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才复工,办公室7个人有5个都在咳嗽。有的喉咙痛,有的刚退烧,好像都差不多症状,我是最严重的那个。”36岁的汪女士说。
2月7日,汪女士的喉咙隐隐作痛。次日睡醒,她浑身冒虚汗,四肢酸痛乏力,一测,体温达到了38℃。她拿来家里存留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结果出现了两条杠,“阳”了。
这次似乎比2022年12月第一次感染要严重,她连续发烧了3天,布洛芬也吃了3天。“我体质比较差,一感冒人就没力气,眼睛和手都有点浮肿,那几天真的头痛欲裂。”为了避免传染给家人,她连年夜饭都是一个人在房间吃。大年初一,汪女士终于退了烧,随后出现了剧烈的干咳。
“‘刀片嗓’,还咳得厉害,一度失了声。两天后嗓子好了点,又变成了烟酒嗓。”汪女士自嘲说,“楼上的女邻居,也是咳得厉害,半夜里她忽然咳嗽,我也忍不住咳,楼上楼下就一起咳。”
每天做一次新冠抗原检测,到了第七天,新冠抗原检测终于转阴。汪女士很高兴,约了朋友去吃海鲜大餐,结果回来又发烧咳嗽了。“不确定是吃海鲜的原因,还是同桌有咳嗽的小伙伴,又反复了,不过没有刚开始那样严重。”
止咳糖浆、川贝炖梨、西瓜霜润喉含片,一切能缓解咳嗽的办法她都试了,直到昨天(2月20日)才感觉舒服了些。“每天还在测抗原,怕复阳,毕竟马上就要开学了,得保护好孩子。”
据都市快报消息,记者走访杭州多家医院发热门诊、呼吸科、感染科等,发现部分医院发热门诊、呼吸科患者明显增长,有的甚至翻倍增长。
春节期间呼吸道疾病卷土重来了吗?
春节期间,流感、新冠等呼吸道疾病发病似乎有增多迹象。在社交媒体上,有不少网友分享自己的感染经历,“在发烧和不发烧之间反复切换”、“疯狂咳嗽、水泥封鼻”、“小刀拉嗓子”。
从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上看,春节前一周全国的流感情况比较平稳。
2月15日,中疾控国家流感中心发布了2024年2月5日至2月11日(2024年第6周)的流感报告,显示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下降,全国未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流感仍以乙流为主,乙流占比已经连续12周上升,2024年第2周乙流占比首次反超甲流。截至2024年第6周,乙流占比已经达到81.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陈哲也给出了“刀片嗓”、剧烈咳嗽和失声治疗的“三部曲”——一般治疗、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先说一般治疗。第一步要做到的就是少说话!“排除感染因素,日常生活中因为用嗓过度或者发声不当都可能导致声嘶,当已经出现了感染,声带本就水肿、充血,这时候再多讲话,肯定会加重水肿,因此,能不开口就别开口。”此外,多喝水、多休息、保持空气湿度在40%-60%等都有助于缓解咽喉部不适。
病因治疗很好理解,如果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实验室检查,明确是由哪一类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据此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疾病的恢复需要过程,过程中可以选择对症治疗来缓解不适,如疼痛非常明显,可以用上止痛药;嗓子干痒,吃点润喉糖缓解也无不可;如果咳嗽厉害,止咳药物也有很多种,除了西药,也可以考虑如蒲地蓝口服液、蓝岑口服液等中成药以及中药等。”
需要提醒的是,即使是同一种疾病,服用同一种药物的效果也可能因人而异,不要盲目“跟风”。陈哲建议,如果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最好还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一放假就感冒,或与肾上腺分泌的皮质醇有关
社交媒体平台网友分享自己春节假期的生病经历。
平日工作繁忙,好不容易休息了,不是感冒发烧就是各种不适。对此多位医生指出,这种情况也可能与肾上腺分泌的皮质醇有关,需要从身心两方面共同调理。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罗荧荃在回复患者咨询时指出,休息下来就生病可能是因为本身存在工作压力大、易焦虑、不爱运动等情况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当工作紧张、压力加大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同时身体会分泌皮质醇,皮质醇持续偏高会导致人体抵抗力上升。工作停下来后压力随之降低,肾上腺素很快停止分泌,但皮质醇需要一段时间才停止分泌,免疫能力降低则容易出现各种症状,但是多数会自行缓解。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陈巧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指出,很多人一到假期迫不及待地开始聚餐、出游等,但是从紧张的工作状态到放假休息,最好安排几天的适应期。此外,日常工作生活中,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长期规律的进行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可以降低皮质醇水平,如普拉提、瑜伽、慢跑等运动可以改善情绪状态和减少压力来帮助平衡皮质醇,而避免做一些对抗性的或者持续时间短但强度大的运动,如对抗训练和力量训练等。
罗荧荃建议,休息下来就生病的人群,如果出现恶心、偏头痛、头痛等不适可以去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如果出现流清水样鼻涕、肌肉关节酸疼、咽喉干痒等不适则可以去医院呼吸内科就诊,完善血常规、脑部CT、X线等检查明确病因。
(综合来源:都市快报 界面新闻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编辑 周梦璇 审读 伊诺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