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聚焦性、灵活性和体验感讲好故事 ——基于《晶报》“元故事”专栏的非虚构写作叙事研究
03-03 17:01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2022年5月,《晶报》正式尝试深度垂直大文化、深耕文化领域,打造“城市文化全媒体传播服务机构”的转型。其推出的标志性全新产品为“元故事”。截至2023年12月5日,“元故事”共见报387期,本文以“元故事”为研究对象,探讨“元故事”的内容生产形式、叙事特点及其对非虚构新闻生产实践的启示与反思等,并结合非虚构写作的兴起与背景,以“元故事”为案例,为理解非虚构写作与城市、与媒介生态的关系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 非虚构   元故事   深圳故事   城市文化

一、非虚构写作与“元故事”专栏

(一)非虚构写作的兴起与背景

学界通常认为,非虚构写作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非虚构小说和新新闻主义融合而成的产物。非虚构写作又称新新闻主义、叙事新闻、文学新闻、特稿写作等,目前还不是一个边界清晰的概念,是一片开放地带。一般认为,非虚构写作是基于真实发生的事件,采用文学写作的手法,利用讲故事的叙事方式将事件重新结构化的一种新闻写作方式,注重人物的语言、心理以及行为等细节描写。

不过,非虚构写作在我们身边的真正流行,还是近些年的事。一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国内非虚构写作有两个源头,一个来自新闻媒体的特稿,如1995年《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和2004年《南方周末》的《特别报道》;另一个则来自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文学领域的报告文学。进入新世纪,报告文学衰落,逐渐被更注重事实与细节的非虚构写作代替。

2012年,由曾在四川涪陵任教两年的美国人何伟撰写、以涪陵为背景的非虚构作品《江城》横空出世,这本书引入重新审视日常生活的外来者视角的同时,也第一次向国内展现出文学领域非虚构写作的魅力。在国内一度掀起“非虚构风潮”。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记录时代历史、密切关注现实为特质、具有鲜明公共性的非虚构写作,随着社交媒体异军突起和网络公共空间的形成而得到进一步彰显。当然,这背后最大的推力是“真实”,唯其真实,“非虚构”写作才成为时代写作的“力量”。所以有人认为,与其说非虚构写作是一个文体概念,不如说它是一种写作立场和写作态度,一种叙述方法和介入现实的路径。

(二)“元故事”专栏的发展与成果

深圳报业集团《晶报》“元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2022年5月,《晶报》正式尝试深度垂直大文化、深耕文化领域,打造“城市文化全媒体传播服务机构”的转型。

《晶报》为什么要向大文化转型?

这是由主流媒体的性质所决定的。主流媒体与城市是一种共生关系。我们知道,文化是理解深圳的重要维度,借助文化的通道,我们才能抵达真正的深圳。大的层面来看,文化,说到底它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观念的力量。而深圳本身,就是观念的产物,它是一座建立在观念上的城市。

很多人最初是通过领时代风气之先的口号认识深圳、投奔深圳的,比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还有些人,是通过那首传唱大江南北的歌曲《春天的故事》,通过刊登了雄文《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深圳特区报》,乃至通过一本叫《深圳的斯芬克斯之谜》的书来认识深圳的。它们,成为勾勒深圳的一种文化符号。

无论是这样的口号,还是歌曲、雄文以及书籍,它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是,都属于宏大叙事。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与一个伟大城市的交汇处,当然需要宏大叙事来呈现,来表达。但另一方面,当历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正在重塑人们的阅读习惯,这个时候,需要我们以小切口进入,记录普通深圳人的生活经历与情感,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的方式,讲好新的时代的深圳故事。

这就不难理解,《晶报》向大文化领域转型的最重要的抓手,为什么是一款非虚构写作产品,我们给它取名叫“元故事”——有一个流行词叫“元宇宙”,是指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和交互的虚拟世界。取名“元故事”,就是致力于打造这样一个故事里的、叙述里的“元宇宙”。

具体地说,《晶报》以一周推出多篇5000字左右重磅文章的方式,在“全球视野、国家战略、广东大局、深圳特色”四维空间中,撑开文化定义边界。

“元故事”甫一问世,迅速引发外界关注与好评。2022年7月22日至24日举行的第三届江苏(南京)版权贸易博览会上,展出了《晶报》的“元故事”版面之《深圳脱口秀往事》。作为一个聚焦打造版权产业展示交流、版权成果转化运用、版权发展专业研讨、版权知识传播普及的专业性版权博览会,对“元故事”版面的展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界对《晶报》大文化转型的一种关注与期待。

