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这个地方,“稀客”有点多!

读特客户端综合
2024-04-16 23:41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打造鸟类友好城市,深圳做了什么?

又有“稀客”来深圳啦!

4月14日

在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

有观鸟爱好者发现

一只穿行在树丛中

头戴黑冠,身披褐羽

略微“羞涩”的鸟儿

正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黑冠鳽(jiān)

黑冠鳽。彭健 摄

小科普

黑冠鳽(Gorsachius melanolophus)俗称黑冠麻鹭,体型小但粗壮,身体呈深红褐色或黑色,颏和喉白色沾黄,前颈和胸赤褐色,喉部有一条黑色中央线一直到上胸,其余下体棕黄白色而杂有黑色斑点。


黑冠鳽多单个活动于山区林间的河川、溪涧水库边及竹林等处稻田或池塘旁,性情羞怯,习惯夜间行动,以鱼、虾及水生昆虫为食。


黑冠鳽在全国范围内数量稀少,广东境内很难见到它们的身影。

实际上,这并不是黑冠鳽第一次出现在深圳市民面前。

2022年,一只红脚鲣鸟和一只黑冠鳽从深圳市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陆生野生动物救护和疫源疫病监测站被放归自然,成为深圳第一个成功救助黑冠鳽的案例。

2022年9月27日下午,黑冠鳽在梧桐山一处林间被放归自然。 蒲颖 摄

今年1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工作人员还在梅林水库水源保护区观测到黑冠鳽,这也是福田区首次记录到该物种繁殖地。

黑冠鳽的巢位于一片茂密的树林中,主要由树枝构成,内垫一些草叶。这个巢穴搭建得十分稳固,既可以保护雏鸟免受外界环境的侵袭,又可以提供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在巢里,有四只幼鸟宝宝,虽然它们的羽毛还没长丰满,但已经能清楚地看到它们身上的白色横斑。

黑冠鳽种群。苏洪林 图

深圳的生态逐渐向好

不止黑冠鳽

还吸引了许多罕见鸟类

前来深圳“做客”

去年深圳迎来鸟类发现高峰

这些新“鹏友”造访深圳!

今年2月1日,深圳市观鸟协会记录委员会发布《深圳鸟类名录( 2024版)》,共收录深圳有分布的鸟类431种,占中国鸟类总数近30%,显示了深圳作为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地区之一的特点。

其中值得点赞的是,2023年,深圳迎来鸟类发现高峰,新增10种鸟类,包括黑叉尾海燕、白额鹱 、东亚蝗莺、白顶玄燕鸥、白喉林鹟、白额雁、白尾鹞、赤颈鸫、芦鹀、达乌里寒鸦,其中9种为观鸟爱好者所发现。

白顶玄燕鸥。唐卫民摄于大亚湾

爪哇金丝燕。黄险峰摄于深圳湾

芦鹀。沈家华摄于光明小镇欢乐田园

伴随“绿美深圳”建设对全域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影响,鸟类新发现地也从沿海滩涂、红树林湿地,向内陆森林公园、都市田园延伸。比如白尾鹞、芦鹀在光明小镇欢乐田园首次记录,白喉林鹟在凤凰山森林公园首次记录。

白喉林鹟。陈纪丰摄于凤凰山森林公园

珍稀鸟类频频出现

不仅彰显了深圳的生态保护工作成果

也对建设鸟类友好城市

提出了更高要求

打造鸟类友好城市,深圳做了什么?

早在20世纪90年代规划滨海大道时就建立了全国第一道为保护候鸟而做的隔音墙,在修建滨海大道时,为了更好地保护红树林湿地,滨海大道北移260米,拐了个弯绕过了红树林核心地带。在福田红树林湿地外,车流不息,但越过这道隔音墙,就变成了一个城市外的自然世界。

今年2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了《鸟类友好城市规划与设计指引(征求意见稿)》,从空间格局、项目高度、建筑布局、立面设计、景观设计、照明与声环境等方面制定鸟类友好标准,将在全国率先为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提供适用性解决方案,为打造“国际红树林中心”的深圳城市新“生态名片”提供重要支撑。

图源: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在《指引》中,有一条具体规定为:立面设计上,宜减少建筑立面上玻璃幕墙的使用。4层或16米高度以下不采用玻璃幕墙。这一规定实则是为了防鸟撞,顾名思义,由于玻璃幕墙的通透、反射的原因,导致鸟类产生行为上的误判,撞向玻璃。



新闻链接:全国首栋!腾讯深圳总部滨海大厦为鸟儿贴上“防撞膜”

2023年10月,腾讯在深圳总部滨海大厦外侧2层楼高处玻璃幕墙粘贴波点贴纸,通过“防鸟撞”改造,让这栋大楼变成一座“鸟类友好型建筑”。

波点设计图案让鸟类更易看清玻璃。(腾讯供图)

这些波点贴纸的意义就在于能让鸟儿能“看清楚”玻璃,“当建筑外立面为玻璃时,阳光充足的状况下,蓝天会反射在建筑外立面上,有些鸟类可能就会分不清,撞了上去。”深圳大学鸟撞调查队队长郭靖琳解释。



目前,深圳海滨公园绝大多数开园时间为6时至23时。“夜晚将公园还给大自然,鸟类等野生动物需要休息,草地也需要休养生息。”深圳湾公园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深圳为候鸟设置熄灯就寝时间”“把黑夜留给自然是深圳的诗意”等相关话题也曾冲上微博热搜,获得了无数网友点赞。

而在规划建设中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也在片区内共规划出了3条供候鸟迁徙的通道,还通过分区建设鸟类栖息地,实施暗夜保护灯光规划等措施,将深超总片区打造成鸟类友好型的“生命乐园”。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效果图(深圳市住建局供图)

此外,深圳还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设立“禁猎区”“禁猎期”,全市陆域禁猎,从法规层面上强制落实鸟类等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将候鸟保护相关内容纳入平安建设和林长制考核,进一步压实各级林长保护鸟类等陆生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原生地的属地责任;

以高标准统筹推进国际红树林中心和国家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建设,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生境、重要鸟类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三场一通道”保护。

举办爱鸟周,陆续推出“助力鸟儿重回蓝天”放飞活动和专业人士导赏的深圳湾观鸟活动......

从法规到实践

深圳在重视鸟类友好城市名片的同时

也在努力打造一个舒适的城市居住空间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邱海彬 摄

作为深圳市民

我们也要尊重自然

爱护并不过度打扰鸟类

为维护生态平衡

打造城市友好空间

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综合来源:深圳晚报、晶报、深圳特区报、读特新闻、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综合 刘悦凌

审读 伊诺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詹婉容

(作者:读特客户端综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