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时照:海妖定律(外一篇)

2023-12-26 10:47
摘要

有人哀叹:我们是纸质媒体的末代记者。凡是末代的,都没有好下场。历朝历代的最后一个,结局都很悲惨。于是,有人高喊: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你必须选择一项。

丁时照

有人哀叹:我们是纸质媒体的末代记者。凡是末代的,都没有好下场。历朝历代的最后一个,结局都很悲惨。于是,有人高喊: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你必须选择一项。

传媒界真的是一个奔波不息的“非洲大草原”,从业者要学习动物好榜样,不管你是羚羊抑或是狮子,赶快撒开脚丫子跑吧,跑着跑着,或许发现了新牧场。


海妖定律

塞壬是希腊神话中的美丽海妖,居住在荒僻的海岛上。她长发随风,姿容娇艳,体态优雅,有着天籁般的歌喉,专门以美妙的歌声迷惑航海的人。每当看见船只驶过,她就唱起动听的歌谣。凡是听到她歌声的水手都会心醉神迷,不可自持地调转船头循着歌声驶去,最后在那片暗礁密布的大海中遭遇灭顶之灾。她所在的地方早已白骨成堆,而她甜蜜的嗓音总是一如既往地婉转清澈,飘荡在海天之间。


海妖定律——
越是致命的东西,越会以动人的面貌出现

对一件事情,怎么报道,如何评论,各个媒体有角度的不同,有水平的不同,但有一样东西是相同的,就是公信力。公信力是媒体的命根子,所有媒体皆然。

对媒体公信力的绞杀一直没有停止。其表现,有粗暴的,如用职权直接压制;有卑劣的,如用金钱贿赂记者;有温柔的,如用广告投放来对冲。诸法中,最温柔的一刀最具杀伤力。

报道一个单位的丑行,可以用钱来摆平。小丑花小钱,大丑花大钱。大丑往往受害的人更多,关注的媒体更众。没关系,我给你广告,你也别报道,见者有份,达到多赢。这是单位对单位,当事人对媒体,追究起来殊属不易。用丑闻消灭丑闻,一件丑闻就这样消弭于无形。你说是丑闻?不见得吧?丑而不闻不为丑,何丑之有?

钱是个好东西,不当而获的就不是好东西。记者私相授受还有人来教育,单位拿钱,谁来教育教育者?

美国《财富》杂志总裁讲过一个例子:《财富》杂志曾做了IBM总裁郭士纳的封面故事。结果郭士纳总裁很不喜欢这个报道。从那以后,《财富》便再也没有IBM的广告了。

郭士纳能让大象跳舞,他为什么不能让媒体跳舞?他之所以敢如此做,就是因为媒体众多,有大大的挑选余地。你不让我满意,我不投桃报李。虽然我们很不认同他的做法,但我们还没有天真到指望天底下只有一家媒体的时候。所以,《财富》的深刻教训大家吸取得很快,尤其是面临巨大经营压力的市场化媒体,经常为了五斗米抬不起头来。大家很明白一个道理:郭士纳能让大象跳舞,郭士纳们也能让大家跳舞……或者跳楼。

所以,业内有个不成文的“媒体共识”:有一种资源你不能浪费——商业资源;有一种客户你不要得罪——广告客户;有一种进攻很不好防备——商业围剿。商业的力量就是在笑眯眯中把你搞定。

加拿大女诗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写过一首《塞壬之歌》,诗中塞壬温柔地唱道:

请近一些,再近一些,

求求你!救救我!