也正是通过“元故事”,很多深圳人才知道,为什么深圳出产的一盏灯,能成为大英博物馆“影响世界历史”的展品;为什么椰子鸡,是一道地地道道的深圳菜……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2周年之际,《晶报》记者讲述的《深圳的42个瞬间》喜提热搜,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750万,“元故事”阅读量也由此进入“千万级俱乐部”。 《晶报》记者千里奔赴采写的《如父如子》,引起一个电影导演的关注,多次表示想把这个故事搬上大银幕。

2022年广东新闻奖,《晶报》获得三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而这几个获奖作品,都出自“元故事”。2023年记者节前夕,担任“元故事”主力部门即《晶报》大文化采访中心主任的马骥远,获得第七届深圳新闻英才奖,成为《晶报》第4位深圳新闻英才奖获得者。

二、《晶报》“元故事”的内容生产形式

(一)“元故事”的报道选题:以文化为主,侧重故事的人文价值

《晶报》对“大文化”作出清晰界定,一是重点聚焦深圳、深港文化报道;二是“文化+”,就是从文化出发通往生活、通往世界,或者说,是“文化+一切”,文化是方法、道路与视野;三是“+文化”,即以文化“物”,关注城市文脉;以文化“城”,塑造城市品格;以文化“人”,滋润内心成长。所以,“元故事”的选题即使看起来不那么“文化”,最后的落脚点一定是文化,是故事里的人文价值、人文精神。

当然,在文化的大框架之下,“元故事”的选题还是体现了一定的地方性,即以深圳和大湾区为报道视域,兼及国内乃至全球文化热点。深圳是一个盛产故事的地方,从来就是一种流量密码。“元故事”的使命之一,就是以文化视角,重新讲述深圳故事;以文化视角,发现新的城市故事。

记录文化动态,介绍城市文化符号的来龙去脉,如推出关于设计之都、深圳读书月的“元故事”;廓清文化概念,锚定城市发展的丰富定位,如发掘“文化沙漠”的传播故事以及它对深圳的影响;深究城市历史,呈现鲜为人知的时代细节,如梳理“深圳速度”“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背后的记忆脉络;专访文化人物,挖掘人与城市的厚重关系,何道宽、王子武、梁家民等重量级城市文化人物分别成为“元故事”主角;拓展文化空间,再现城市文化基础设施,让读者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深圳音乐厅、古籍书店等。

我们还开创城市文化的新叙事,如盐田“海系阅读”;推动城市文化的新实践,如“深城记”“深圳之夜”、深港书评“交通站”……“元故事”抵达的,是一个更立体更丰富的文化深圳。

晶报“元故事”报道版面

(二)报道以长篇为主,注重沉浸式阅读体验和多渠道传播形式

《晶报》将“元故事”的规模定在5000字左右,通常为三个版,其中头版为封面手绘大图,这种富有艺术效果的手绘图除了解决不容易找到好图片的问题外,在视角上比照片更具冲击力,也进一步提升了“元故事”的艺术品位。内文则是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庄重、朴实。

5000字数是不是有点多?我们的判断是,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时间与注意力被切割的时代,人们更需要的是一种既具新闻时效性,又相对严肃、有深度有品质的阅读。这或许是一种必将到来的阅读的返璞归真。

当然,除了版面呈现外,《晶报》还通过长图、海报、金句选摘、诗朗诵、短视频、动漫视频等图像模态、色彩模态、音频模态、视频模态的整合和升级,通过声与画的结合,包括音视频模态在内的多模态话语表达,提高了“元故事”的传播力。

《晶报》转型大文化领域,还有一个抓手与推力是视频化。《晶报》“元故事”视频号于2023年3月17日上线,主打“总编辑讲元故事”概念,采用微电影拍摄手法和丰富的可视化手段,进行多种形态的视频形式尝试,从多维度塑造深圳文明、包容、现代、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形象。

(三)报道采写:采访为主,深挖细节和关键线索

“元故事”的采访,要求是沉浸式采访。“元故事”不是单纯的新闻产品,有别于以往的深度报道,也不是过去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而是一种非虚构写作,“用小说的技法来写真实的故事”,从而使之更具叙事美感和艺术性,使文字更具直抵人心的力量。

正是基于对非虚构写作的理解,采访者深度参与和介入采访对象的日常生活,类似田野调查。比如《诗与洞背村》一文作者,前往大鹏新区洞背村、坪山仔村,与黄灿然邻居、朋友及本人共同度过两三日,观察和感受日常生活、创作和语言。比如《如父如子》的采访,记者完成深圳方面的采访后,又飞往成都住在故事主人家中,记录他们生活的日常。

