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上高楼风满袖 | 人文天地·南海潮
张建全
04-17 08:44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副刊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站在深圳市人民南路与嘉宾路交叉路口东望,高入云天的深圳国贸大厦就赫然耸立眼前,大厦上部正立面铝塑板外墙上,“物业集团”的大字招牌熠熠生辉。

兔年末的一天,我独自来到国贸大厦,开启我为时半日的故地重游之旅。

早在1985年春,我就有幸成为深圳人。尽管在十多年后,我迁居北京,但在我心目中,深圳一直是我的一个家乡。

今天的深圳到处高楼林立,可在我刚来深圳时,“到处工地”是对那时深圳最准确的形容词。

我所在的单位,那时叫深圳市物业发展总公司,现名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物业集团”。

当年,我从西安千里迢迢前来物业集团报到时,国贸大厦尚处在外装修施工阶段。现在大厦门前停车场的位置,那时既是国贸大厦承建方——中建三局的堆料场,又是物业集团的临时办公区;在如今地铁国贸站B出口处,当年有一幢二层简易小楼,二楼是经理室、财务部、政工办;一楼是工程部、材料部、行政办及小车队等。

马成礼总经理、谭光远副总经理共用一间办公室,隔壁一间是秘书室,先来的秘书是李永清,后来的秘书叫林春吉,我是第三位秘书。

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圳承载着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历史使命,各行各业都本着大胆创新、“杀出一条血路”的精神。国贸大厦是当时深圳标志性建筑。

那时,“房地产开发”这个概念还没有流行,国贸大厦的用地是深圳市政府划拨的,资金来自全国各省市外贸部门的集资款(按资分房),物业集团之“物业”二字是借鉴香港公司取的。由此可见,物业集团是由计划经济时代建设工程常见的“筹建处”或者“指挥部”的形式演变而来的,是深圳在基本建设领域尝试管理机制改革的产物。

当时改革之风日渐浓烈,国有企业则倡导打破大锅饭,实行自负盈亏,参与市场自由竞争。物业集团从小到大,由单一产业到多元化,再到深圳第一批股票上市的集团企业,其健康发展的骄人业绩,说明深圳市委给予这一个“筹建处”规划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

当然,美好的蓝图要靠人去实现。 马成礼总经理来自深圳开荒牛团队——基建工程兵。作为军人,马总知道打仗要有兵,而且要有精兵。他广纳贤才,首先从原部队转业干部中,招调了李国栋等一批骨干成员。

我是李国栋在部队时担任连队指导员时的文书。正是通过李国栋,我才加入物业集团且成为总办(党办)秘书的。

马总招调的团队中,还有来自全国的骨干,如副总经理谭光远(清华大学毕业)、总工程师黄秉泉(同济大学毕业)等。

事实证明,马总确实组建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企业团队。53层国贸大厦顺利建成,且在建设过程中创造了闻名中外的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我曾在无数次参与接待中外来宾的活动中,介绍道:“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高53层,是我国目前最高的建筑,被誉为华夏第一楼。它的顶层设有旋转餐厅且以每小时一圈的匀速转动;大厦楼顶屋面兼作直升飞机停机坪……”

今天重温这一段文字,已经没有新奇之感了。当中国各地一再刷新建筑高度,人们在谈论国贸大厦时,早已把注意力变成了另外一个重大事件了——1992年,小平同志视察深圳时,在国贸大厦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

我是在完全意外的情况下,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当时,我已升任物业集团海南公司负责人,在回深圳开会时,正好得知“小平同志上咱们旋转餐厅了”的喜讯。

我与站在国贸大厦门口和大厅大量热心观众一样,在小平同志及其陪同人员下楼时,目睹了伟人风采。大家喊“小平您好!”,伴之以不绝于耳的掌声,直至小平同志一行登上面包车离去。

由著名作曲家王佑贵创作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完美地诠释了“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也曾多次往来于国贸大厦,甚至在当年小平同志落座之处(旋转餐厅邓公厅)设宴待客。但以前每次回访,多被老同事的热情,冲淡了重游的思绪。

我今天在停车场,看见“友谊泉”雕像移位至靠近马路的一侧。原来的位置在大厦正门口的广场中心处,有一个圆形水池,池子中心有喷泉、水柱可喷至十多米高,三位裙装少女背身牵手,水柱从她们背后升起,然后从头顶四散而下。少女于是就有了动感,犹如在泉水中舞蹈……

中国著名雕塑家潘鹤既为深圳市创作了《拓荒牛》雕塑,又与梁明诚合作创作了《友谊泉》。

“友谊泉”的泉现已被拆除,改为约两米高的大理石基座,少女呆立基座之上。作品名称现也改作《友谊》了。

这些年,国贸大厦的周边环境随着深圳城建的发展也变化巨大。当年的一枝(厦)独秀变成现在的群雄(厦)并立。各个商厦也借鉴香港中环商业区的经验,通过架空连廊而连通……

我择机与大厦门口的保安员闲聊,指着大厦外墙上的公司徽标问他:“你知道这个徽标是什么意思吗?”他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当初设计徽标时,马总倾向于公司英文字母重叠造型的方案,谭总主张用国贸大厦四个立面各有七条竖型玻璃幕墙变形为上升箭头的方案。后来,大家集思广益,在谭总方案的基础上,以人字为中心,两边加三个线条,取“七上”之意,另在变形箭头上加一圆圈,寓意无限的发展空间。

我默默地看着国贸大厦外墙上无数个玻璃窗户,觉得它们就像是一只只冷静的眼睛,它们看着深圳、看着中国、看着世界在不断变化;而这一座无言的大厦,也像人生命运的舞台与驿站。无论伟大与平凡,它都给予有缘与它相交的人应有的记忆。

我们对伟人在此留下的光辉足迹当然会纪念、会敬仰;而对于我们自身围绕在这一座高楼所发生的故事,却有太多的感慨:既有幸福的回忆,又有伤感的默想。

单说我们经理室的五个人,马成礼总经理已于前年去世,享年九十多岁。我因故未能赶回深圳为老领导送行,心里一直感到遗憾!谭光远副总经理早就因家庭生活的需要移民去了国外,也已因病去世。林秘书在国贸大厦竣工后就调离了物业集团,后来又下海经商,最近听闻他也因病英年早逝。我手机中还存有他当年春风得意的照片,看着令人唏嘘;李秘书是个认真生活的人,笑称自己是地地道道的“深圳儿女”。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澳洲,二女儿在深圳工作。 我调侃她:“ 你可是个幸福的外婆呀!”

作为深圳改革开放的地标之一,国贸大厦是我们物业人的骄傲,我无论离它多么远,它都永远屹立在我心里。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张建全)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