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深圳公积金中心)迎来正式成立10周年。在这片改革创新的热土上,深圳公积金人凭借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在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支持职工基本住房消费,在住房公积金制度设计和服务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让住房公积金制度惠及了1455万职工,其中621.7万职工提取743.42亿元用于租房,助力27.81万家庭在深安居。
深圳公积金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正在为职工热情服务
科学布局:
打破常规业务模式,实现跨越发展
深圳是全国最晚全面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一线城市(2010年才开始全面实施),比国内大部分城市晚了近20年。如何高效高质在全市铺开各项业务,让广大缴存单位和职工尽快享受期待已久的住房公积金服务,深圳公积金中心在在参考国内其他兄弟城市住房公积金业务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创新确立了“中心主导、银行代办”的业务办理模式,即:中心自主研发系统,委托银行在中心系统上办理业务。银行不掌握明细账,一般业务均由银行委托代办,涉及风险较大或相对复杂的业务由中心管理部办理。这样一来,在充分利用银行金融网点资源的同时,又可以强化公积金中心在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中的主导作用,并加强对银行的监管。
正是通过这种创新的业务管理模式,深圳公积金中心迅速将住房公积金服务网点由3个管理部延伸至遍布全市的几百个银行网点,快速搭建起全市高效公积金服务网,从而推动了缴存、提取、贷款三大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业务指标短时间内跃居全国前列。
截至目前,深圳公积金中心合作的委托银行包括7家归集银行和10家贷款银行。7家归集银行共有340多家网点可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业务,10家贷款银行共约480多家网点受理贷款业务。
制度创新:
构建普惠制度框架,吸引激励人才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一项重要的住房保障制度,为尽可能体现政策的保障性、普惠性和公平性,深圳公积金中心在住房公积金政策的设计方面,充分结合深圳市情,以支持职工自住住房消费作为基本定位,以广大缴存职工普遍受惠为基础,推出了一系创新举措,为特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
2010年12月,深圳住房公积金缴存政策开始实施,覆盖户籍职工和非户籍职工,之后又推出鼓励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士自愿缴存的政策,不断扩大制度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制度的普惠性。2012年,深圳公积金中心率先在全国实行住房公积金利息补贴政策,向未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职工在国家规定利息基础上给予额外的利息补贴,更好地体现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截至2020年7月,全市累计1454.97万职工缴存了住房公积金,累计归集资金达4292.65亿元。
2011年9月,深圳推出住房公积金提取政策,建立起覆盖所有职工、按照不同住房消费需求分类型的提取机制,实现了在深圳住房公积金“人人可提”:无房职工可以“零材料”申请租房提取,每月提取65%的公积金月缴存额支付房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进一步减轻职工租房压力,我市阶段性提高租房提取比例,2020年7月至12月每月可提取额上调为申请当月应缴存额的80%;已购房职工可以申请购房提取或还贷提取,用以减轻购房负担或还贷压力;不符合以上住房消费情形的,则可每月申请提取40%的月缴存额用于其他住房消费。截至2020年7月,我市缴存职工累计提取公积金2295.26亿元,其中租房提取743.42亿元,占提取总额的32.39%,该占比位居全国主要城市首位,有效支持了职工通过租房解决住房问题。
2012年9月,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上线,针对深圳年轻人群住房公积金缴存时间短、账户余额不足的实际情况,深圳公积金中心创新推出“代际扶持”机制,父母的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可以共享给子女使用;2017年,实现双向“代际扶持”,子女公积金账户余额也可以支持父母申请或者为父母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次年9月,推出商业性住房按揭贷款转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并创新推出了“顺位抵押”模式,职工不结清商业贷款即可直接获得住房公积金贷款来冲抵原贷款余额,节省了中间环节的费用支出,进一步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截至2020年7月,我市累计为27.81万户家庭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1715.89亿元,平均为每户贷款家庭节约利息支出20余万元,支持职工购房2300余万平方米。
服务创新:
推进“互联网+公积金服务”,九成业务线上办理
深圳公积金中心从成立伊始,就确立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基础地位。为提高信息系统对业务核查的有效性和便捷性,深圳公积金中心大力推进与相关政府部门、委托银行的深度合作、信息共享,为高效便民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10年来,深圳公积金中心以职工需求为出发点,积极探索“互联网+”形势下的新型服务模式,为广大缴存职工打造了一系列线上便捷服务,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实惠触手可及。