总之,这样的互动与沉浸不但有助重新发现采访者、采访对象和城市文化的新关系,在这样一个追求短平快的时代,它也意味着一种宝贵的耐性与定力。耐性与定力也是一种力量。

三、《晶报》“元故事”的叙事特点

(一)叙事题材具有聚焦性

“元故事”题材主要有二,其一是新闻话题类,注重新闻热点背后的人文关怀。

为了对新近发生的文化热点事件迅速做出反应,《晶报》开发了“动态元故事”。比如,2023年6月20日,著名词作家乔羽去世,《晶报》次日即推出“元故事”《一条大河》。此外,如《光阴的故事》《高考进行曲》《生命之“嘱”》等,都属于这一类型。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晶报》开设子栏目“双城元故事”, 面向大湾区,在世界的聚光灯下讲好深圳故事,奏响了深港文化交流主旋律。

其二是人文故事类,以大文化视角讲述深圳故事。如果在这里将人文故事简化为人物故事,值得言说的主要包括两类。

一是非虚构写作注重以典型人物和事件,推演或指向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议题。比如,《晶报》对袁庚、何道宽、王子武、黄灿然、张笑宇等知名人物的“元故事”写作,强调人物生命经验所具备的公共性。实际上,唯有将个人问题与公共生活相关联,才能解释前者的人性意涵——而这是非虚构精神的核心价值之一。

二是关注普通人命运。“元故事”发掘了网约车司机艾祥华、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会长石欣、音乐爱好者老崔、光明“余记”余阿姨、古籍收藏者梁家民、“皮影”传承人罗雯婧、咖啡店店主夏丹荔等深圳普通人的“元故事”,越来越多的深圳普通人因此走到了聚光灯下。他们善良温情、开放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品格,成为讲述和弘扬“新时代深圳精神”的有机构成。

(二)叙事结构具有灵活性

其一,故事化叙事,贴近读者心理需求。

讲故事是一种越来越重要的能力。“元故事”更为注重采访对象的个人经验,通过其主动言说铺开故事的讲述,以读者的情感共鸣实现对城市及城市文化的理解;在文本写作中,往往使用第一人称、视角人物、场景化等手段。与“深圳故事”原本的叙事理念相区别,为本地读者展示了深圳城市文化的另一种面貌:即作为个人的、情感的、意义上的城市文化。

这样的故事化叙事,往往有引人入胜、别开生面之效。比如,《深圳的“普罗米修斯”》一文,报道了《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所收录 100 件最具代表性的藏品中,其中一件为深圳制造的太阳能灯,这样的故事鲜为人知。《深大建校往事》一文,讲述了深圳大学的建校史,不仅是高校建设的奇迹,更是“深圳速度”一词更早的出处和由来。这样的“陌生化”故事,对读者形成了阅读吸引力。

其二,多角度观察,拓展新闻议题空间。

意图“撑开文化定义边界”的“元故事”,一直在进行多角度观察的城市传播探索。

2022 年 8 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2 周年之际,《晶报》推出“特区元故事”特别策划,梳理了40多年以来,深圳的符号性建筑、文化地标、组织机构、文体活动等建设成果。包括邓小平铜像、国贸大厦、深圳大学、深圳交响乐团、深圳书城、深圳戏院、深圳湾公园、深圳足球、《现代摄影》杂志、深圳女装等。从写法上看,“元故事”避免了对建设发展成就的客观罗列和铺陈,而是通过多个叙事视角,从时空背景、人物真实经历着手,构建了更丰富的历史场景,使事件更加饱满与立体。

再比如,《“时间”简史》一文中,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内涵放在不同时空背景来阐释,指出“金钱”与“效率”一定还指向了创造的权利,指向了市场经济体系下的一种生活方式,指向了理性、秩序与规则,指向了对个体价值的尊重,指向了思想的创新。文章认为,如果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当时的大地惊雷,那么如今一脉相承的“搞钱”已是深圳常见的山与大海。

(三)叙事场景注重体验感

聚焦事件和故事核心,展现人物形象。

非虚构作品关注个体命运,还原典型人物的日常生活,为读者提供情感和思想观念的体验和启蒙。“元故事”的人物写作,意在从城市话语中阐释文化,以人物的经历和命运,展示深圳本身的价值。

例如,网约车司机艾祥华,营运 6 年,每日免单至少半小时,累计为乘客免除车费近 3000 单,“他说,做这些只因为他‘见不得人间疾苦’,希望为深圳带来一份善意和温度”。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会长石欣,“从普通山友到专业救援队员,这一路上,他保持理性、敬畏自然,也时刻做好准备,‘把好事做好’”。“深二代”夏丹荔,环游各国、辞职支教、开咖啡馆,“把长长的许愿清单变成自己丰富的履历”,“把世界当作自己舞台”。

