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李瑶音详解新作《云门鹅踪》,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特定的故事
04-20 12:31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日前,作家李瑶音的最新长篇小说《云门鹅踪》出版。小说围绕元代著名画家钱选的《王羲之观鹅图》,讲述了国人反击掠夺者而进行的护宝夺宝故事,小说以江南名城杭州、湖州、绍兴与新兴的国际大都市深圳为历史文化背景,以家族4代人所处不同的时代,展示了一个国家在几个阶段中的发展史。从讲述晚清与民国时期那风雨飘摇的苦难岁月中坚守家国情怀的护宝英雄故事开始,到改革开放后新生代的自觉的护宝行动。晶报记者日前对李瑶音进行了专访。

“一部观鹅图,半部清代史”

晶报:《云门鹅踪》的故事以国宝古画《王羲之观鹅图》为引子,讲述了一个文物流失海外的故事,最近几年,关于文物在海外的网络话题很多,请问您的故事灵感是否与此背景有关?为什么想写这类题材的小说?

李瑶音: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朝历代留下的书画艺术珍品无疑是人类世界文化遗产库中颇具规模的宝藏,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辉煌历史长河中的源文化。然而,在战乱不断国家积弱世局动荡的年代,大量的稀世文物流离失所,其中数不清的中国古字画珍品自然亦难逃被哄抢被盗取被毁灭的厄运。面对一场又一场空前的文化浩劫,国人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疼,而这种痛苦和遗憾常常伴随着几代人的心灵成长,形成摸不去的记痕,这也就是为什么如今仍然响着“让国宝回家”的声音。当然,在这些声音里,有不少并非是理智的,而是带着不良情绪。对此,我们暂且不作过多分辨,就我创作《云门鹅踪》初衷或灵感来讲,应该与类似各种网络话题无关。对于写作者来讲,写身边事,写自己熟悉的事,写与情感有共振与心灵相通的事,这是赋予作品强大生命力的前提,尽管小说创作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但对于写作者而言,假如自己所写的题材完全是陌生的,那么这个作品要怎样才能完成?对我来讲很难想象。

贯穿全书的《王羲之观鹅图》,满足了读者多个审美需求,首先是“书圣”王羲之的地位与《兰亭序》的神秘,而宋末元初著名画家钱选(吴越钱氏后裔)是文人画的开创者,是位划时代人物。描绘了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竹园水榭观赏白鹅戏水时场景的《王羲之观鹅图》,有乾隆皇帝玺印和诗,有“嘉庆御览之宝”“宣统鉴赏”“古稀天子”等印四十多方,有诗臣等题跋50多余则。由于此画独特的身份与其曲折的经历(有人说“一部观鹅图,半部清代史”,该画卷见证了大清末代王朝的腐朽与没落),使小说故事有了纵深感,人物形像立体多棱,书中内容有了极大的张力。

晶报:《云门鹅踪》这部小说时间和地域跨度很大,两大家族百年历史,从中国到美国,既有历史文物的故事,又有现代大城市的故事,您是如何驾驭如此厚重的题材,是否也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等?

李瑶音:《云门鹅踪》以江南名城杭州、湖州、绍兴与新兴的国际大都市深圳为地域背景,从讲述晚清与民国时期那风雨飘摇的苦难岁月中坚守家国情怀的护宝英雄故事开始,到改革开放后新生代的自觉的护宝行动,用20多万字完成,确实一开始我也感到难度挺大。但好在整个故事的脉络线条不繁杂,作者可以去繁求精,能用一句话带过的就绝不用两句三句,打掉多余的枝枝叶叶,做到松紧自如、上下顺畅。当小说写到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时,已近尾声,20多万字完成了四代人的护宝故事,结局还是让读者看到了彩虹,否则,读者看完全书还在流泪,作者也是于心不忍的。

创作长篇小说,要翻阅大量的资料,这是必然的,是写作者必须做的功课。讲到背书,据说有的作家可以把《红楼梦》从头背诵到尾。这等功力我惟有羡慕,倒是时常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

“我的笔触不能放弃老祖宗已经圈定的地方”

晶报:小说里明线写国宝古画的流转历史,暗里也通过两大家族的兴衰写社会变迁和家国命运,您最想表达的感受是什么?

