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智能——物种新论”展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幕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2023-11-24 22:2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如何定义智能?谁拥有智能?植物是否具有智能?于11月24日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幕的“植物智能——物种新论”展览尝试对这一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此次展览将科技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展出作品别具一格,带领观众一起探索“植物智能”。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展的展陈方式颇具特色。展品错落有致,策展团队也给观众准备了坐垫,有些作品需要观众与之深度互动。在开幕之后,该展也举办了对谈的环节,艺术家们与观众零距离交流,现场反响热烈。

思考智能的更多可能性

此次展览分为邀请单元和馆藏单元。邀请单元展出的作品试图去触及“智能”这一概念本身。植物学家斯特凡诺·曼库索从2005年起一直提倡“植物智能”这个概念,“将植物(复数)视为通过个体植物进行复杂交流的信息处理有机体系”。

策展团队从“植物智能”一词入手,继续思考“物种”这一概念,以及人类在万物之中的位置。人类长久以来将自己置于物种的金字塔顶端的观点,从1509年出版的《智慧之书》的一幅插图中可以直观看到,亚里士多德这一观念有了图像化的呈现:世间物种处于一个金字塔般的排列,最底端是岩石,往上是植物,再往上是动物,最高端则是人类——所对应的词即是智能,这被认为人类所具有的特质。

当下,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如火如荼之时,也需思考“智能”更为广泛的来源。曼库索认为,如果将智能定义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产生更多的可能性。智能不仅仅来源于人类,更来自自然本身,也可以是微生物、矿物、日月、水体等更为抽象的“物”。与物平等,是一种心态;通过回溯“齐物”等古老智慧,或者借助现代技术,都能帮助我们增加更为多元的视角。

多元视角探究植物与智能的关系

此次展览所邀请的艺术家们正是反映了这种“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潮所带来的、在科学技术和艺术共同加成下所激发的创作灵感。

张天怡《植物智能计划》打开了自然之印,提醒我们用超越人类本身局限的视角来思考物种关系。在她所创制的植物生态中,植物和昆虫相互帮助来抵御危机,这种互相平衡的智慧远远出现在人类发明杀虫剂之前。

靳立鹏的《种子计划》则追溯了全球濒危种子的收集与活化这一网络,拜访种子科学家和育种者们,并由此重思“生态种植”这一概念;同时,艺术家与策展人对于吴其濬——中国第一位命名“植物”一词的博物学家(植物学家)的重访——他在固始的东墅植物园编撰《植物名实图考》,也将这一脉络与中国传统技术史进行了重新勾连;龙盼的《风铃》则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人、植物与环境的真实关系,艺术家通过植物采矿(从富集金属的植物里回收金属)从电子垃圾污染地区的植物中提取铜,并将其制作成一颗小风铃,提示人类在土地所留下的痕迹将远远长于人类本身。

艺术家周知远介入了微生物的生活。在作品《孢子》和《子孢》中,他将与人类医学史息息相关的青霉菌群落封印,使菌群处于休眠状态,气泡正是休眠前的生命体呼出的最后一丝空气;艺术家郝经芳和王令杰的《太阳画》则将太阳视为艺术家,通过自制的装置,在一周之中记录下其画作痕迹,这与日晷有异曲同工之妙,却跳脱了工具性;艺术家苏永健和巴瑞云的作品《当呼吸可以言语》则将人视为地球中芸芸物种中的一员,在去除语言这一人类特有的工具后,用最为原初的方式,来重新审视个体间沟通这一最为平常不过却又至关重要的对象。

以馆藏作品拓展智能的解读方式

“智能”所具有的多重解读方式,又体现在关山月美术馆对于经典藏品进行数字活化的计划。走进展厅,观众可以发现,此次展览的馆藏单元所展示的三件作品所涉及的主题——梅、荷与夏虫,均与“植物”有关,作品呈现的形式却使用了噪音算法、声音艺术、水墨动画等与“智能”技术相关的手法。

其中包含了关山月先生的经典主题“梅花”转为沉浸式艺术的全新视听版本、艺术家陈湘波的“残荷”水墨原作结合噪音算法所做的《新秋·晓风》,以及青年艺术家汤柏华屡获殊荣的影像作品《夏虫国》——由《庄子》文本所阐发的夏虫国人寻冰之旅,在此次展示了全新的影像版本和数件泥板手稿。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22日。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王越胜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