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金融合作日益紧密:跨境支付更丝滑,跨境融资更通畅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04-17 07:37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经济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深港口岸人潮涌动,“双向奔赴”换城游日益热络。在深圳,香港游客在各大商超购物,奶茶咖啡加烧烤,成为港人在内地消费中最喜爱的组合;在香港,内地游客也正在上演一场Citywalk,打卡茶餐厅、登上太平山顶俯瞰维多利亚港……

融合消费持续升温背后,是深圳率先探索跨境支付新模式,构建起数字人民币、移动支付、刷卡、现金等多门类、多品种的跨境支付方式,全方位便利两地居民跨境消费。同时,在落地“金融支持前海30条”金融政策基础上,加快塑造涵盖“深港账户通”“汇兑通”“融资通”“服务通”“跨境理财通”“跨境征信通”为代表的深港金融合作“六通”新格局。

在深圳拍摄的深业上城的客流。新华社发

深港市民“串门”忙

数字支付享“丝滑”

刷一刷通行证,完成人脸识别,扫描八达通APP上的二维码,选择支付金额……只用几分钟,就可从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自助发卡机,领到一张深蓝色的卡片——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充值后便可直接刷卡消费。

去年2月,深圳在全国首发推出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自助发卡机,并率先实现境内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与香港第三方支付平台八达通互联互通。截至2023年底,香港居民累计申领近2.5万张数字人民币“硬钱包”。

除了港澳人士熟悉的刷卡消费外,便捷高效的移动支付场景同样也能实现。“现在出门特别方便,只带一部手机就够了!”来自香港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在同事的邀请下,最近几个周末都会来深圳游玩,在朋友的帮助下开通体验了微信绑定外卡支付,短短几秒便可顺畅支付,还可以享受比兑换现金更低的汇率。

记者从财付通了解到,通过“外卡内绑”“外包内用”服务持续提升跨境支付体验。今年2月,财付通推出分层核验方案,境外人士仅需提交简单身份信息即可直接绑定外卡,在一定额度以内可在所有民生场景支付。微信支付外卡交易量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累计交易金额超十亿元、累计交易笔数超1000万笔。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香港商家顺应内地消费者的喜好,推出了自己的微信小程序,从餐厅扫码点餐,到随手扫个充电宝缓解“续航焦虑”,再到免税店选购给亲朋好友的礼品,内地游客在香港也可以享受便利的数字生活体验。微信支付数据显示,清明小长假期间,扫码点餐、充电宝租赁、跨境购物类微信小程序的使用量增长明显,交易笔数同比增长3倍以上。

游客在香港星光大道自拍合影。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跨境理财更便利

跨境融资更通畅

“‘跨境理财通2.0’正式落地当天,我就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上,提交了‘南向通’投资者准入资质证明材料,全程线上申请资料审核。”深圳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作为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她一直都在关注跨境投资的领域,此次准入条件的调整让她跃跃欲试。“作为一个跨境理财的新手,我会更倾向短期的存款产品,风险相对较低,且收益还较为可观。”

“跨境理财通”业务自2021年试点以来备受市场关注。截至2024年1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业务的个人投资者达7.1万人,跨境理财汇划金额达138亿元。

在深港金融合作领域,“金融支持前海30条”落地后,深圳已实现15项全国“首批”“首创”。首创人民币NRA账户资金可购买大额存单,丰富境外机构境内人民币存款产品选项,提高境外机构使用人民币积极性,业务金额合计3.9亿元;首批开展大宗商品跨境现货交易人民币计价结算业务,累计交易结算金额达到215亿元人民币;首批开展商业保理公司办理国际贸易背景保理业务,落地总额合计33.6万美元。

打通深港跨境融资通道,助力港人港企在深创新创业,首创“前海港企贷”,目前已便利6家前海港资企业获得境外融资2100万元。此外,首创QFLP总量管理试点,一次性赋予QFLP管理企业总量额度,允许灵活自主配置和更换投资项目,有效提升跨境私募股权投资效率,3家港资QFLP机构开展试点额度合计9亿美元。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