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陈军:要让电动汽车充一次电就可以跑1000公里以上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宁若鸿
03-08 19:2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3月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举行,范先群、陈军、王永澄、黄立、韩凤香、岳巧云6位全国人大代表走上通道,聚焦医疗健康、科技自立自强、乡村振兴等话题回答记者提问。

“我国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现在街道上绿牌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多,而我研究的电池,就是电动汽车的‘心脏’。”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在电池领域已经做了30多年的研究,“我们也在不断积累电池人生,特别是把那时的冷板凳坐热,把冷门变成了热门。”

“目前电动汽车跑得不够快、充电也不够快,特别是在寒冷天气还容易趴窝等,这些现象的背后实际上都跟电池有关。”陈军说,已研发出400瓦时每公斤的新型固态电池样品,比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300瓦时每公斤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超出30%。未来一到两年,要突破600瓦时每公斤的固态电池研发,充一次电,电动汽车就可以跑1000公里以上。

在“代表通道”上分享的话题同样聚焦科技领域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黄立,他在红外热成像领域解决了很多“卡脖子”问题,打破技术封锁,填补了很多国内空白。

黄立说,他带领中华脑机接口公司团队研发成功了65000通道、双向的脑机接口芯片,这项技术可以让很多目前还实现不了的医疗应用成为可能。比如,让假肢能够有真实的感觉,可以用人脑、意念来控制假肢,还将让很多神经系统的疾病治疗成为可能,比如癫痫、老年痴呆、抑郁、帕金森等。未来甚至可以通过脑机接口对外部设备和计算机实现控制,可以控制鼠标、可以打字实现交流,还可以使盲人复明,对记忆进行存储等。“这些以往都只能出现在科幻小说里面的场景,未来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科技创新之路,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得多,关键核心技术是讨不来、要不来的,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奋斗,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做出来。”黄立说,作为高科技企业,未来还要不断研发更多让“梦想成真”的前沿技术。

编辑 温静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宁若鸿)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