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涛:“逆袭”的工人院士,手握142件专利授权证书
读特融媒实验室
2023-12-20 17:55

奋斗者,正青春!

在深圳这座造梦之城

不燃怎么YOUNG?!

这里有用创造力改变世界的科创大神

有用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的政务专家

还有专利拿到手软的行业先锋……

他们的面孔够YOUNG

他们的灵魂够不一YOUNG

榜YOUNG 2023系列全新启航

别眨眼!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王建涛的经历,那就是“逆袭”。

王建涛生于1978年,在河南一个农民家庭长大,中专文凭,直到18岁才第一次走出家乡。他来到深圳大亚湾,做起了核电发电机检修专工,二十七年里,申请了大约190项发明专利,手握142件专利授权证书,还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中国电力优秀青年工程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鹏城工匠等荣誉。

从一个中专生逆袭成为“发明家”,他是怎么做到的?


人生的转折点

6月27日下午,记者在深圳大亚湾核电站换料技术研究所见到了王建涛。他穿着一身灰色工作服,斜挎一个黑色背包,身上透着邻家大男孩的憨厚劲。他一边微笑着打招呼,一边领着记者走进自己的工作室。

工作室位于研究所一楼拐角处,墙上挂着国家人社部授予的“王建涛技能大师工作室”牌匾,几十平米的空间快要被各种试验用的机械设备装满了。平时,王建涛不是在电厂里检修发电机,就是在这里学习和做试验。

王建涛是中国广核集团的一名核电发电机检修专工,他常常把自己的工作比作发电机的“保健医生”。“发电机连续运行一年到一年半之后,我们要做一个月的检修,这中间可能有几十项的检查和试验要完成,目的是让发电机处于一个非常健康的状态,让它下一年连续地、安全地给咱们发电。”王建涛说,集团在运行的发电机有27台,每一年他都要前往不同的基地做检修,一旦开工就没有任何节假日。

王建涛在检查发电机。(采访对象供图)

其实最初,王建涛没想过到深圳做电力检修,他曾经的人生目标是像父亲那样进入县城的电业局工作。即使当时父亲只是电业局里的一名临时工,但对这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家庭来说,“那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1992年,王建涛如愿考上郑州电力学校的发电厂与电力系统专业。这是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后能“包分配”进入县电业局工作。

但在毕业那年,事情出现了转折,“大亚湾核电站忽然跑到我们学校招聘了”。王建涛带着好奇参加了招聘会,他对发电机的认知也随之被打破。“我们三年级在洛阳的电厂实习时,主流发电机的功率是20万千瓦,一台发电机一个小时能发20万度电;四年级到开封的电厂实习,发电机是13.5万千瓦,一个小时发13.5万度电;而大亚湾核电站的招聘官说,他们是法国进口的机组,一个小时能发100万度电。1996年的时候听到这种数字简直惊呆了,那是当时国内最大、最先进的发电机!”

得知大亚湾核电站就在深圳,王建涛对这份工作的向往也更加坚定了,“那时候新闻里经常提到深圳,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地理位置毗邻香港……这个机会真的太好了。”王建涛面试通过后,连夜坐火车赶回县城家中“给父母做思想工作”,然后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南下”奋斗的旅程。

1996年,王建涛进入中广核,开始做起核燃料装卸系统的检修工作,一干就是10年。后来随着公司架构的调整,王建涛的检修对象才转向了发电机。

如今,45岁的王建涛不仅是一名核电发电机检修专工,还是国内知名的技能人才。他在坚守核电一线的27年间,申请了大约190项发明专利,手握142件专利授权证书,还获得全国技术能手、中国电力优秀青年工程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鹏城工匠等荣誉。他说,“是深圳和中广核给我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有机会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王建涛的工作室里摆放了许多试验设备。

像“联合收割机”一样创造价值

如果在工作中碰到问题或需求,王建涛常常会把这件事记在心里,然后琢磨弄个新东西去解决它。“我弄这些新东西的时候,就觉得乐在其中。”

“核电发电机检修与试验智能机器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这也是王建涛最引以为傲的创造。

转子是发电机中的旋转部件,通过与定子的电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产生电能。发电机每隔5年左右,要进行一次抽转子解体大修,从而保障发电机可以连续不断地稳定运转。在发电机检修中,抽转子被视为风险最高、工期最长、投入人力最多的工作。

王建涛曾担任抽转子工作的负责人。他清楚记得,2014年12月31日早上8点,他在电厂里带领着二三十名检修团队成员一起抽3号发电机的转子,直到第二天凌晨3点多,这个233吨重的转子才终于被抽取出来。“看着那两百多吨的东西在空中晃啊晃,真的是太绝望了。”

后来,王建涛查资料时发现,国外早就生产出了一种用于发电机检修的小型机器人,可以免去抽转子的步骤。但作为核心技术,他们只提供租赁,不对外销售,租一次就要好几十万,还不保证能修好。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王建涛决定自己研发一个这样的机器人,甚至要比国外的更好。

2017年,王建涛向公司申请科研项目,开始绘制机器人的设计草案。在防城港做检修那段时间,他常常傍晚下班后就回到现场办公集装箱画草图,常常一画就是3个小时。2018年,项目获批,王建涛开始研制产品。在这过程中,他屡试屡败但屡败屡试,直到2022年5月在宁德试验成功的时候,已经是第三代机器人产品。

看着机器人小心地爬进发电机,代替人工开展试验和检修,王建涛的成就感油然而生,“那一刻我觉得努力没有白费,也觉得自己在发电机检修行业特别有价值。”

