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霜傲雪梅方绽,直与天地争春回。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第一年。这一年,中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交出超大规模经济体回升向好的答卷,展现出抵御短期波动、赢得长远发展的强劲韧性,再次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年末,一些国际机构及时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回首来路,于奋斗中见力量;放眼未来,我们坚信中国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壮阔的光明前景。
(一)
前景源于现实,未来始于今天。
中国经济的前景光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已经积累的雄厚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5年以来,我国建立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劳动力、资金、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都具有充裕的储备和较高的质量,在改革开放中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能有效地把这些要素调动和组织起来,大踏步前进的科技水平推动经济质量不断提升,从而为经济持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具有一系列战略性有利条件的坚实支撑。
一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习近平经济思想,成为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保证。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承载着人民至上的价值优势、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全国一盘棋的组织优势、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开创光明未来的根本保证。三是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对于提振各方信心、吸引外资、促进创新创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政府治理能力等方面至关重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四是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勤劳勇敢的鲜明品格,为我们提供了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二)
偏见归于无稽,事实胜于雄辩。
近年来,在一些舆论场,“中国经济危机论”“中国经济硬着陆论”“中国经济见顶论”“中国经济崩溃论”等时有泛起。
但事实是中国经济正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中国已成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认为:“中国将为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贡献1/3左右的动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文件,开展了数千个务实合作项目,惠及广大合作伙伴及亿万普通民众,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拓展了新实践。
中国经济发展持续保持强劲势头。看速度,新冠疫情发生后的2020年至2022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4.5%,远高于世界经济约1.8%的年均增速;多家国际机构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超过5%。看质量,经济增长能耗更少、创新更强,最近十年,我国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国家之一;与此同时,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正如俄罗斯政治观察家德米特里·科瑟列夫所言,如今分析人士谈论的不再是中国经济的“总量”(数量),而是其技术优势(新的发展质量)。
经济发展的成效,要用人民生活来检验。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2023年9月抵华履新的洪都拉斯驻华大使萨尔瓦多·蒙卡达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多次来华,见证了中国的巨变,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近日,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回顾2023年,我看到的是中国面对复杂的形势如何提振经济”,“在有益于而非牺牲长期经济效益的前提之下,中国寻找到了短期内提振经济的方法”。中国经济发展既能有力应对眼前之难,又能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彰显出十足韧性。
(三)
常怀忧患之心,多谋长远之事。
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面对困难和挑战,首要的就是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寄语:“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面对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和艰巨繁重任务,却连年交出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动力源引擎带动作用得到加强,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重要功能区关键作用进一步发挥,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各地区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在全国改革发展的大局中,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案例。
我们最有理由自信。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这一切,给了我们“不畏浮云遮望眼”“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强大信心和充沛底气。
危中有机,难中求进。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企业的极限施压和单边制裁,这正是我们反思自身经济结构不足、从而补齐短板的契机。在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过程中,协同共治的难点就是我们改革的方向。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空间。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是干出来的。我们要准确识别时与势、危与机、利与弊,“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各行各业“攥指成拳”,为中国经济注入澎湃的新动能,就能在战胜风险挑战中把中国经济巨轮不断推向前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在埋头苦干中增长实力,在改革创新中挖掘潜能,在积极进取中开拓新局,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就一定能开创中国经济更加光明的未来。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1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普洱支队直属中队党支部:以“三时”工作法擦亮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队底色
2广东15件作品荣获第35届中国新闻奖!广东省新闻界举行庆祝第二十六个记者节大会
3全运旅行惊喜再+1!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又“上新”,“圳”的很便利!
4奥赛、外语类保送生增加专业限制!教育部出台2026年普通高校特殊类型招生新规
5网红博主“户晨风”账号被封禁,详情披露
6高交会首次设立国际投资洽谈区,摩根斯坦利、摩根大通、高盛集团、红杉资本等将入场
7中国太空游项目,将在高交会全球首发!
8同比增长9.3% 2025年福田区前三季度GDP4711.73亿元
9《追光》诞生记|深圳,一座“藏艺于民”的城市
10全运首次海上马拉松游泳深圳开赛:大鹏环境好,选手心情靓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我试着看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