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理想的大学图书馆是什么样?港中深新任图书馆馆长葛剑雄这样说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郗郡
03-23 21:12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79岁的知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葛剑雄最近又有了一个“新身份”——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简称“港中深”)图书馆馆长。3月12日,葛剑雄在其个人微博宣布了就任消息,引来不少网友、粉丝的关切与欢迎。2007年至2014年期间,葛剑雄曾在复旦大学图书馆担任图书馆馆长一职,同时兼任教育部图工委副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上海市分会副会长等职务,在图书馆的管理方面,可以用“经验丰富”来形容。

年近八旬的他,为何选择“重操旧业”?对于一名资深的文化学者而言,一所理想的大学图书馆,又应该是什么模样?近日,葛剑雄接受深圳商报采访,就这些问题给出了他的答案。

葛剑雄接受媒体提问  张郗郡/摄

精神引领之所

选择来港中深做图书馆馆长,很大程度上在于葛剑雄与港中深校长徐扬生在图书馆管理理念上的契合。在采访中,葛剑雄透露,本次上任,徐扬生校长交给了他两个任务——一是做好日常图书的借阅、分类,二是发挥图书馆馆长的人文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葛剑雄对此深表赞同。在他看来,在一座大学里,图书馆不仅是学生们读书、学习的地方,还是涵养人文素养、引领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场所。“尽管现在学校的很多学科已经很先进,但是不管哪个学科、哪个学生,我们都必须要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葛剑雄说。

港中深的图书馆内,随处可以感受到这股“人文之风”。“哪怕整个世界都黑暗了下来,这里永远有一盏灯为你亮着”,校长徐扬生亲手书写的牌匾悬挂在入口处,再往里走便能看到一面与整栋楼同高的书墙。图书馆内,阅读区、自习区、讨论区错落分布在一排排的书架中,不管是读书学习,还是放空休憩,都能找到合适的场所。

港中深图书馆内景 张郗郡/摄

葛剑雄向记者表示,未来自己将在这里开办多场文史类讲座,同时也会邀请国内外的著名学者前来。四月份,葛剑雄将围绕“怎样读书”和“读书与人生”两个话题,在图书馆开展一系列讲座活动。

专业服务之地

“大家现在往往有个误解,就是认为大学图书馆应该和公共图书馆一样,为公众服务,这一点我是不赞成的。”葛剑雄直言不讳地指出,要想让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就应把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区分开,让大学图书馆成为提供专业知识服务的地方。

港中深图书馆内景 张郗郡/摄

葛剑雄认为,公共图书馆本就承担了为大众提供普适性文化书籍的职责,如果将这份责任再加之于高校图书馆,实际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毕竟,“公众来高校图书馆大部分是想参观”。

但这并不代表高校图书馆要“大门紧闭”,相反,在葛剑雄看来开放才是一所大学应有的姿态,只不过高校图书馆更适合弥补公共图书馆在专业领域上的空缺。“如果一位读者只是想看一份当日的报纸,跑到大学图书馆是多此一举,但如果他想要的是一份英文的专业书籍,那我们一定很乐意提供服务。”葛剑雄举例表示。

“一所一流的大学,对于所在的城市、地区,应该在精神和物质上都能起到引领的作用”,这其中原因就在于,大学里的师生们拥有更新鲜的研究成果、更专业的技能、更先进的思想。葛剑雄对记者说,未来,不仅是图书馆,他希望整个学校都能够不拘泥于校园,在当地发挥更多的专业价值。

与时俱进之资

面对数字无纸化的浪潮和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不少人都在担心“图书馆”这个“古老”的事物在未来是否会消失。对此,葛剑雄自信地表示不会,但同时他也指出,“图书馆必须转型”。

一方面,要更多地发挥图书馆作为一个空间的作用,将图书馆发展成“共同空间”,以供不同的思想在这里交锋、膨胀、融合;另一方面,现代的图书馆也不能拘泥于纸质书,而是向综合性转型,视听产品、音乐、3D打印……都可以在图书馆拥有“一席之地”。

谈及当下图书馆借阅量下降的问题,葛剑雄也笑称“不必过度解读”。借阅量下降,仅能代表纸本图书的数量减少,并不能反映整体阅读量的下降。“像理工科、社会科学,大量的资源都已经数字化,图书馆数据库的功能非常强大,效率提高了不少。”葛剑雄说,“所以我们倡导学习读书,不要拘泥一种方式。”

目前,葛剑雄透露港中深图书馆每年采购数据库、数字化产品以及电子书价值达2 000多万元,未来将根据学校的学科发展优势,进一步丰富馆藏图书资源。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郗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