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营造尊师重教、尊师重道的社会风尚。以教师之强支撑教育之强。
3月20日下午,由深圳市教育局、龙岗区教育局主办,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龙岗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2023年深圳市“年度教师”巡回报告会(龙岗区专场)在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举行。龙岗区教科院党总支副书记杜少凡、挂职干部李奇出席活动。
活动中,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解慕宗、深圳市艺术高中刘静、深圳中学黄玲、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中陈剑华、宝安中学(集团)王雪共5位“年度教师”依次上台分享了教育思想与智慧。龙岗区各中小幼近600名教师及10名肇庆市德庆县跟岗教师参加现场培训,报告会内容也以录播云课堂的形式供全区中小幼教师云端学习。
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党委书记孙伟琼阐释了对“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认识。他表示,“我们的时代迫切需要教育家,我们也能够产生教育家。深圳市‘年度教师’就是我们身边的教育家”,他呼吁老师们以优秀的“年度教师”为榜样,争做教育家精神的坚定信仰者和模范实践者,充分发挥市“年度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追随榜样的脚步,传承榜样的精神,散发榜样的光芒,为深圳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龙岗教育早日跻身全市第一梯队作贡献。
讲教育故事 担师者重任
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解慕宗
解慕宗老师分享了“桃李春风话成长”的教育故事,再答他在深圳市“年度教师”决赛现场抽到的答辩题,回答了对“请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更深层思考——“一堂好课”。他说,拔尖创新人才都是从课堂上走出来的,没有天选之人,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拔尖创新人才。“以学生为本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智慧。教师的高光时刻并非是站在领奖台,我们需要在研究中让课赋予生命价值。”他认为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是科学境界、人文境界和艺术境界的交相辉映,他也对此做出了探索。现今,飞扬青春日体育课、炉边谈话日人文课、大片鉴赏日科学课已成为了他的“招牌课”。
深圳市艺术高中刘静
从2007年开始扎根深圳特区教育的刘静老师分享了“践行劳动工匠精神,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引领者”的育人故事。她从理论学习、教学生涯复盘等方面分享了参加教师比赛的经验,从班主任工作、教学教研等方面分享了教育与管理工作心得。
“一切后来证明是伟大的行动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所有成功的案例一定是‘现在、立刻、马上’就干出来的”。刘静老师用切身经历分享了把小事做好的重要性。40多页的《导师制手册》,10万字家校沟通信,20万字教育故事……充分诠释了她如何“把常规做落实,把细节做精致”的成长之路。
深圳中学黄玲
以“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一辈子享受做教师”为理想的黄玲老师分享了她追寻教育理想,享受教育幸福的历程。作为语文老师的她,因为看到了学生“人文素养薄弱”的问题,研究确立了“以理科思维助力文科学习,以人文素养促进科学事业”的教学理念,摸索出了一套用理科逻辑思维引领学生理解感性文学文本的方法,创立了“高中语文期望式阅读教学”,不但成为深圳市十三五规划课题,也成为深圳中学数理竞赛班语文教学的样板。
她说,育人工作就是关系促进、价值引领和品格塑造,教师成长也绝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拾级而上。她表示,好老师要做有精度的教学、行有温度的育人、享有梯度的成长。
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中陈剑华
“老师既要写好自己的人生的大作,也要引领学生写好他们人生的大作”,扎根教育32年的陈剑华老师经历过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创建了“才-思-表-意”结构化作文教学体系。他表示“教育不是关注而是点燃”,认为“教学是天职,是立足之本,科研是升华,是修身之本”。
他结合自身感悟为教师提了几点建议:要关爱学生,不要打击学生;要因材施教,不要“一刀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提升境界,站在育人的高度对待工作;培养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勤于动笔的习惯。
宝安中学(集团) 王雪
“我希望我能够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呢?我希望我能看见学生心灵,尊重学生未来,让学生发展成能够创造美好生活的人。”
王雪是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高中母校教书的历史教师。现场,她以“与学生共同成长,创造美好的教育生活”为题分享了她的教育故事。多年来,她通过不断反思、总结和尝试,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在各种比赛中获得名次。现在,她致力于在教育生命的品质上提升自己,加强阅读和研究,探索创新教学方法。通过生动的教学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与名师对话 追智者光芒
自2015年开始,深圳在全国创新开展基础教育系统“年度教师”评选活动,至今已走过9个年头,龙岗也培育出7位深圳市“年度教师”。“年度教师”成为了一个拥有教育情怀、饱含教育智慧,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示范者、引领者的精英群体,该项活动也成为体现深圳这座城市尊师重教的一大盛事。现场参训的老师们学有所感、学有所获、学有所思,纷纷留下了学习感悟。
深圳中学龙岗学校薛睿老师表示,“他们用不同的风格、不变的关怀,讲述着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用真挚的情感表达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我深感震撼的是,这些教师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有所得,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他们用心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爱去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场报告会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是一项需要热爱、静待花开的修行,我也会继续沉下心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成为学生们真正热爱的良师益友。”
“好的教育,就是教出活泼的人。”坂田雪象学校杨翠燕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一直都知道深圳的老师非常优秀,在看到了每位老师分享后才知道,优秀的背后,是对自己的高要求,对学生的殷殷期盼。本次年度教师基本都是初高中学段,学生们有自己的思想,教师面对的是各式各样不同想法又充满活力的年轻一代,虽然老师们带的都是较为优秀的班级,但是在一线教学中,依旧是有不同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在解慕宗老师身上,感受到了90后的青春活力,为学生贴心打造的课程,是心与心之间的沟通。”
“听完年度教师的分享,我感受到了每一位年度教师的教学工作都做得非常细致、踏实,而且他们一直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比赛中积累经验、不断学习打磨。每位年度教师都甘于奉献、示范引领,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唤醒学生内驱力、促进学生拔节成长,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平湖鹅溪小学胡丹如是表示。龙岗乐瑞和幼儿园吴秀芳老师坦言:“五位年度教师的巡回报告让我备受鼓舞。接下来的教育生涯中,我将不断思考学习,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成为孩子们更喜爱的老师,向‘四有’好老师的目标努力奋进。”
编辑 王雯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铲屎官们,#携宠出行好物分享#开麦啦! 高铁能携宠,景区也友好,但各位铲屎官的出行装备跟上了吗?快来鹏友圈晒出你的携宠出行好物,无论是塞兜里的免洗脚垫、秒变豪宅的折叠箱,还是防社死的除臭喷雾,安利/避雷统统欢迎!带话题发布动态,一起解锁带毛孩看世界的快乐!晒好物+心得,优质安利直接上榜!
00:05
《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00:07
7.03的晚霞,两个方向,不同的颜色
00:20
很甜吧,吸了一朵又一朵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