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杨长利:建议将核电纳入我国绿色电力体系,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亚男
03-04 22:0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作为稳定可靠的优质绿色低碳电力,核电至今未被纳入我国绿色电力体系,是唯一被排除在体系之外的非化石能源,这不利于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也不利于核电行业的长远发展。”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联合其他13位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关于将核电纳入我国绿色电力体系的提案》。杨长利表示,建议尽早将核电纳入我国绿色电力证书体系,不仅能为核电的绿色低碳属性提供官方证明,实现绿证对非化石能源电力的全覆盖,还能满足市场用户购买需求,充分发挥核电在全国减碳降碳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核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

我国于2017年建立了绿色电力证书制度,向满足条件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核发绿证,通过交易获取绿色溢价。“目前,我国已构建起日益完善的绿色电力体系,建立了绿证交易、绿电交易两种市场机制,绿证核发范围拓展至包括水电在内的全部可再生能源。”据杨长利介绍,绿证已成为认定可再生能源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和交易载体,实现了从“绿色溢价”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基础凭证”的定位转变和价值提升,为近期衔接能耗双控政策、抵扣能耗量,中长期衔接节能降碳政策、抵扣碳排放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核电是所有清洁能源中碳排放最低的发电技术之一,根据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数据,核电全生命周期内每生产1度电的碳排放量为5.7克。截至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总装机超过1亿千瓦,占全球在运在建核电总装机的21.2%,核电安全运行业绩位居世界前列。”杨长利指出,2023年核电发电量在全国占比接近5%,与燃煤发电相比,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亿吨。根据各方预测,到2035年我国在运核电发电量占比将超过10%,核电将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二期项目“华龙一号”机组航拍图。

杨长利表示,由于核电企业无法提供绿证等官方证明,目前难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绿电消费需求,全社会绿电供应面临制约。在“双碳”目标牵引下,全社会绿电消费意识逐步提高。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开始试运行并即将正式实施,使用绿电生产的商品更具国际竞争力,有助于在国际贸易中规避关税壁垒。国内外减碳形势促使企业等各类主体对绿电需求不断增加。

“核电每年可提供超过1600亿度的市场化电量,是用户购买绿电的重要选择之一。”杨长利介绍,核电机组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能极大缓解华东、华南地区绿电供不应求的局面。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华龙一号”建设现场。

杨长利认为,核电未被纳入我国绿色电力体系,其参与市场竞争面临挑战,进而影响核电低碳价值的有效发挥。“国家发布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政策要求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和电力用户承担消纳责任,意味着这些主体在销售或购买核电的同时,仍需同样承担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和配额。”他进一步解释,这实际是将核电与化石能源放在同等地位对待,没有体现核电的低碳属性和减排贡献,降低了用户购买核电的积极性。未来,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加速推进以及全社会低碳消费理念的进一步深化,该问题将会对核电参与电力市场竞争带来严峻挑战。

杨长利认为,我国碳减排任务艰巨,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体系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是实现能源消费侧和供给侧协同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水电纳入绿证的政策实践也给核电纳入提供了有益借鉴。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王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亚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