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红利给中国奶粉生产商提供了广泛的市场。
11月2日,咨询公司欧睿发布国际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零售规模达到了1189亿元,增速远超于全球市场;同时欧睿预测到2021年,这一市场将有超过1700亿元的庞大规模。
2008年三聚氰胺危机后,国产奶粉经历低谷,之后伴随严格的监管与创新,情况逐渐好转。近期国家食药监总局正推动配方注册制实施。
11月1日,食药监总局公布最新一批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获批名单,包括来自飞鹤、美力源、农垦龙王、托普康儿4家企业的18个配方获批。截至这一批,国家食药监总局已批准了400余个配方。其中,国内企业占比较大,约有近7成。
欧睿国际咨询专项研究部负责人王琳姣介绍,对比2012年到2016年全球及中国婴幼儿奶粉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全球市场是8.7%,中国市场是11.8%;近几年在二胎政策促进下,2016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的零售规模达到了1189亿人民币,他们预测到2021年,这一市场将有超过1700亿的规模。这为立足于中国市场的国产奶粉品牌创造了巨大空间。
严厉监管背景下,自5月至今,食药监总局抽查的国产婴幼儿奶粉达到了100%合格。伴随于此,消费者满意度也在上涨。2016年中国网民对本土品牌的满意度,较2014年上涨了12%。
欧睿国际数据显示,外资领先品牌在过去五年在中国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是16%,国产领先品牌达到了27%。
奶粉市场另一个显著趋势是高端化。市场领先品牌在过去几年都推出了高端系列,且涨势迅猛。以刚刚有新配方获批的飞鹤为例,2017年上半年高端系列产品实现200%的增长。
除了高端产品,另一个特点是个性化产品涌现。市场上出现了众多针对不同儿童体质的产品,如早产儿、乳糖不耐、易过敏体质需求的奶粉。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