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英:2035年建成国家水网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京记者 宋华
2024-03-05 19:09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李国英:2035年建成国家水网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3月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水利部李国英部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2023年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目标是,到2035年要建成国家水网。

2023年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一年工作时提到,全国水利建设投资大幅增长。李国英介绍,2023年,我国水利建设全面提速,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这11996亿元投资通过实施41014个水利工程项目完成。41014个水利工程项目包括四大类:第一类,防洪工程。目标是完善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水库、河道及堤防、蓄滞洪区,实施了13083个项目,完成水利投资3282亿元。

第二类,供水工程。目标是实现水资源区域协调平衡配置,建设项目主要包括重点水源工程、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实施了14749个项目,完成水利投资5013亿元。

第三类,灌溉工程。目标是扩大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产能,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新建大中型灌区、对已建大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实施了5143个项目,完成水利投资1497亿元。

第四类,水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主要的目标是恢复河流生命、重现流域生机,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江河湖泊生态修复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等,实施了8039个项目,完成水利投资2204亿元。

“通过这四大类工程,共计41014个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从而进一步为国家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李国英说。

2035年要建成国家水网

政府工作报告还显示,加快建设国家水网已被纳入国家2024年重点工作。 “特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水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水资源问题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制约。”李国英介绍,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对国家水网建设作出全面决策部署。国家水网建设的重点任务集中反映在“纲、目、结”三个方面:一是构建国家水网之“纲”。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这四大水系为基础,以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这三条调水线路为骨干,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二是织密国家水网之“目”。根据生产力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以自然河系为基础,以引、输、排水工程为通道,形成纵横交错、互联互通的水流网络。三是打牢国家水网之“结”。在自然河系和重点引调水工程的衔接处,兴建具有控制性的调蓄工程和重点水源工程,以此来提升国家水网水资源调控能力和水资源供给能力。

李国英介绍,《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目标是,到2035年要建成国家水网,实现“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目标,形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目前,水利部已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部署的重点任务全面进行了分解细化,逐项落实到具体的工程项目,逐项落实到年度推进计划,并建立健全了工程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确保如期完成国家水网建设的目标任务”。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京记者 宋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