只有你,只有你能够,

你是我的唯一。

就是这样一首重复咏唱的诗歌,每每都能够所向披靡,留下海底比比皆是的白骨。

在职场、在官场、在新闻场,“海妖”无处不在。致命的诱惑化身为金钱、名誉、身份、地位、权力和不能兑现的谎言等形式出现。要想让人生之舟、新闻之船顺利航行,需要眼力、脑力和定力。

在希腊神话中,有两位英雄成功地抵御了塞壬的诱惑。一个是阿尔戈英雄中的俄耳甫斯,他让悠扬的琴声盖过了女妖的歌声,同时船后吹来一阵瑟瑟作响的南风,把女妖的歌声吹到了九霄云外;另一位是特洛伊战争英雄奥德修斯,他让手下的海员以蜂蜡封住双耳,为了聆听塞壬的歌声,他让海员将自己绑缚在桅杆上,从而摆脱了塞壬的引诱。

面对现实世界美艳如花的“塞壬”,你可以用蜂蜡封住自己的耳朵,你也可以把自己捆在“船桅”上,或者让自己比塞壬强大。果真如此,你就是英雄,一定会成为传奇。

草原定律

在辽阔的非洲大草原,每天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羚羊睁开眼睛,它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要快,否则,就会被狮子吃掉;每天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狮子从梦中醒来,它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追得上跑得最慢的羚羊,否则,就会被饿死。于是,羚羊和狮子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奔跑。

草原定律——
只要停止奔跑,就被淘汰出局

狮子与羚羊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并不限于非洲大草原。人类社会就是一个放大了的非洲草原,每天都在上演着狮子与羚羊的故事。

俯瞰眼下的媒体江湖,奔跑之声不绝于耳。传统媒体正被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追得满世界乱窜。苛政猛于虎,网络凶过狮。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在奔跑中疲态尽显。

羚羊不跑被吃掉,狮子不跑被饿死。在媒体这个大丛林里,唯有奔跑,大家才有口饭吃,只有奔跑,大家才有活路。达尔文的进化论160多年来依旧鲜活如初,丛林法则丝毫看不出过时的迹象。

悲观的情绪笼罩着新闻界,尤其是报纸。当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教授菲利普·迈耶提出“报纸消亡论”的时候,纸质媒体的记者们仿佛看到了为自己写的讣告,顿时失魂落魄,不禁悲从中来。报人做过的最恐怖的噩梦就是,传统媒体就像旧时的马车,消失在长街的尽头,只在怀旧的时候才被人想起。

每次媒介的技术革命,对报纸来说,都曾经引发过深深的恐惧。作为当今世界历史最为悠久的大众传媒,报纸经历了广播和电视两次重大的挑战和冲击。这两次冲击都曾被认为是致命的,但它挺过来了,有人据此断定,报纸是大众传媒的常青树。

但是这次网络的冲击似乎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的挑战。在媒介这个非洲大草原上,动物凶猛。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则沦落为作为食物链起点的植物。

业界有一个精彩的比喻:传统媒体的草,养活了互联网的羊;互联网的羊,养活了移动的狼。在商业领域,“媒体狮子”早已出现,百兽之王还在生长,长期的影响会超过我们的想象。

当下媒介生态失衡,但是,媒介生态保护意识还远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比如,没有报纸,这个世界会怎么样?

密执安大学媒体技术教授拉塞尔·纽曼说,没有报纸?没什么大不了的。他说,我们应该关心的是维持独立的、严肃的新闻报道的传统,但我们不需要特别关心把墨水印在破碎木浆做成的纸张上的新闻产业。

“消亡论”首先来自于高墙里的学究,其次来自年轻读者的转身,最后来自大众的漠视。最佳的防守是进攻。问题是,穿新鞋走老路,走的人不好受,看的人更别扭。

有人哀叹:我们是纸质媒体的末代记者。凡是末代的,都没有好下场。历朝历代的最后一个,结局都很悲惨。于是,有人高喊: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你必须选择一项。传媒界真的是一个奔波不息的“非洲大草原”,从业者要学习动物好榜样,不管你是羚羊抑或是狮子,赶快撒开脚丫子跑吧,跑着跑着,或许发现了新牧场。

(本文刊于2023年第6期《新传播》杂志,作者丁时照系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高级记者)

编辑 刁瑜文  审读 李诚  审核 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