2010年底,在全国率先推出网上自助办理功能,实现了几十项个人和单位业务的在线自助办理。2013年,在全国率先推出电话自助提取。2014年,在全国率先推出银行自助终端提取。2016年,在全国率先推出微信公众号自助办理4类提取、5类贷后变更业务和支付宝公积金服务。2017年,在全国率先将住房公积金单位缴存登记纳入商事登记“多证合一”,使得单位注册登记与住房公积金单位开户一门受理、一站完成,为企业节约办事成本,提高政务服务效能。2019年,在“粤省事”微信小程序、“i深圳”APP推出10多项公积金自助服务功能,让职工收获更多实惠。2020年,为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求,深圳公积金业务在广东省公积金小程序全面开办。十年来,为尽可能给缴存职工提供便利,深圳公积金中心从未停下服务创新的脚步,目前,已构建起行业领先的“微信、支付宝、网站在线办理平台、电话、银行自助终端”多位一体自助服务渠道,全市公积金总业务量中95%以上业务均通过网上办理。
严守底线:
狠抓资金风险防控,确保资金安全
深圳公积金中心以高效便捷为出发点,建立起以业务驱动、数字化结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模式,对全市范围内住房公积金的核算、管理和调度进行统一管理。为有效提高资金运作收益,深圳公积金中心引入了市场化的管理方式,不断完善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计分规则,提高了利率报价的分值比重,不断提高资金收益水平。
在资金调拨方面,深圳公积金中心采用公式化的资金调拨规则,所有调拨金额均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有效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让资金调拨在阳光下运行,切实防范了廉政风险。
此外,为有效防范资金风险,加强资金安全性管理,深圳公积金中心从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跟踪三方面入手,通过建立资金安全风险点及其控制措施矩阵、风控信息化、对账制度化、审计自查常规化等一系列措施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资金风险防控体系,全方位确保资金安全。
十年磨一剑,崇尚改革、创新、实干、进取的深圳公积金中心为千万来深奋斗者的安居梦想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面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圳公积金中心将坚持以“助圆安居梦、惠泽千万家”为使命,抢抓机遇、不惧挑战,以保障民生为根本,以新时代住房发展新要求为总纲,坚持改革创新、真抓实干,为助力职工实现安居梦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8年11月,由中宣部、中央改革办、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新华社、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北京市联合举办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北京国家博物馆隆重举行,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为职工办事服务的照片作为全国“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唯一代表图片在大展上展出。 深圳公积金中心 欧东勇/摄
读特新闻+
深圳公积金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为有效提高办事效率,降低缴存单位的办事成本, 近年来,深圳公积金中心立足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实际情况,推出一系列举措,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压缩办事时限,为缴存单位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我市住房公积金服务水平。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截至8月17日,我市累计为7千余家企业办理了降低公积金缴存比例或缓缴业务,在政策有效期内企业可减少或缓缴公积金约9亿元,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
减负:降低企业缴存压力,积极应对疫情
为缓解受疫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压力,深圳公积金中心积极研究拟订住房公积金有关支持政策,在2月7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惠企十六条”中,就有一条专门针对公积金惠企的措施,明确对受疫情影响、缴存住房公积金确有困难的企业,可以按照规定申请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最低至3%或缓缴,期限不超过12个月。相比以往的的申请流程,疫情期间的申请条件更宽松,不设企业亏损年限要求,企业获得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同意即可申请,有力减轻了企业负担。
截至8月17日,我市共有4345家企业办理了降低缴存比例至3%,企业累计减少缴存住房公积金2.15亿元,预计在12个月内减少缴存4.50亿元;共2836家企业办理了缓缴业务,企业累计延缓缴存住房公积金2.39亿元,预计在12个月内延缓缴存4.76亿元。
保障:充分考虑企业实情,三大举措护航
自由选择缴存比例。我市住房公积金缴存政策明确规定各类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在5%-12%之间自行确定选择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职工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与单位选择确定的缴存比例相同。这样,在保障广大缴存职工权益的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企业的实际需求,从政策上给予企业较为宽泛的自主选择权。
