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共话“生才之道”:AI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慕冰
2023-11-22 20:4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AI新浪潮下,如何帮助科研人才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如何超越实验室的局限,成为引领变革的前锋?如何打造大湾区特色、具有全球领先性的科研人才培养之路?2023IDEA大会圆桌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IDEA研究院创院理事长沈向洋集聚一堂,展开一场关于“生才之道”的巅峰对谈。

AI时代开发人才新技能和空间

“适应能力最强的科学家是最顶级、最优秀的科学家。”高文认为,相比AI,人有长项,适应性比较强,科学家也需要适应能力。大模型出来后,人工智能发展,对科学家、工程师的要求水涨船高,需要大家尽快调整,适应新情况。他举例说,比如说写代码,已经不需要人从底层一点点往上写,更需要从中间或者更高层再往上写,所以就需要调整自己,尽快把以前那些自己觉得最骄傲的东西抛掉。在已有的基础上,能做得更好、与时俱进,才是更优秀的人才。

当机器能写论文,能当医生后,人类还能干什么?对此,沈向洋提出两个观点。第一,人工智能的发展,的确对尖端人才的要求跟以前没有太大差距。但对中端和低端人才会形成冲击。第二,他曾经和其微软同事共写过一本书,其中有个观点认为,如果未来的工具越来越好,生产力越来越高,人类自己能够多出来的空余时间会越来越多,“就像以前一个星期工作七天,后来工作六天、五天,欧洲某些地方甚至只需要工作四天”。空余时间多了,能开发出人才新技能和空间。

创业团队需人才能力互补

创业时,如何能让不同的人才聚合在一起,达成共同目标?陈纯表示,“团队非常重要,合伙人最好是三个,两个人容易起矛盾,三个人之间可以相互制约,保持稳定。”

在陈纯眼里,创业分不同的时期,办企业和搞研究不一样,不能以论文署名排名来清晰表示贡献程度。创业团队里应该既有科学家,又有企业家,要整合到一起,还要考虑每个企业的文化,企业最后的架构还要靠股权来支撑。“技术是否先进,市场是不是做得好,几个大单子拿下来,可以拿到融资,让公司估值很高,CFO贡献也很大。CEO建立起企业文化,贡献也不小。”他说。

高文也有相同的观点。“做科研时,一个人也好,几个人也好,只要瞄准一个目标,只要能达到最后目标就行。带团队则不一样,除了瞄准目标外,团队合作很重要。当然,也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路径、手法去合作。”他笑着说,“这些年自己带课题组,当过系主任,做过学院的院长等,带过不同层面的团队。每个规模团队的带法是不一样的,越大的团队要放手,充分授权核心的几个人,不用过问太多细节。”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关越 三审 王越胜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慕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