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第十一季谈深圳历史研究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2023-12-23 21:59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文体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近日,深圳图书馆“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第十一季第十七期活动特别邀请张三夕、张一兵、蒋荣耀三位学者,以对话的方式,从文献角度谈深圳历史研究。

张三夕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研究所所长,国学院副院长等,出版个人著作多部,主编过《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古籍电子文献知见录》等教材。现为深圳图书馆特聘研究员,助力深圳图书馆开展特藏与地方文献建设。他从古典文献学专业角度出发,指出深圳地方史研究首先要重视地方文献,尤其是地方志,可从张一兵老师点校的《深圳旧志三种》(海天出版社2006年版)以及深圳市史志办公室整理编辑的《嘉庆新安县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等文献着手。关于如何利用地方志研究深圳历史,张三夕老师涉猎领域广泛,研究思路开阔,他以区域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的角度为例为听众提供启发。例如,他提到《重刻卢中丞东莞旧志》卷之三中记载名为“急递铺”的机构,“古之置邮,即今之急递铺也。邑境急递铺三十有七,每铺设铺司一人,附写铺历;铺兵十人,走递文书,昼夜须行三百里,稽迟者罪之。复设铺长一名。”急递铺相当于今天的快递站,主要为公文传递服务,一昼夜要行300里距离。据记载当时整个新安县已有37个急递铺,是明代“快递业”发达的佐证,值得深入挖掘研究。又例如《嘉庆新安县志》卷二“气候”:“三冬无雪,四时似夏,一雨成秋。……谚曰:‘急脱急着,强于服药。’此气候之大较也。” 此记载客观描述了古代深圳地区气候面貌,延续到当下仍然适用,可进一步研究深圳地区的气候特征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其习俗之关系。

张一兵老师是原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研究馆员,深圳古建筑专家,他撰写的《深圳古代史》《深圳通史》(古代卷)等,涉及很多古代文献。张一兵老师向听众分享了自己在北京中华书局、深圳博物馆和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的工作经历。他表示,古籍文献相关的学历背景和多年的古籍调研与整理的工作经历,让他在当年找到了一个“没有竞争者的领域”,即研究整理深圳历史文献。张一兵老师在深圳旧志的点校、深圳古代历史的梳理和深圳传统建筑等领域的研究和工作都具有开创性。他还介绍,历史文献学背景为他在跨学科的传统建筑研究中提供了优势,例如理解与挖掘古建筑中的匾额、对联、装饰等物件上的文字性资料。

资深媒体人、历史研究和写作者蒋荣耀,与听众分享了挖掘外文近代文献的经验。他介绍1820年代左右西方报刊媒体已有与深圳地区相关的报道,是了解20、30年代深圳历史的很好的一手资料。另一方面,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进入深圳地区所记录的老照片,以及信件等资料,也是了解深圳历史的重要文献来源。与南书房夜话第十一季首讲同样,蒋荣耀老师兼任了本场活动主持人,据他观察发现在深圳本土历史文化主题的活动中,台下观众逐渐出现了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多深圳年轻一代开始关注并对深圳本土历史感兴趣。

现场听众互动环节,两位分别来自深圳中小学的历史、语文教师向嘉宾提问如何将深圳本土历史文化引入教学现场,提升学生对深圳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三位嘉宾逐一做出解答,并一致指出深圳中小学教育需要加强“乡土意识”的重视,引领学生认识遍布深圳各个区域的古村落与老建筑,建立与深圳的乡土链接与情感。

“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第十一季以“鹏城史话”为主题,主要邀请深圳本土历史文化研究学者开展系列讲座与对话,带领市民重温深圳历史记忆,分享历史背后精彩纷呈的“深圳故事”。本季活动接近尾声,在已举办的17场活动中,话题涵盖考古、建筑、地理、海防、经济、民俗、人物、红色文化等多个角度,采用线下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活动方式,线上线下参与近20万人次,获得市民读者广泛关注与好评。

(图片由深图提供)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