼前之物而臻于一种意境。正如庄子所说“目击者而道存”,在审美中直观感悟非常有力量。她指出,读画需要积累相应的知识基础,看画之前可以提前做一些阅读。比如艺术家的个人与时代背景、风格、技法等。

“我们虽然可以通过书籍或者画册的电子图片获得初步印象,但还是要多去看真迹。再精美的图片,也无法完全还原真迹”,梁莉认为,观看真迹不仅能让我们感触到历史的气息,而且能直观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细节,比如色彩、质地、技法等等,这些会转化成一种独特的记忆。“艺术教给我们一种更强烈的方式去感受和理解人生。”

青年艺术家苗瀚文认为,读画其实是观看的艺术,应该落点于观看。“观看作品就是观者与作品的对话,重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同时也可以结合中外美术史,根据作品产生的时代、人文背景,甚至结合哲学、科技等方面跨领域去解读。”

从欣赏切入 寻找情感共鸣

观看是视觉的,而人的视觉对形式有天然的追求。有些人在面对艺术的时候会陷入“看不懂”的困惑中。尤其是当代艺术,它本身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强调艺术家观念与行为的重要性,也造成与大众之间的“隔阂”。

对此,陈旭霞认为,看画如果想看懂,并非易事。面对绘画作品,与其用“看”,不如用“欣赏”,可能我们看不懂色彩的微妙变化、线条的高超技巧,但是艺术相通之处在于它能够超越技巧层面,给人带来感官的愉悦、情感的共鸣。“长期的观看体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直观认识。对那些蕴藏在艺术作品中、无法言说的艺术性产生‘天然’的亲近感。”

重视深度阅读 细品审美意蕴

阅读是人们最基本、最持久的文化需求。随着数字时代信息传播,碎片化的信息洪流裹挟着人们,更凸显深度阅读的可贵。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受访者都表达了一个共同观点,即深度阅读对于观看艺术、理解艺术的重要性。

陈旭霞非常重视深度阅读,她为读者推荐《艺术家的传奇》。这是1934年两位奥地利艺术史学者恩斯特·克里斯和奥托·库尔茨合著的一本艺术史专著。两位作者通过一系列总结发现,历史上塑造艺术家的传奇往往被等同于评价艺术作品伟大。“这本书可以是艺术史初学者的叩门书目,也可以看作是艺术史与心理学的奇妙结合。同时,它不算大部头,读起来流畅有趣,包含了艺术家们的小故事。艺术爱好者不妨借助于它重新审视自己的阅读经历。”

艺术生活化,重塑艺术生活的质感。在梁莉的阅读中,她更偏爱与生活保持千丝万缕关联的书籍。她推荐著名学者扬之水的《终朝采蓝》。她认为,扬之水的笔锋细腻,通过研究古名物、文献、实物、图像等,激活古代寻常物用中诗性的品质与人心中的诗意,使人们在日用常行中感受物中情的真切。“普通读者可以先读这本书,细品蕴藏其中的审美意蕴,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之后再去博物馆去看实物,印象更深刻。”

在美术馆、博物馆里“阅读”艺术作品,让东西方绘画的古典精神在当代人的生活土壤中焕发生机。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文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