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须高效利用创新要素|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专家谈
李猛
01-16 10:29
收录于专题:理论周刊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 提要

相较于传统产业集群,战新产业集群的创新驱动力更为强劲,知识溢出效应更大,产业自我升级强化的能力更强。因此,培育壮大战新产业集群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促进更多创新资源汇聚,同时高效利用创新要素,实现集群持续创新发展。

当前,深圳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下简称“战新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之一,多个战新产业全国领先。相较于传统产业集群,战新产业集群的创新驱动力更为强劲,知识溢出效应更大,产业自我升级强化的能力更强。因此,培育壮大战新产业集群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促进更多创新资源汇聚,同时高效利用创新要素,实现集群持续创新发展。

深圳战新产业的发展思路

深化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突破路径依赖,从更高维度、更广视角来谋划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以战新产业的发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优势产业升级,加快形成更具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业务布局和结构。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新兴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往往会伴随着多种技术路线的试错,普遍会经历导入期、成长期、震荡期、成熟期等多个阶段,尤其是震荡期几乎是大多数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政府部门要正确看待这一发展规律,着力加强产业生态的培育,从要素资源保障、制度规则、监管体系、公共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联合发力,打造产业发展的新市场。

加大资源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模式。战新产业的本质是高研发、高技术,需要大量人才和资本投入。科技型企业在产业中占据“头部”地位,起到引导的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促进产学研有机衔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创新动力不足障碍和成果转化应用瓶颈,不断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和技术储备基础。

注重产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创新。注重多路径探索科技创新前沿技术,通过各种渠道挖掘新兴技术的潜在价值,并促进其与传统产业进行跨界融合。对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基础研究成果进行研发和应用,建立大中小企业之间的有序竞争、融通发展的新格局,共同推进战新产业发展。

深圳战新产业的发展对策

搭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其一,构建线上线下联动平台。建议以线上企业枢纽服务平台为窗口,线下深度运营为抓手,向企业提供政策服务、技术服务等服务内容。在政策服务方面,线上搭建“政策超市”模块,线下设立专家顾问专题培训、业务骨干一对一辅导、服务团队多对一咨询的政策服务机制;在技术服务方面,线上介入国内重大创新科研平台,整合园区自建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线下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其二,构建企业共建共享平台。通过政府自建、政企共建、企业自建等多种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研究、检测等服务,从而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以及试错率。

以产业为核心,加强“四链”深度融合。其一,促进产业集群招商。一方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开展存量企业的二次招商,落户科技创新含量比较高的产业。比如芯片制造领域,可以依托全球领先的外资企业进行二次招商,将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引入园区,实现创新链、价值链的强链延链补链。另一方面,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开展科技招商,不仅可以引进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等科教资源、积累技术、储备人才,而且还可以引进科技创新型企业,尤其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商业化项目。通过长期的培育形成增量的科技创新产业集群,逐渐集聚人才链。与此同时,设立多个产业的专设基金,促进资金链融合。

其二,要精准绘制招商画像。根据行业的竞争关系招商、产业链上下游招商、企业风险规避及市场扩张趋势招商,筛选重点目标企业,并根据企业特征,制定招商对象的企业目录。对于重点项目,可以采取“敲门式”招商。收集跨国公司产业转移需求并将信息上报至相关部门,由政府和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牵头,实行“小分队、多批次”的上门招商,对接其需求,完成招商引资。此外,还需要政府和企业携手建设一支“懂技术、知产业”的职业化招商队伍,招商人员需要具备政策法规的理解能力、产业技术的学习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归纳的谈判能力。

推动新型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其一,支持特色产业园区的发展,加快老旧厂房改造,扩大“工业上楼”范围。以“20+8”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为重点,结合产业自身特点,实现“工业上下楼即工业上下游”的高质量改造,让“工业上楼”上得更高、上得更优。此外,对于新增的市级特色产业园给予一次性100万元补贴,对新增区级特色产业园给予一次性50万元补贴。支持各级工业园区加大投入,改善软硬件环境,提高配套水平和服务能级,市级特色产业园给予园区主体自有投资总额的20%支持。

其二,鼓励创新要素集聚发展。对于科技创新企业入驻率超过50%的园区,一定期限内可以给予园区及相应企业年租金30%的支持;而对于入驻率超过80%的园区,建议一定期限内给予园区及相应企业年租金50%的支持。

其三,加大园区考核激励。实施年度考核机制,对综合考核优秀的园区给予资金奖励,其中,建议对市级园区年度考核第一名奖励80万元,区级园区年度考核前三名各奖励30万元。

从产学研向研学产的创新模式转变。其一,鼓励跨界融合。如在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保障供应链安全、高端医疗装备独立自主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建议政府在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完善产业政策、优化资源配置等政策的基础上,鼓励跨界融合,结合深圳IT产业的优势,建议成立“IT+BT”跨界融合创新中心,深研生命健康和信息技术融合的早期创新型项目,全力打造新型生物计算产业集群。

其二,政府应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项目支持额度建议不超过项目研发投入资金的50%,对于一般项目支持金额、重点项目支持金额、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支持金额设置不同的上限。

其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鼓励校企合作开展研学产合作,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转化,视其科技创新能级与产业化区域经济贡献度,给予企业该项目总投入30%的资金支持。

基于此,深圳要实现先行示范区建设下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其关键是要从技术融合、产业集聚、园区建设、产业创新等方面,优化产业结构,提高“20+8”产业集群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构筑起深圳“20+8”产业集群及相关产业体系。

【本文系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深圳市科创委软科学和稳定支持项目(RKX20220808092202005、20220804202415001)以及深圳市南山区改革和发展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南山未来产业培育选择及其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深圳大学数量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

编辑 秦天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李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