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 读懂“公园20分钟理论”背后的期待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庄媛
04-08 10:2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今年春天,“公园20分钟理论”火了。线上,社交媒体“种草贴”不断,相关话题热度暴涨;线下,“千园之城”深圳成了市民游客的理论“实践地”,踏青赏花不亦乐乎。

“公园20分钟理论”源自发表在《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该研究显示,即便不做运动,只是每天到公园待上20分钟也能让人状态更好。这一发现,引发了都市人的共鸣。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大自然的疗愈作用自不必多说。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公园20分钟理论”引发共鸣的背后,藏着怎样的“民之所望”。

到公园“散散班味儿”,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从Citywalk到“抱树”再到“公园20分钟理论”,近年来不断涌现的网络热词,反映了人们从被动“精神内耗”到主动“自我疗愈”的诉求。在一切似乎被按下“快进键”的时代,“卷”到电量不足的打工人,急需“精神快充”。

因此,像公园这样的“精神快充”多多益善,更要尽善尽美。而城市管理者必须以更多的“绣花功夫”,做细做实做优规划和服务,不负好春光,不负奋斗者。

就公园而言,公园应是城市的“共享客厅”。公园并不在于大,而在于它是一个能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公共空间。要更好倾听民意汇集民智,更注重公共空间的设置和利用;要不断提升公园的数量、质量和可及性,勾勒老百姓家门口的“幸福半径”;要积极探索“公园+”创新实践,加出城市未来与市民生活的无限精彩。、

从更广维度上看,治愈就在一瞬间。“精神快充”可以是有形的载体,也可以是无形的力量。城市是否让人感到舒适与安心,往往决定于具体可感的生活细节。多一些将心比心,从城市治理层面主动满足市民需求、托举炽热梦想,让广大市民更有盼头和奔头,是提升城市“情绪价值”必行之法。

编辑 李璐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庄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