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同”新闻日志6 | 山沟里走出女大学生

读特记者 翁惠娟/文 谢坤 翁翁/图
2017-10-31 19:29
摘要

再过几天,罗曼沟村18岁的小梅就要去读大学了。

第六天 9月8日 

地点:宁夏固原市西吉县马莲乡罗曼沟村

再过几天,罗曼沟村18岁的小梅就要去读大学了。

小梅的姐姐是村里的第一个女大学生,在位于银川的北方民族大学读法学专业,今年大四。如今,小梅也考上了宁夏的一所大学。

一家农户培养出两个女大学生,在大山沟里可是一件新鲜事。

在这个地方,女娃娃基本都不怎么上学,大多就读到小学二年级,因为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要到马莲乡去读小学,路途遥远,大多数女娃娃就辍学了,十六七岁早早嫁人生子。

今天,阴雨绵绵,学员们来到了小梅家,和她聊一聊。

(一)

“在罗曼沟小学读书时,我们是一年级和二年级两个年级一起上,一共20多个人,就在同一个教室里,就一个老师,既教语文又教数学,现在也还是这样”,小梅说,当时,桌子都不够,刚开始是三个女生坐一起,书包都没地方放。我们就轮流用桌子,今天你用,明天我用。小梅家里学校比较近,三四分钟就走到了。她在家里远远地看到学校老师来了,现赶过去都来得及。可因为在大山沟里,不少同学离学校远,要走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

小梅记得,她所在的年级有7个人。后来,一个女生搬走了,就剩6个人。如今,他们年级的六个人当中,四个男生都去打工了,另外一个女孩比她大一岁,读到小学毕业,16岁就结婚了,现在有两个孩子了。

当许多女生早早就辍学的时候,小梅能坚持下来,非常不容易。

“我爸一开始不太支持我上学,记得初二的时候,有一次,学校要求交8元钱,爸爸不想交,把钱洒了一地,我都哭了,特别伤自尊。但是,我坚持要上,我特别感谢妈妈,她没上过学,但一直很支持我。我妈妈还说,孩子想上就让她上,不能剥夺她的自由。后来,我爸爸也特别支持了,我才能坚持到现在。”

小梅的妈妈没读过书,却非常明事理,而且勤奋。丈夫和儿子们都在外地打工,她在家既要务农,还要忙家务,却把小小的庭院收拾得井井有条,非常洁净。

“家里孩子多,确实很辛苦。以前家里没有电,做饭都要烧柴火,经常忙一整夜,只睡一两个小时”,尽管如此,小梅的妈妈却一直坚持让女儿读书。“我经常说,孩子,你想上就上。社会这么好,共产党这么好,娃娃多读书,以后可以走出去,希望她们过得比我好”。

小梅在旁边听着,伸过胳膊,亲昵地和妈妈拥抱在一起。

小梅有三个哥哥和三个姐姐,是家里的老小。“大姐温柔贤惠,对父母特别孝顺,唯一的缺点就是没读书。我有时候生气都会骂脏话,她从来不说,教育女儿也都是以理服人。二姐呢,读到初中。我二姐学习也特别好,但她爱串门,到处跑,有一次,我妈妈就骂了她一顿,说家里没人干活,也不帮家里干活。后来,因为二姐要帮妈妈照顾我和三姐,就没再读书了。二姐现在偶尔也会抱怨,怪爸爸妈妈没有让她一直读下来。” 她说。

(二)

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小梅读高中的学费是找大姐和大姐夫借的。

为了减轻家里的压力,她一个月生活费就花100元,“我一般都买方便面吃,一箱方便面20元,一箱有24包,是陕西产的。”

小梅高中读的是理科,“物理特别不好,数学、语文都可以,最喜欢生物和化学。喜欢化学,因为高中班主任是化学老师,受他的影响吧。我还喜欢生物,但不知道学这个以后好不好找工作”。

她特别感激自己的班主任,“他是宁夏大学毕业的,对我们很好,很有责任心。他每天都起得比我们早,我们来的时候他都在教室里的,他总督促我们好好读书,问他问题都尽心尽力地回答,批作业各方面都不马虎,是我们年级最负责任的。”

小梅上的是县中学的普通班,全班二十几个女生,只有两个女生考上大学。“今年二本线408,我是考400,因为有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考上了大学。我们学校重点班还有考上清华的,考了 600多分呢”,她说。

高考后的暑假,她还跑到贺兰去打工,“当餐厅服务员,在一个农家乐里面吃住都在店里,早上七点起来,九点半上班,到下午两点,回宿舍休息一会。下午4点多忙到晚上,有时候要值班到一两点。”

打工30天,赚了1800元,她很开心,“这比干农活强。我在家可以帮忙割麦子,收土豆,一大筐土豆我都可以扛上车。哦,我的力气挺大,你们觉得很累很辛苦的事,对我来说都很正常。”

“我大学是读五年,要先到银川读一年预科,再到固原的宁夏师范学院。第一年要交学费4000元,我去申请贷款了,以后四年不用交学费,但我也要打工自己挣生活费”。

(三)

小梅考上大学,家里出了两个女大学生,村里人都挺羡慕。

她说,“好多人和我爸妈说,你们终于熬出来了,把两个女娃供养出来了。”

但是,也有不同的声音。她说,“有个远房的嫂子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就一直说,别上了,女孩子读书没用,嫁到别人家就是别人家的。今年我打工回来,她又说,女孩子上大学没啥没用。我说,嫂子,这可不一定,我上了大学,找个好工作,再怎么样也是安家的人,我还可以给爸爸妈妈买茶叶、买好吃的呢。”

小梅的两个哥哥在新疆,她说,“我大哥有四个孩子都上学,花销大,很少回家,他自己没读多少书,却坚持让孩子读书。”

小梅开朗活泼,喜欢和学员们交流,说到开心处或者不好意思的时候,就捂着脸笑。学员们都喜欢她,赶集的时候,她热情地给我们带路,路上聊天时,正好谈到有教师暴力殴打学生的新闻,她气愤地说,“我以后如果当老师,一定不会打骂学生,我会好好和他们说,鼓励他们好好读书的。”

当老师是她儿时的梦想,她说,读小学的时候很喜欢老师,觉得老师可神圣了,老师活泼随和,对大家都很好,所以就梦想着长大当老师。上了高中后,见的世面多了,看的书也多了,她又觉得,其实不仅只有教书这条路,希望去外面的世界多看看。

“我喜欢唱歌,经常边做作业边唱着歌,刀郎、那英、许巍都喜欢,也喜欢跳舞,但不会跳,上大学后一定要学会。我还喜欢吉它,以后要‘砸钱’买个吉它。”小梅初中时喜欢打篮球,经常在学校打,但在村里却不敢打篮球,“和男孩一起玩,打篮球,别人会说闲话的。”

逐渐长大的她也意识到了山区的落后,意识到知识的重要,“读大学的三姐经常带书给我看,像《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以后有能力的话,我想在村里给娃娃们办一个图书馆,希望他们多读书。”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小梅喜欢许巍的歌,尤其喜欢歌曲中那种自由不羁,向往到广阔天地去自由翱翔,祝愿这个可爱的山区女孩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编辑 张颖


(作者:读特记者 翁惠娟/文 谢坤 翁翁/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