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多元互动的绿色变电站数字孪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举行成果鉴定会,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认定在创新点和整体技术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及来自中国电力科学院、国家电网、华北电力大学等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参与了成果鉴定。
(12月4日,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多元互动的绿色变电站数字孪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举行科技成果鉴定会。黄志伟摄)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未来将有更多变电站落成,电网可能面临运维人员有限、电力设备数量陡增、风险管控滞后等挑战。为此,深圳供电局专家团队历时两年半完成了该研究,提出多项创新方法,将数字化贯穿变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实现变电站安全可靠高效运维。若大范围普及该成果,将改变运维人员机械性重复开展任务等现状,对推动电力行业运维模式优化具有重大意义。
本次成果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创新将变电站“看不见、摸不着”的二次回路在三维空间中完成1:1动态展示,每一根线的电压、电流等数据都可被实时监测,一键将变电站从“黑盒”模式转为“透明”模式,好比给家中的水电布线建立了一套可视化系统,不用凿开墙身就知道里面运行情况是否良好。
拥有了“透视”技能后,运维人员再结合该成果研发的全域状态感知技术,以往需要3组巡视人员8小时才能完成的单个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巡视,现在仅需一名人员在20分钟内就能远程完成,巡视时间缩短95%以上。
该成果还特别提出变电站“人-机-物”多元互动方法。运维期间工作人员能通过语音、手势与孪生系统互动,同时系统也能主动发出控制指令,做到主动控制风险,填补了变电站数字孪生系统双向互动的技术空白。
此外,在绿色化方面,该成果可根据碳排放或节能指标,自动调整变电站的空调、灯光等负荷,实现节能运行。
鉴定会上,李立浧表示,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电网将实现全面可见、可知、可控。本次成果对数字孪生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进行了多方位研究,深度融合数字化、绿色化,有效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接下来,深圳供电局将继续积极研究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打造覆盖电网全过程、生产全环节的数字孪生电网,实现传统电网的赋能升级,为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增添保障,助力深圳打造全球数字能源先锋城市。
(依托《多元互动的绿色变电站数字孪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成果,变电站全域设备“尽收眼底”。深圳供电局供图)
在变配电系统中,连接电气设备的电路分为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一次回路主要由看得见的变压器、输电线路等组成,而由各种测量仪表、继电器等组成的二次回路则相当于“幕后大脑”,运用复杂的设置和逻辑对一次回路进行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