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上午,东莞市公布了2023年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东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1438.13亿元。
至此,深圳都市圈三座城市——深圳、东莞、惠州经济成绩单全部出炉。
深圳: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6万亿元。
惠州: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639.68亿元。
深莞惠三城经济总量达5.16万亿元,这标志着我国首个5万亿国家级都市圈诞生。
01
深圳都市圈
升级为国家级都市圈
2023年12月20日,广东省政府网站发布了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衔接函复,这意味着两个都市圈正式升级成为国家级都市圈。
加上此前获批的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武汉、沈阳、杭州、郑州和青岛都市圈,当前国家级都市圈的数量已达13个。
根据规划,深圳都市圈由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组成,面积约16273平方公里,2022年常住人口3415万人,是全国人口和经济要素高度聚集的城镇密集区。
都市圈内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分工体系,培育了华为、腾讯等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初步构建以电子信息产业和互联网产业为代表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规划提出,到2030年,深圳都市圈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体化合作机制基本建立,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建成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国际化大都市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方煜认为,深圳都市圈的规划脱胎于深圳经济特区,拥有强大的产业基础,是一个科技创新引领型的都市圈,具有强大的创新动能,这在我国目前13个国家级都市圈中,特色和优势非常鲜明。
方煜分析,深圳都市圈将形成一个强大的创新网络,沿着都市圈形成一个强大的对流,从而为都市圈内的城市开启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02
站上5万亿元台阶
对深圳都市圈意味着什么?
2023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7万亿元、增长4.8%,是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
以此计算,深圳都市圈经济体量,在全省占比达38%。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刘国宏认为,站上5万亿元台阶,预示着深圳都市圈经济活动够活跃、体量够大,跨市域连绵发展的势头开始形成,也意味着具有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产业政策制定等领域更大范围统筹协调的现实需求。
但刘国宏也表示,目前深圳都市圈与国际一流的都市圈之间,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深圳都市圈再上新台阶必须要以项目为支撑、以机制为保障,服务超大市场建设,推动务实高效合作。他提出三点建议:
No.1
从深圳、东莞、惠州跨市域交通基建互联互通上率先突破,拓展都市圈企业及人员优化配置打造更大空间;
No.2
构建跨市域片区开发、公共服务供给等合作平台,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服务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No.3
加强产业合作税收分成、经济统计等机制协调与建设,把各地政府积极性和能动性释放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都市圈,2023年广州、佛山两市经济总量也已超4.3万亿元。根据《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到2025年,广佛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万亿元左右。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改革开放行进过程中最大短板,也是广东长期存在的老问题。
新华社报道称,广东发布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预示着经济大省开启了多引擎驱动全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这意味着广东将以都市圈改革为总体思路,通过破解城乡区域发展难题,“圈”出高质量城镇化新图景。
专家认为,随着规划的推进,五大都市圈将持续促进要素有序流动,构筑区域合作开放新格局,打造广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增长极。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刘思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