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果园这样走入寻常百姓家
朱林浩
01-14 08:53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副刊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果园小史》 [德]贝恩德·布鲁内尔 著 肖舒 译 译林出版社 2023年8月版

2006年,一支由美国、以色列科学家组成的考古团队在约旦河谷南部找到了六枚小无花果遗骸,它们在年代上属于约11400年以前,在这一历史时期,人工培育粮食作物尚未出现,采集与狩猎仍是原始人群食物的主要来源,而这些无花果的特征却与人工培育符合。这一发现直接颠倒了我们此前认定的线性农耕发展顺序:人类不是先有作物种植后有水果种植。《果园小史》里的这个故事带领我们进入水果的历史,让我们追随作者的叙述,重新思考人类和水果的关系。

对原始人而言,野果——水果吸引人的,是带有颜色的外表和不错的口味。我们似乎可以说,水果的培育在农业作物之前,代表了人类最重要的原初冲动——口舌享受。距今30万年前的约旦雅各布女儿桥遗址中,已经包括不同种类的水果、坚果,这些野生的果实代表了早期智人对味道的钟情。人和水果的关系,在这种口舌之欲中完成了共生。我们对口味的执著,推动着我们寻找方法来掌控水果,寻找人工培育的方式,水果也通过我们的欲望,得以在更大范围散播种子,在人工筛选、杂交的过程中获取更好的基因。

据灵长类动物学家研究,饮食中含有水果的灵长目动物比那些仅食用树叶的灵长类脑容量要大得多。要想吃到水果,人类必须细致观察森林,精细觅食,不断提升认知能力。尤其是到自主培育水果的阶段,需要比粮食谷物更细致的栽培、嫁接、组培、扦插,水果培育技术的发展和复杂化,对应的是当欲望构成问题时,人运用新的技术与工具,来解决我们存在于世间遭遇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对这种外在化的技术工具,康吉莱姆在《正常与病态》中强调生命不是在舒适而是病态中演化的,那么技术本身就是对“病态”(问题)的解决,从而在体外推动人体内的进化。人正是在和水果的互动中,与水果共生,推动自身与世界关系的亲密化。水果成为智人发展史上的一个侧面,而我们对口味的追求成为了果园最终出现的原因。

最早的果园何时出现已经难以考证,但果园本身无疑极具社会性特性。在人类的早期历史中,通过尝试发现成批量培育水果的技术并付诸实践,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采集到的野果和人工培育的水果,在味道、色泽、个头上往往会存在巨大的差距,人工培育的水果无疑是奢侈品,其享用者和果园的拥有者必然有着独特的社会地位。在整个世界历史中,果园长期扮演了这样的景观:用来观赏,用来显现。

随着种植、培育技术的传播,果树的技术门槛逐渐被打破,在大航海时代之前,蔗糖还尚未在旧大陆登场,水果是人们感受甜味的重要来源。欧洲王室和贵族十分强调对果树的种植,来为宫廷提供美味,因此果园开始被逐渐祛魅。从查理曼的《庄园敕令》开始,果园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逐渐从“神性”回归人性,人们对果园的规划,代表了人的力量被发现。

1876年末,尼采来到那不勒斯的果园,在这里完成了其著作《人性的,太人性的》,他将人类热爱自然风光的原因归结为大自然永远不会评判人类,只有人类去评判大自然。这构成了果园的隐喻:我们计划一切,我们形塑一切,人类的自由在这里显现和实践。人类离不开果园,一部《果园小史》,就是人类自我的历史。

编辑 秦天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朱林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