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需要全世界共同珍爱和呵护。今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保护这颗蓝色星球、共同建设绿色家园,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共同的责任。
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世界携手共建清洁美丽地球家园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智慧点亮前行之路
时针拨回2021年的世界地球日,这一天,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用“六个坚持”全面系统阐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2021年4月22日晚,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地球当前面临的三个全球性危机。
这些年来,习近平多次站在统筹“长远”与“当下”的全局视角,倡导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加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2015年,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呼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2022年,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致辞中,习近平提出了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四点主张”。
“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生态环境领域延展开来,为人类文明永续发展进步提供中国方案。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根植于古老中华文明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共同守护地球家园必行之路。
中国实践贡献治理之策
“40多年前,我在中国西部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小村庄劳动生活多年,当时那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曾因过度开发而受到严重破坏,老百姓生活也陷于贫困。我从那时起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己。”
从这封给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的学生代表回信中可以看出,习近平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早早就根植于心,并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
2020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考察调研。这是习近平在位于商洛市柞水县的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循足迹――在陕西亲自“验收”秦岭生态保护、在云南洱海留下“立此存照”的约定、在青海叮嘱要保护好“中华水塔”、在内蒙古部署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习近平考察调研的足迹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贯穿始终。
作部署――习近平反复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持续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等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看实践――中国生态文明实践成绩,获得越来越多的世界赞誉。“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先后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沙地变林海、江河变清流,世界见证一个个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目前,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2012年至2021年,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4%,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一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中国式现代化图景正在中华大地徐徐铺展。
中国以自身的绿色发展之路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可行、可复制的借鉴。
中国方案共担全球挑战
共走绿色发展之路,中国既是倡导者也是行动派。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以实际行动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而不懈努力。
助力“绿色能源”——
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目前,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发电网络,成为全球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最多的国家,同时尽己所能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在发展中国家启动10个低碳示范区,实施了200多个应对气候变化的援外项目。
推动“绿色合作”——
中国持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2017-2022)》,与3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环保合作协议。
从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到推动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始终积极开展绿色双多边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中国步履铿锵。
编辑 高原 审读 伊诺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彭健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你眼中的深圳是什么样?快找你的深圳搭子,免费领“深圳盒子”! 2025年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的45岁生日。你眼中的深圳是怎么样的?是荔枝公园的晨练身影、深圳湾的落日余晖,还是腾讯滨海大厦的数字脉搏、大疆天空之城的科技线条?快来边答题边解锁深圳的N种美好吧! 答完题别着急退出!重头戏“好友接力” 才刚刚开始!把你的答题页面转发到微信群、朋友圈,邀请45名好友接龙,前45名完成接龙的粉丝即可抱走全网都在蹲的“有你圳好”礼盒一份! 【活动入口】https://m.dutenews.com/app/lottery/lottype?type=1&id=240 【活动时间】8月29日23:59截止(过期不再统计接力排行榜,但仍可以参与答题哦) 【获奖通知】9月1日通过短信形式发送通知,请留意查收 【领奖方式】收到短信通知的用户需在9月5日中午12:00前返回H5填写邮寄地址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报家生活秀——记录身边的温馨日常!家里娃的萌趣瞬间、爸妈的生活智慧、毛孩子的搞笑名场面,随手一拍都是暖心好素材,个人赛等你来秀~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报家生活秀#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2:09
个人-短视频-回顾罗湖来时路,如何从穷小子逆袭成高富帅😎#45载圳青春#
00:31
54.#报家生活秀#欢迎收听深圳人的一天!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