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上海“五个中心”,深圳当何为?
深政观察
2023-12-05 22:46
收录于专题:深政观察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赴上海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要求上海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引擎”。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龙头带动作用,而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关键所在。

反观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作为核心引擎之一。此前,深圳市委七届六次、七次全会提出要“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消费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圳提出的发展目标中,部分与上海的“五个中心”相类似。该如何理解其中意义?对标上海“五个中心”,深圳又当何为?

既有相同点,又有特殊性

对于深圳、上海两座城市目标定位的相似之处,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认为“这是经济发展到高能级阶段必然面临的情况”。他说,金融、航运等领域辐射带动性强,比如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汇聚了全国全球的资本,在这方面的服务带动能力也会越来越明显。

“此外,上海和深圳都是国内的一线城市,一定程度上还要代表中国去参与国际竞争。”余凌曲说,比如在科创领域,需要深圳、上海,也包括北京、杭州等等科技发展比较好的城市来承担科创中心这样的角色和功能定位。

图片

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云兴看来,深圳提出的发展目标是系统化的,上海的“五个中心”也是五位一体推进的,整体看都是围绕经济发展而提出,是一致的。

不过,两座城市所在的区域不同,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着明显区别。长三角的核心引擎引领发展模式显著,上海在全球城市的排名靠前,“五个中心”中相关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等指标也都在世界前列,几乎各个方面都是龙头,而粤港澳大湾区则有着4个核心城市,深圳之于大湾区、上海之于长三角,发挥的角色也不一样,深圳在大湾区协同融入是关键。比如,如果从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看,深圳可能要排到上海后面,但从科技集群来看,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位列世界第二名,仅次于东京-横滨集群。

主动对标,积极作为

12月4日,深圳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和在上海、江苏盐城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并作出相关部署,强调要坚持协同、融合、一体化发展,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虽然城市功能角色不同,但上海的“五个中心”对于深圳来讲也有学习借鉴意义。

汪云兴认为,上海的定位从之前的“四个中心”到现在的“五个中心”,是一脉相承持续推进的。深圳的发展目标中把先进制造业中心、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摆在突出位置,与深圳的发展优势和战略定位也紧密相关。未来,深圳需要依托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等平台,更好推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集聚、教育改革和对外开放创新合作等工作。同时,深圳的发展目标要更好地统筹一体推进,比如消费领域,深圳是一个“理工男”形象的城市,不像上海那么精致,也不像成都那么悠闲,要加强高端消费供给,同时注重面向新生代的消费模式和体验场景供给。

图片

“上海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国际化程度很高,在金融领域体现得特别明显,一般来讲国际大型的金融机构,也包括一些产业巨头,会优先选择上海作为它的总部基地。”余凌曲举例说,上海的报告一般都是中英双语,很多规则也会学习借鉴国际最先进的相关制度,这就为城市吸引国际高端资源创造很好的优势和条件。

不过,余凌曲也认为,深圳有着自身的特点,成果转化能力、产业化能力相对比较强,像华为、腾讯、大疆等等,因为深圳市场化的水平比较高,所以很多科技成果即使并不是在深圳产生,有可能是在北京、上海、香港的大学实验室产生,但在深圳最容易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主动对标、积极作为,深圳肩负着新时代历史使命,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学习先进,才能更好发挥优势、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编辑 范锦桦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政观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