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质量发展·生态建设篇 | 绿色低碳助力深圳可持续发展
深圳晚报记者 魏羽辰
02-18 01:42

深圳晚报

给生活更多创意

“青山苍苍,碧海万顷,从山顶俯瞰鹏城美景,越来越能感受到深圳生态逐渐向好,我们生活在自然之中。”2月16日上午,经过3个小时的攀登,市民缪先生成功登顶深圳最高峰梧桐山,完成了他的“新年第一攀”。市民视角里的生态美景,见证着深圳这座超大型城市在绿色转型之路上的重要成就。

生态发展关乎民生,更彰显城市底色。2023年5月,广东发布《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广东将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走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

为响应全省号召建设森林城市,提升森林质量,2023年,深圳纵深推进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共完成林分优化8291亩、新造林抚育10027亩、森林抚育30005亩,生态建设六大行动让山间更绿,“林长制”推深做实让森林更美,让“深圳绿”成为城市的鲜亮名片。

有山林氧吧,更有工业治理助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在宝安区,深圳率先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试点,推动全市臭氧浓度下降。2023年,深圳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8%,同比上升5.7个百分点,空气质量稳居全国超大城市第一。

在陆地上,有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在海洋上,也有海洋生态治理进展瞩目。2023年,“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在深圳取得多项成果,海洋创新载体加速落地,海洋生态治理再开新篇。在盐田,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功申报中央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实施后将成为全国首个最大体量的珊瑚种植和修复案例,让海底焕发新的生机。

在生态保护之路上,深圳不断创新,向前迈进。在这座滨海城市,红树林已成为深圳的另一张名片。2023年9月,《湿地公约》常委会第62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区域动议提案,标志着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户深圳。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方面,深圳发布全国首个《红树林保护碳汇方法学(试行)》,并完成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拍卖,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供了重要经验。

红树林碳汇“第一拍”在深落地,背后是深圳建设国家低碳城市的不懈努力。2023年,深圳创新发展碳市场和绿色金融,签发首批5万余吨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并上线交易,实现了碳普惠与碳市场正式联通。

“要推进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既是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又可以成为衡量发展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来帮助我们形成更科学、更全面的判断。此外,绿色低碳带来的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本身就能够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建设。”深圳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亚龙对深晚记者说。在他看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绿色低碳不仅是未来发展的核心命题,而且对普通市民、产业发展具有普惠性,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新春伊始,南粤大地绿意盎然。今年两会期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4年将完善“一脊一带二十廊”城市生态脉络,加快贯通15个生态廊道,开展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打造40条特色步道、特色林荫道,新建改造绿道300公里、碧道150公里,让踏绿穿林、溯溪环湖成为市民绿色休闲新风尚。低碳、绿色、共建共享,正在成为深圳人的生活方式,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产业绿色转型,是这座城市在可持续发展方向上的必经之路,也将为全省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深圳方案”。

编辑 张克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琨亚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魏羽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