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市税务局召开“培固服”工作汇报会,各单位积极展晒创新亮点,剖析问题不足,通过看成绩、找差距、研形势,进一步找准推进工作的着力点,凝心聚力将“培固服”打造成为深圳税务的靓丽品牌、成为党政部门服务经营主体发展的一面旗帜。
2023年,深圳市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球客商云集、优质项目纷至沓来。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树牢服务大局的“经济税收观”,自觉融入服务深圳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着眼涵养优质税源、优化营商环境两大重点,制定出台《关于培育巩固税源 服务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税收支持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招才引智等作用,构建培育巩固税源格局,助力税收与经济良性循环、同频共振。
一篇篇税收分析报告成招商稳商重要“指南”
“洽谈签约超380个项目,涉及投资额超万亿元。”2023年12月8日举办的全球招商大会上,深圳收获累累硕果。面临着市场经济运行发展过程中企业经营情况、产业发展趋势的日益更新迭代,深圳市税务局从基础抓起,把涉税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持续做好数据集成、治理和运用,提升税源情况掌控力,为培育巩固税源打下坚实基础,发力助力地方招商稳企。
对税源做到“心中有数”,以“数字网格”撬动税收 治理。深圳市税务局通过与政数、工信等65个省市部门加强数据互通,形成集8866项、1395亿条数据的税收数据库。各基层税务局扎实开展辖区经济税源调查,摸底上市公司、“工业6+7”、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等税源情况,整理涵盖轨道交通、战略新兴、现代服务、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重大项目清单;此外,建成覆盖街道、楼宇、工业园的4万个物理网格以及30类虚拟网格,特别是针对驻深央企、世界500强等重点主体打造专题网格,实时掌握税源情况。
经济冷暖“税”先知。宏观政策效应、经济运行指标、经营主体发展,都可以通过税收数据直观体现。深圳市税务局主动发挥税务部门既了解宏观、又熟悉微观的独特优势,牢固树立“经济税收观”,把税收分析工作列为“培固服”六大机制之首,从更宏观层面谋大局、观大势、献良策,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意见建议。组建近300人的“析税人”团队,充分挖掘利用税收数据分析优势,深化以税咨政,当好地方党委政府“决策参谋”,以税收分析精品和高质量税收对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宏观大局。
市局层面,做好通盘谋划。通过搭建数据指标体系和模型库,形成看发展趋势、看产业关联、看税收贡献、看政策效应四大类142个常用税收分析模型,构建起“从税收数据看经营主体、从经营主体看产业发展、从产业发展看经济大势”的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感知链条,形成了“20+8”产业集群、东盟十国税制分析比较、河套“1+20”课题报告、《税收经济简明读本》等一批“拳头”分析产品。2023年以来,累计向总局和市委、市政府报送分析报告80余篇,获领导批示40多次。
各基层税务局也纷纷结合自身职能和辖区税源特点,多角度发力助力招商稳企。如:对“工业上楼”、半导体行业、光明科学城建设、“飞地经济”等开展专题分析,从税务角度研提对策建议;关于“前店后厂”、保险资管、储能产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的税务建议转化为地方党政抓经济、促发展、固税源的具体措施;“营造与香港趋同的税负环境”等建议被国务院印发的河套深圳园区规划采纳等。税收分析报告已经成为地方党政决策参考的“案头卷”。
深圳市税务局税收经济分析处处长周志军表示:“税收经济分析是观察经济发展的‘观测站’,承担着以税咨政的独特职能。我们的税收经济分析目前实现了从‘税务多方找题’到‘地方频频点题’,在成果上从‘税务主动定期报’到‘地方主动频繁要’的转变,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一笔笔税惠真金白银撬动企业发展“引擎”
2023年,国家出台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有力激发了经营主体活力,提升了创新发展动能。深圳市税务局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作为提经济发展之效、减企业经营之负的重要举措,紧扣深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所需,不断提高对纳税人缴费人税费政策措施宣传辅导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及时性,以“真金白银”为广大市场主体“输血活血”。
据统计,2023年1-10月,全市落地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529.7亿元,助力深圳经济前三季度同比增长5.4%,地方级税收占全市财政比重超8成,新增经营主体42.5万户,培育巩固税源效应有效释放。
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转变。2023年7月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完善支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作为“民营经济第一城”,深圳商事主体已突破400万户,创业密度居于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民营企业往往面临对政策了解碎片化、优惠政策知晓率低等问题,深圳市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通过综合分析基础信息、办税行为、申报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辅导企业快办快享,努力实现精准推送“颗粒度”更细、“触达率”更高,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2023年,深圳民营企业主体减免金额390.46亿元,占比73.72%。