李瑶音:有人说,一个家族史,就是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回首那已经过去的年代,一个个家族的兴衰荣哀,无不印证了整个民族的发展历程。小说后记中最后有这么一句话:“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个特定的故事,它们命运的轨迹也标示着一个国家国运兴衰的历史踪迹。”

《云门鹅踪》着眼家族,以家族4代人所处不同的时代,展示了一个国家在几个阶段中的发展史。书中的钱氏家族,是指钱镠的后裔,钱镠为五代时吴越国的开国国王,对杭州和江浙一带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其子孙代代有名人,如当代政治家和学者钱其琛、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钟书、钱复、钱穆皆是其后裔。吴越王钱镠留给后世子孙的遗训《钱氏家训》,于2021年6月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越钱氏家族还被人称为一个强大到恐怖的“学霸家族”。自宋代以来,该家族载入史册的名士超过千人,各大分支绵延至今,据说拥有世界各国科学院院士104人,其他领域如军政界、外交界、文化界也是人才济济。

我的外祖父钱春林,是当年我们县城边上一个村子的族长,注重教育,家里有私塾,附近村民的孩子都可入读。后来他进了县城办作坊开店铺,做起工商小业主。我们小时候,经常会听到老年的他讲些家族的故事,他的金句让我们耳朵都听出老茧,什么“农民万万年”“富贵传家,不过三代;道德传家,长盛不衰”……他去世那几天,村民赶来,一边哭一边说,说他是个大善人,灾荒年放粮仓救活了村民。“没有你我们早就饿死了!”村民的哭诉,至今记忆如新。行善,是钱氏家族最基本的传世精神。

书中的冯氏家族原型即是绍兴冯家台门家族。据传,冯家台门里我的曾祖父曾经先后任职苏州市和绍兴市教育局长(因是晚清和民国初期的事,至今没法确认)。关于冯氏家族的故事,在去年出版的长篇非虚构《筑梦人:我的祖父祖母》一书中有讲述。长篇非虚构与虚构的小说是不同性质的两个文本。小说中讲到的宝藏地等,都属虚构,但冯家收藏有国宝级古字画我相信,因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和奶奶就经常说,那时冯家的字画收藏中有唐伯虎的画,赵孟頫的字……我父亲冯翔曾经创作了多部有关唐伯虎的剧本,如《唐伯虎智圆梅花梦》等,还在当年杭州的著名老剧院(胜利剧院等)正式上演,主演为著名越剧徐派小生、浙江越剧一团主要演员翁荔英。我父亲被艺术界的朋友笑称“唐伯虎专家”,这可能与他因家藏字画产生的某种情结有关。

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家族背景下,我的笔触自然不能放弃老祖宗已经为你圈定的地方,行走的脚步自然不能绕开必经之地。尽管不懂字画、没亲眼看到家族的古字画宝藏,但寻踪循迹,我从古字画中,从国宝家藏中发现了可以让读者感兴趣的东西,能启迪更多人去思辩去考证去求真伪。作为一种尝试,我的写作手法作了调整。有专家把这部小说定位“类型文学”,而我在写这部小说前,并未想钻入类型的套路里,因为人家搞出来的东西未必适合你,然而,要让小说适合大众的阅读习惯,就必须考虑如何在通俗文学和纯文学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使之成为畅销书,满足大多数读者的期待。

在任何一个作品中,作者想表达的东西不会是单一的,而不同的读者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与感受。如果非要讲最想表达的感受,那就是:人世间最大的宝是我们心中永不熄灭的希望之灯,她引领善良的人走出至暗时刻,向死而生。

随着画卷历经王朝更迭颠沛流离,书中的主人公也历经坎坷悲欢离合,而人生走向总在朝着希望跋涉,心中有光亮脚下就有力量。

记者:谢晨星

编辑:阎建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