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美术馆图书文献馆第五期“美读之镜”开讲艺术大师提香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2023-12-20 21:32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文体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美读之镜”是关山月美术馆图书文献馆倾力打造的一档阅读推广系列活动,2023年举办的5期“美读之镜”落下帷幕,明年主办方还将继续推出精彩内容。

关山月美术馆图书文献馆第五期“美读之镜”日前如约而至。图书文献馆项目负责人、艺术史博士陈旭霞在关山月美术馆图书文献馆内为现场观众带来《在古典与巴洛克之间——提香的艺术世界》主题讲座,重点介绍了作为威尼斯画派代表人物的提香艺术,带领读者欣赏提香一生的作品和风格演变。

活动海报

提香(Titian,约1490-1576)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也是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他长寿、勤奋、多产,一生的艺术风格跨越了文艺复兴晚期和手法主义时期,对之后的巴洛克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书文献馆项目负责人、艺术史博士陈旭霞在讲座现场

陈旭霞在讲座一开始为大家解释了“意大利”“威尼斯”的概念,并科普了布面油画与湿壁画、蛋彩画的区别,来帮助大家理解威尼斯画派和提香的艺术。她指出,16世纪的威尼斯是一个城邦国家,一个共和国,它具有强烈的地域特点,威尼斯文化专注于本地活动,对城邦怀有强烈的自豪情绪,艺术家有着坚定的意愿为共和国服务。当时的威尼斯是内陆与海上运输的接驳地,贸易频繁,经济活跃,文化活动繁荣,是欧洲棉花、亚麻制品的重要产地,艺术家采用画布作为绘画底层材料更便捷,也方便将作品卷起打包,送上港口的船只运输,销往欧洲、东亚各地。由于湿壁画在潮湿的威尼斯容易剥落、蛋彩画表现力有限,细腻、色彩丰富的油画在威尼斯成为艺术家主要选择的技法。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位天才艺术家诞生了,他一生勤奋、高产,艺术风格跨越了文艺复兴晚期和手法主义(Mannerism)时期,对之后的巴洛克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本人无论在职业上,还是世俗生活上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讲座现场

陈旭霞指出,提香的创作包含各种题材,但是肖像画是其中数量最多的。他从早期阶段即已开始绘制人物肖像画,并极具天才地创立了当时肖像画的图式,被众人模仿。早年作品《杰罗拉莫·巴尔巴里戈的肖像》几乎确立了之后两三百年欧洲肖像画的图式,伦勃朗、凡·代克、雷诺兹等人都做过模仿。1530年代,提香开始为贵族、皇室绘制肖像,多幅画像也成为欧洲肖像画的经典之作。他在继承古典的基础上加以个人创造,为查理五世绘制的油画骑马像成为宫廷艺术的一种新样式。

提香,《花神》,约1517,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藏,图片来源郭思博

提香受到当时威尼斯风潮的影响,在艺术创作的第二个阶段绘制了一批描绘年轻女性的画作。凭借对乔尔乔内的学习模仿和自己的高超技巧,使他的作品成为当时描绘女性美的典范。陈旭霞指出,《花神》是提香这一阶段的代表作。《花神》描绘的女子符合16世纪文艺复兴美的所有规范:白皙的皮肤,粉红的脸颊,头发披散而长,呈典型的铜金色——这是提香画作中女性的典型发色,因此得名“提香红”。这种对女性美的研究始于16世纪初期,由提香亦师亦友的画家乔尔乔内作品《劳拉》开始。《乌尔比诺的维纳斯》等一系列卧姿维纳斯像一方面显示出提香受古代雕塑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提香非凡的才能,他赋予主题强烈的个性,拥有描绘女性肌肤柔软质地的高超技巧。

提香,《杰罗拉莫 巴尔巴里戈的肖像》,约1510,布面油画,81.2cm×66.3 cm,伦敦国家美术馆藏,图片来源官网

陈旭霞还介绍,提香的神话题材作品在其一生的创作中有着重要位置,大约从1540年代开始画家着手描绘神话题材,系列作品讲述了取自奥维德《变形记》7个希腊神话故事,创作从第一个故事《达娜厄》开始,一直延续到晚年,1560年代创作的《狄安娜与阿克泰翁》等作品表现了画家运用精湛的技巧掌控画面色彩和光,以率性的笔触和充满动感的构图塑造理想化人物形象和充满戏剧冲突的画面。

提香,《自画像》,86cm×65cm,布面油画,1562,普拉多博物馆藏,图片来源官网

此次讲座“干货满满”,内容精彩,吸引市民前来聆听。不少观众表示,从此次讲座中获益良多,对提香的艺术以及威尼斯画派有着更深入的了解,感受艺术大师的魅力所在。

据了解,“美读之镜”是关山月美术馆图书文献馆倾力打造的一档阅读推广系列活动,每年举办5期,面向爱好美术的普通读者,得到美术爱好者和市民的热烈反响。2023年举办的5期“美读之镜”落下帷幕,明年主办方还将继续推出精彩内容。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