有效解决企业“不会享、不愿享、不敢享”问题。对企业来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转型升级和长足发展,离不开持续的研发投入。针对企业创新息息相关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加计抵减等税费优惠政策,深圳市税务局建立内联外通、精准高效的落实机制,用好政策、企业、任务“三张清单”,结合先进制造业企业数量多、自主研发项目多的特点,主动服务华为、大疆等制造业企业消除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敢享”、加计抵减政策“不会享”等涉税疑难,有效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有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截至目前,深圳市税务局已累计对1900多个研发项目进行事前把关,1.4万户企业提前享受加计扣除金额1790亿元,7828户先进制造业、116户集成电路和56户工业母机企业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三项新政减税金额39.8亿元,推动全市集成电路、新能源企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
为广大出口企业带去巨量资金“活水”支持。2023年前11个月,深圳市进出口累计3.51万亿元,增长6.3%,增速居全国前十大外贸城市首位。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全球贸易投资放缓的背景下,深圳外贸发展势头强劲,彰显深圳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
为减轻出口企业负担,提高企业资金流转效率,主动靠前服务外贸高质量发展,深圳市税务局发布了13条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硬举措”,涵盖落实稳外贸退税政策、优化出口退税管理、推进“线上办”提速升级、创新分级分类服务供给和加强税收协同共治等5个方面。全面推行出口退税“无纸化”办理,出口退税业务的平均办理时限已从2021年的5个工作日大幅缩短至1.46个工作日,帮助出口企业“轻装上阵”。
一项项税收服务实招营造亲商兴商安商浓厚“氛围”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梧桐树”、最强的“吸铁石”、最核心的竞争力。2020年以来,深圳连续三年被全国工商联评为“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作为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之一,深圳积极发挥试点示范效应,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植桐引凤”。深圳市税务局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聚焦企业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从优化纳税服务、规范执法制度等方面入手,助力深圳税收营商环境更美更优。
“中国税务,太智慧了!”这是2023年以来大批外国税务官员“沉浸式”了解和体验深圳税务部门的办税设施和服务流程后的真切点赞。精准预约、智能填单、智能调度、智能体检、智能交互……深圳市税务局坚持从纳税人缴费人需求出发,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做好办税缴费“减法”,构建高效便捷的“软环境”。据了解,2023年以来,在税费业务总量同比增长3.4%的情况下,深圳全市进厅业务量同比下降25%,线上办税率提高4.6%,全城通办率提高15.8%,发票审批综合通过率提高至80%以上。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建立四周年。处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海上丝绸之路”要冲,深圳市税务局依托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协作中心,于近期发布了助力企业提升跨境税收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十大举措,打造企业“走出去”政策资讯库、组建企业“走出去”“税专家”、建立完善关联进口货物转让定价协同管理机制等,全方位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为“走出去”企业稳预期、增信心。如:建立全国首个海关税务转让定价协同机制,解决企业按两种价格计税、应对两方监管的遵从痛点,成为金砖国家9个“最佳税务实践”案例之一;开展国际税收事项事先裁定服务,为11户企业43亿元跨境交易的税务处理进行事先确认。
不久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旨在把前海建设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高地。
为助力前海更好吸引高端服务业入驻,加快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深圳市税务局用心用智推动建设前海涉税服务业集聚区。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一基地两委员会”和香港税务学会联络处在前海国际税务师大厦揭牌成立,目前已吸引37家重点涉税机构入驻,“以商引商”的品牌效益初步显现。
“前海作为深港合作桥头堡,众多港澳企业和人才在此聚集,事务所将依托前海各类优惠政策,吸纳更多跨境专业人士,联动跨境专业服务机构,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中税网税务师事务所集团董事长郑彦臣对未来充满期待。
深圳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郭晓林表示,深圳市税务局将坚定信心决心,继续加力加劲,打开思路、拓展内容、凝聚共识,不遗余力推进“培固服”工作,持续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税收营商环境,为加快打造“城市局”税收现代化建设范式、服务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编辑 高原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万晖
读特热榜
1哈啰单车用AI冒充人工客服?谁在让消费者大喊“转人工”? | 网事
2最低30元!十五运会门票怎么买?购票攻略来了
3给充电宝烙上“安全码”!移动电源新规今起生效,企业:已提前行动
4“杨柳”逐渐远离,深圳市解除暴雨黄色和雷电预警信号|持续关注
5出售洪水泡过的饮料?惠阳相关部门回应:责令改正 | 有料
680年,从胜利日回望抗战中的深圳烽火记忆!我们从未忘却……
7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开启公测,可实现空中360°自由视角拍摄
8中国台湾网红“馆长”被深圳机器人震撼:中国制造,世界第一!
9深圳最美夜景的硬核浪漫:全球最大飞天LED屏上演“飞天魔法”!
10关于稳定币相关市场波动,香港证监会及香港金管局发布联合声明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