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书房夜话”继续开讲,彭全民谈深圳的古代教育与百年老校
​晶报记者 余梓宏
2023-08-28 23:37
收录于专题:大视野

深圳地区最早的书院从何时说起?深圳历史上有哪些“名校”和“学霸”?

8月24日,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研究馆员,深圳市古迹保护协会监事长、文物保护专家彭全民受邀做客“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第十一季——鹏城史话第三期活动,围绕主题“深圳的古代教育与百年老校”,回溯与介绍北宋至民国时期深圳地区教育发展脉络与概况。

彭全民表示,深圳的教育历史悠久,主要体现在百年的老校上,宋元时代的教育,目前只能借助深圳的老族谱和《东莞县志》加以研究,而明清时期《新安县志》的记载就比较丰富,如和族谱加以研究,对所载深圳历史产生的进士及举人、乡贤等的研究,无疑是丰富了深圳各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深圳各个地方的老校也有了木本水源,可以承前启后传之永久。

深圳香港最早书院——北宋邓符协创办的力瀛书院

彭全民介绍,深圳和香港历史悠久,古时同属一个县,汉晋属南海郡番禺县,晋唐属东官郡宝安县,唐宋元属东莞县,至明代万历元年分东莞县,立新安县,辖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区域,因此在古代深港是一家。

据香港地方史研究学者萧国健著《新界五大家族》和清康熙、嘉庆《新安县志》记载,北宋有邓符协创办的“力瀛书院”(也叫书斋、书室),这是深港地区见载最早的学校。力瀛书院为香港新界地区最早的书院,一直延续至清中叶,其基址尚在,惜今已无存,只剩邓惠翘先生所藏该书院屋面瓦片数片。邓符死后,葬元朗横州程坑岭“仙人大座形”墓穴。

邓符力瀛斋(书院)遗瓦(香港沈思先生供图)

深圳最早进士程乡簿长黄石

据清康熙《新安县志•选举志》甲科载:宋“黄石,登开庆元年周震炎榜第二甲,初授梅州程乡簿长,仕至迪功郎。”黄石是深圳历史文献、家谱中记载最早考到进士的人。据《新安县志•选举志》乡科条载,黄石,邑之东涌人。今深圳、香港有好几个东涌,那黄石究竟是深圳的东涌人,还是香港的东涌人呢?

彭全民指出,黄石是深圳的东涌人,他是福田沙头下沙村开基始祖黄默堂的孙子黄石。沙头村黄氏家谱明确记载,黄石,号秋崖,敕赐迪功郎,黄默堂次子黄顺孙之子,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以《礼记》领乡荐(中举人),七年后,于开庆元年(1259)三十八岁登进士,初任梅州程乡主簿,据考证黄石生于宋嘉定十四年(1221),因宋末战乱,其卒年、升迁、行实均已失,有待考证,仅生一子:黄敏政。

福田下沙民国元年《沙头、梅林黄氏族谱》(主讲嘉宾供图)

明清时期深圳的官立学校——学宫

此外,彭全民先后介绍了明代的学宫、社学,文、武科,清代的学宫、书院与教育以及深圳历史上产生的进士及举人、乡贤等。明万历元年(1573年)分东莞立新安县,名取自“革故鼎新,去危为安”之义。新安县学宫,乃新安县官立学校。明万历元年(1573)知县吴大训、教谕俞香始建于县城东门外,规制简陋。管理机关学衙(又称学署)则在县城南门内和阳街。

清康熙《新安县志•宫室志》文署学宫条(主讲嘉宾供图)

清代的学宫,于康熙十八年(1679)第十任新安知县张明达捐俸倡修,包括先师大成殿、名宦祠、乡贤祠、官厅、泮池、棂星门、崇圣殿、尊经阁、孝弚祠、忠义祠、明伦堂、进德修业两斋、文昌楼、土地祠、关帝殿和周遭红墙等。

清嘉庆《新安县志•舆地略》 新安志图中的学宫图(主讲嘉宾供图)

凤冈书院——南头中学之根

讲到清代书院,他重点列举和介绍了宝安书院、文冈书院、凤冈书院与清光祖学堂的历史与沿革等。彭全民表示,清嘉庆六年(1801)创建的凤冈书院,是南头中学之根。凤冈书院,在南头城南和阳街,嘉庆六年(1801)裁东莞盐场衙署,改建为凤冈书院,知县孙树新、王廷锦、朱麟征、许濬相继成之,嘉庆八年(1803) 二月动工,嘉庆十一年(1806)春落成。

清末清廷宣布废除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进行教育改革,除旧布新,凤冈书院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名为凤冈学校。民国三年(1914),新安县复名为宝安县,凤冈学校又改名为宝安县第一高等小学,学生200人。1928年改名为宝安县立第一初级中学,学生400人,来自宝安县、东莞县和香港新界。1938年10月,南头城被日军放火焚烧,学校校舍也被毁,被迫停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当时的校长陈仲轩远赴美国募捐,华侨以桑梓赤诚,鼎力捐资修建校舍,学校得以复办。1958年改名为南头中学至今。可以说凤冈书院,是南头中学之根。

近代新型学堂——清光祖学堂

光祖学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是由坑梓南洋爱国华侨黄子光、黄子文等人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捐资一万银元,仿上海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中院图纸兴建的一所当时全国首屈一指的新型学堂,它开南粤近代教育及南洋华侨捐资助教的先河。

学堂校舍新颖,取“光耀家国、纪念先祖”之意,定名为“光祖学堂”。首任校长欧榘甲,是康有为嫡系弟子、改良运动先驱、戊戌变法骨干,他提出“家国之光”的办学理念,为国争光,传承至今已历117年。

光祖学堂老校门(原光祖中学校长罗更晓供图)

深圳民国时期的学校

彭全民表示,深圳民国时期建立的学校主要是由于海外华侨在国外备受歧视,他们对家乡的落后深感不安,于是希望通过兴学救国。比如庚子首义中山纪念学校、观澜中学、平冈中学、燕贻学校、深圳中学等。

观澜中学创办于1914年,其前身为“振能学校”,当时学校秉承:“振于无境,能而有为”的校训,是深圳市三所百年老校之一。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这和观澜松元吓村陈氏族人和侨亲的支持分不开的。

深圳市平冈中学,创办于1930年,是深圳市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中学之一,由当地群众、华侨、港澳同胞捐款兴建,原称“惠阳县龙岗第八区平冈中学校”,当年开始招生授课,素有“深东文化之摇篮”之称。

平冈中学(图片来自网络)

“教育,古又称教化,个人成长靠它,学校发展靠它,它是立市之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我们应该勿忘初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彭全民说。

讲座结束后,现场观众与彭全民老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与交流。读者表示,教育一直是公众比较关注的热门话题,而深圳教育的历史却很少被我们提及,本次讲座展示了深圳这座城市的教育演进脉络与百年老校,令人大长见识。本次活动采用线下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深图微信视频号、微博、B站等多个平台同步直播,线上观看人数逾7万人次。

编辑:陈章伟

(作者:​晶报记者 余梓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