调低缴存基数上限。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2018年印发的《关于改革住房公积金缴存机制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的通知》,深圳公积金中心积极落实为企业的降成本的政策要求,及时将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从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倍调整至3倍,工资超过缴存基数上限的,以该限额作为缴存基数,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
建立困难企业缴存包容机制。我市住房公积金缴存政策制订之初,即明确规定因连续亏损两年等情况缴存住房公积金确有困难的单位,经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工会讨论通过,可以向深圳公积金中心申请降低缴存比例或者缓缴住房公积金,有效期2年,期限届满后还不能恢复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可根据实际情况按规定重新申请,直至单位效益好转后,再提高缴存比例或补缴缓缴的住房公积金,充分考虑缴存单位实际缴存能力。
2018年,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以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深圳公积金中心进一步加大对我市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明确亏损满1年,缴存住房公积金确有困难的民营企业,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审议通过,即可申请降低缴存比例最低至1%或者缓缴住房公积金,申请条件更为宽泛,更好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中国银行住房公积金专柜柜员为职工解答疑问。
提效: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四大服务提速
一窗通办。为进一步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登记门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2017年3月,深圳公积金中心与市市场监管部门合作,在全国同行业内率先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纳入商事登记“多证合一”,实现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与商事登记的“一站式”办理,大大简化了企业办理公积金缴存登记业务手续。2020年3月,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我市住房公积金单位缴存登记正式纳入“开办企业一窗通”,实现了企业在办理设立企业登记时,即可同时填报单位缴存登记开户信息,实现一窗受理、“秒批”办结;企业登记员工信息时选择开设个人公积金账户的,还可以同步实现职工住房公积金个人开户,大大节省了企业办事成本。
全城通办。2010年12月,我市住房公积金缴存业务上线之初,即实现了缴存业务全城通办,企业选定缴存银行开设住房公积金单位账户后,可以在全市范围内该银行的任意一个公积金业务网点办理各项缴存业务,不受固定区域、固定网点限制,最大程度为企业提供服务便利。
网上速办。缴存业务上线之初、深圳公积金中心网上办事大厅上线,由于与多个政府单位实现了信息直联共享,企业专办员可直接在网上办理注册登记、职工个人账户设立、缴存比例及缴存基数调整、信息变更、补缴汇缴登记等几十项业务,极大简化了企业的办事手续。此外,为尽可能降低企业每月缴存业务办理时间,缴存业务上线时还同步推出了“公积金自动托收”服务,深圳公积金中心根据与企业签订的公积金托收协议,在企业指定的托收日从企业指定的银行账号划转企业和职工代扣的住房公积金,无需企业每月到网点办理缴存手续,大幅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办事成本。目前,我市17项(共包含26个分项)单位缴存业务100%实现网上预约申报,其中14个分项可全流程网上办理,并实现了“秒批”,剩余事项亦在保障职工信息、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全流程网上办理。
即到即办。2019年10月,深圳公积金中心通过流程优化,对降低缴存比例和缓缴两项业务的办理时限进行大幅压缩,将其从之前的8个工作日承诺件改为即办件,在企业经营困难时提供强大助力。自此,我市单位缴存业务100%实现即到即办,大大降低企业办理业务的时间成本。为在疫情期间进一步给企业提供便利,深圳公积金中心还将降低缴存比例和缓缴两项业务从3个管理部下放至7家归集银行遍布全市的350多个网点办理,进一步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
倾听:深入企业调研宣讲,广泛听取意见
在做好住房公积金业务受理的同时,深圳公积金中心一直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自该中心成立以来,每年不定期深入企业,到现场进行住房公积金政策宣讲、为企业提供上门服务,截至目前已开展了数百场。针对经营有困难的企业,深圳公积金中心会协助企业科学制定公积金缴存方案,在保障职工权益的同时,最大程度缓解企业的困难。近年来,为推进我市住房公积金制度健康发展,深圳公积金中心还多次深入企业调研,听取企业和职工对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制度发展的意见建议,以通过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更好帮助缴存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下一步,深圳公积金中心将进一步以企业和职工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更大的力度、更优的举措优化提升服务效能,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工作,为我市营造高标准高质量营商环境作出新的贡献。
编辑 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