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张爱国教授“书法乃人”主题个展近日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开幕,活动为该校驻校艺术家的系列活动之一。张爱国教授在开幕式上现场书写巨幅书法作品,并将该作品赠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收藏,校长徐扬生出席开幕式并为张爱国教授颁发了驻校艺术家证书。
此次展览展至12月20日,精选了张爱国教授32件书法及篆刻作品展出。展品围绕主题“书法乃人”,从草书的毛泽东作品《水调歌头·游泳》,至隶书的鲁迅作品《无题》,再到艺术家自作诗《中大感赋》,展示中国书法及篆刻艺术的魅力。同时,每一件作品也更试图呈现“书法乃人”的书法观,以实现书法艺术作品对人的“直呈”。
在开幕现场,张爱国教授挥毫泼墨,一首唐代白居易的《池上竹下作》跃然纸上,蕴藉深沉,耐人寻味。整幅作品长3.6米,宽1.45米,在短短10分钟内一气呵成,如字如画,仿若虚竹。
现场创作
展览分为两个空间陈列作品,第一空间陈列书法作品20件及篆刻作品6组,第二空间陈列书法作品6件。观众立于作品前,便能感受到“十方清净”。在欣赏书法作品时,其美感并不全然在乎于它的立意或表现出来的内容,更直接的在于它的线条、墨色、节奏、韵律,置身展览空间之中,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生命力便扑面而来。
张教授工于篆隶,书法作品极具个人特色,整体风格古朴厚重。作品《天长地久》以组合字的形式呈现,“青气为天,万丈为长,山水土为地,多年为久”组合为“天”“长”“地”“久”四个字,这种创作形式难度较高。竹叶篆则是张教授自创的字体,生动地传达了张教授道法自然,书法乃人的思想,耐人寻味。
竹叶篆
此次展览主题“书法乃人”,早在2008年秋天,张爱国教授应邀赴美国于纽约世界日报文化艺廊开办个人书法展时就曾用过。“书法乃人”取自于劳悟达 (Uta Lauer) 《禅师中峰明本的书法》 (A Master of His Own - The Calligraphy of the Chan Abbot Zhongfeng Mingben, 1263-1323) 一书中所提及约翰·史蒂文斯 (John Stevens) 的言论“书法乃人” (Calligraphy is the person),意在还原书法与人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
在这样一个文化多样性的社会,真正的书法艺术对于当代大学生等年轻人而言,不仅仅是弥补传统文化的缺失,更是精神价值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本次张爱国教授的主题个展,除了对书法作品形式方面及艺术层面的赏析之外,思考人与书法之间的关系也是展览之于学生们的又一层深意。
【读特新闻+】
张爱国教授,别名老爱,本、硕、博皆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师从王冬龄教授,2007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冷书画院特聘画师,著有《中国“现代书法”蓝皮书》、《明清调书法图粹》、《潘天寿与二十世纪中国书法》等多部作品。
他的书法扎根明清书法大家,远追晋唐、秦汉、及上古时代,传统功力深厚,又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意识, “两极互补,中西调和”的创作主张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作品和主张于当今书法创作,有较强的借鉴与启发意义。
在人与书法的关系上,他主张“书法乃人”,反对人凌驾于书法之上的“人本位主义”书法观,呼吁中国书法艺术在今天能更深入、更贴切地反映当下、反映时代精神及审美,呼吁书法艺术作品对人的“直呈”。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