王建涛说,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他们可以减少一级高风险作业两次,减少人力投入大概二三十人。在宁德试验时,机器人让大修工作缩短了大约40个小时,这意味着发电机可以多发40个小时的电,多发的电量达到4000多万度。接下来,他还要继续提升机器人的工作能力,争取未来每隔10年甚至是20年,才需要进行一次抽转子解体大修。

王建涛在工作室里组装了一架用于试验的模拟发电机装置。

“以往一个人到了退休的时候,他的毕生积累可能就随着他一起‘退休’了。但我发明了这一套工具,可以继续留在行业里为其他人服务,这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

科技之于生活的意义,王建涛很早就深有体会。在他读书的时候,当地学校除了放寒暑假,还有一个“麦假”——每年割麦子的时节,老师和学生都要放假回家帮忙割小麦。王建涛家有五口人,10多亩地。天一亮,王建涛就拿起一把镰刀,跟着父母下地干活,常常做到月上柳梢头,汗水湿透衣服不说,有时候还会被镰刀误伤。

后来,联合收割机出现了,往年要干上10天半月的割麦子农活,联合收割机两三个小时就收完了,而且还帮农民省去了人工打小麦的步骤,农民只需要张着袋子从收割机接麦子就行。

现在,王建涛的老家已经取消了麦假。到小麦收割时,他的父母按照20块钱左右/亩地的费用支付给收割机师傅,一两个小时就完成了任务。“父母已经六七十岁了,现在麦子的事一解决,真的是幸福人生!”王建涛说,联合收割机的出现不仅方便了农民,更促进了国家粮食生产。

“我对这个行业的贡献还没有到联合收割机对农业的贡献那么大,但是,我也在努力创造我的价值。”王建涛说。

王建涛在检查电厂里的设备。(采访对象供图)

知识是解决问题的武器

王建涛在发明创造的路上孜孜不倦地前行,但他也明显感觉到,这段路并不好走。“最大的困难就是我的知识不足。我得不停地去翻书,去学新的知识,当年念中专欠下的‘债’,现在要补上。”

在上世纪80年代,王建涛上学的时候,中专还是许多人眼中的“香饽饽”,甚至有不少人觉得“只有学习好的人才能上中专”。王建涛说,当时中专的分数线并不比重点高中的低,加上在中专念书,农村户口能转到城镇户口,毕业后还能分配到稳定又体面的工作,这在很多人眼中是梦寐以求的选择,“所以在那个年代,考上中专是很自豪的。”

但到深圳工作以后,王建涛的这种“自豪”很快转变成了“自卑”。

“刚进厂的时候,整个大亚湾核电站大概就是一千一二百名员工,中专及以下学历的人只有大约11%。”王建涛发现,身边有不少来自国内知名大学的毕业生,“你跟人家一接触,你就觉得人家掌握的知识水平、英语交流能力、写的汇报材料技术分析完全都高你一头,都碾压你。”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多学习,除了这个,可能也没有别的什么办法。”王建涛说。

当时,公司开办了英语学习班,每周两次课,每次课3个小时,王建涛连续参加了好几年,经常是晚上一下班就奔去培训中心,强迫自己上台发言,不断练习英语交流。

王建涛平时在看专业论文的时候做了许多笔记。

在专业知识领域,王建涛也遇到了不小的障碍,“像高等数学、电机学、电磁学这些知识掌握得很不够”。为了解决这些障碍,王建涛买了许多专业书籍自学,上网找教学公开课的视频来看,有些地方没弄懂,他就把问题写下来,等同事下班以后向他们求助。

除自学以外,王建涛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1997年,他通过成人高考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取得大专文凭以后,又在2002年考进中南大学,并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后来,王建涛听说“如果要拿学士学位,就要再参加湖南省统一组织的学士学位考试”。于是,他又交了几百块钱去参加专门的学习辅导班,最后考取了工学学士学位。

当时,像王建涛这样执意要拿学士学位的人并不多,“听老师讲40个人里好像就一两个人去参加了考试,因为大家不知道学士学位有什么用”。起初,王建涛也不知道学士学位能起到什么作用,直到他决定报考清华大学工程博士时,才发现这一纸文凭竟然是他获得报考资格的“门票”。

“所以不要问‘学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只要有学习的机会就要好好珍惜。”王建涛感慨道。

王建涛对清华向往已久。2018年,王建涛第一次申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但首轮就被淘汰了。第二年,不气馁的王建涛继续报考,甚至还做好了心理准备:“如果这次又被‘刷’,等2020年我还去考”。庆幸的是,这一次他收到了录取通知。

不仅如此,王建涛还免去来回奔波之苦。2019年,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粤港澳大湾区项目开始招生,以设在深圳南山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为培养地。王建涛幸运地入选这个项目,在深圳就能完成博士课程学习。

在王建涛的办公桌上,堆放着很多学习书籍,其中一本是用A4纸打印装订起来的全英论文,厚厚一沓,页脚已经泛起了褶皱。翻开内页,里面有许多王建涛手写的笔记,有的是英文单词的翻译,有的是重点标记,也有的是他准备向同事求助的疑问。

“现在我可以跟其他来自高校的同事在理论上进行平等、深入的交流,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在王建涛看来,知识是解决问题最有力的“武器”,这也是他在深圳最大的收获。


联合出品 | 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 深圳报业集团

采写 | 陈雯莉

拍摄 | 魏丹 李剑文

剪辑 | 魏丹

海报 | 李楚翘

审读 | 韩绍俊

二审 | 张颖

三审 | 余晓泽


(作者:读特融媒实验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