深挖细节和关键线索,调动读者情绪。

“魔鬼都藏在细节里。”“元故事”对历史细节进行再现和深描展示不同时段,尤其是特区建立之前的地方场景,揭示深圳城市文化背后更为厚重的历史因素,使读者感受到足以穿越时间的文化沉淀。

在《华强北的琴声》一文,作者采访街道办工作人员、“钢琴爷爷”陈云昌、装修师傅王齐和等,翔实讲述了钢琴的设计和传播故事。“可能华强北也不会想到有这么一天,几架钢琴能迅速在这里扎根、发芽,与往来电动车的喇叭声、货物拖车尖锐的拖曳声、商铺里的广告声、疫情防控的播报声共生共存。”开放、包容、兼容的城市文化的表征,通过华强北免费钢琴表露无遗。

《不太一样的袁庚》中,则提到了一件不太为人知的事,“蛇口开发早期,有一次,医院领导在汇报工作时忧心忡忡地说,区内工厂打工妹未婚先孕的情况多了起来,建议制订规章制度加以规管。袁庚听了,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那你们多准备些安全套吧。’见大家茫然不解其意,又添上一句:‘这种事情若是很痛苦,人类早就绝种了。’”

这个小故事,也是我们读懂、理解袁庚的通道之一。在他看来,青年男女谈个恋爱很正常,不需要干预太多,做好相关保障服务即可。这背后,正是对人的权利与价值的尊重——这个故事是细节,也是线索,人们赖此发现一个更真实的袁庚。

四、《晶报》“元故事”专栏对非虚构新闻生产实践的启示和反思

(一)立足自身实际,养成品牌战略思维

“元故事”一出世便建立了品牌思维,在传统纸媒阅读式微、版面日益碎片化的情况下,我们反其道而行之,与其说这是一种冒险,不如说,我们希望借此能够让自己在林林总总的媒体中,获得更鲜明的个性,从而更加提高辨识度与能见度。

我们相信,这块热土上的炫目变化,以及深圳赐予每一个人与以往不一样的生命体验,需要我们去记录,去表达。深圳所呈现给我们的前所未有的生活广度与深度,要求我们奉献出具有同样广度与深度的非虚构作品。事实证明,部分产品获得了一定影响,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

(二)强化造血功能,提升记者职业素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提升记者的“元故事”写作能力,《晶报》加大培训力度,除了统一系统学习了《南方周末写作课》《故事力学》及《故事工程》等书籍,还邀请长期从事非虚构写作实践和研究的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陈显玲老师,和《晶报》同仁一起开发了“元故事”采写系列课程,包括《好选题从何而来?》《非虚构的独特采访路径和方法》《细节,细节》《故事结构骨架搭建》《学习方法和实操方法论》,并邀请陈显玲等为记者上课,讲解非虚构写作技巧。

(三)善用文学技巧,坚定新闻价值取向

非虚构写作是文学与新闻的结合体。一方面,它有其文学性的一翼,可以需要采取文学技巧,在写作手法上综合运用小说、散文、诗歌、电影、新闻的各种手法,如独白、对话、戏剧性、典型化、细节描写、心理分析、联想、想象、蒙太奇、分类、伏笔等,非虚构对于各种各样的写作技巧都有着巨大的吸纳性;另一方面,有其真实性的一翼,以真实的故事和情感打动人。或者说,其文学性的策略与方法,最终也是为了真实性而服务的。这是非虚构写作的魅力所在,也是《晶报》“元故事”写作的努力方向与写作自觉。

结语

今天,媒体在融合转型路上面临各种困境与挑战。新技术让“万物皆媒”,未来媒体将呈现数字化、智能化、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人工智能时代,面对、解决“人工”与“智能”的关系,除了突围,别无他途。变的是“器”,不变的是“道”。变的是技术与呈现方式,不变的媒体的责任与使命。但不管未来的世界会是怎样的图景,它的核心仍然是“人”。对故事的挖掘与重构,对“人”本身的关注,对良善与公正的守护、对阳光的赞美与追逐,仍然将成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作者 王博 系深圳报业集团晶报编委会委员  编辑   黄浩)

参考文献

[1]张琦.晶报.元故事生产与深圳城市文化的传播创新[M]//深圳蓝皮书: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138-159.

[2]李跃.编辑部文章:在这里遇见无数的人,无数的故事[N].晶报,2023-05-09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