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同步“抢人才”,如何产生共振效应?

深政观察微信公众号
2023-11-10 15:14
摘要

最近,“抢人才”成为深港的共同话题。

最近,“抢人才”成为深港的共同话题。

11月9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创立典礼时透露,今年前10个月香港各项输入人才计划共收到超过18万宗申请,有7万名人才落地香港。在日前发布的施政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多项抢人才与留人才政策。

同期,深圳在人才工作上也频频发力:11月1日,深圳推出人才新政《关于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11月8日,举办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展现深圳广聚天下英才的开放姿态。

人才是第一资源。深港两座超级城市紧密相连,同步发力“抢人才”会激发什么效应?是彼此竞争相互掣肘,还是同频共振形成合力?一时间引发不少议论。

香港

香港对人才的渴求正与日俱增。

根据公开的人力需求研究报告,香港特区政府推算,到2027年香港整体人力短缺将高达17万人。为了保持城市竞争力,香港自去年底推出了多项“抢人才”计划,包括取消“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等。

今年前10个月,香港各项输入人才计划共收到超过18万宗申请。其中“高才通计划”一共收到约55000宗申请,超过43000宗已经获批。在最新发布的施政报告中,香港还将继续发力抢人才、留人才,其中包括:

(图源香港特区政府粤港澳大湾区速递)

成立人才服务办公室,为来港人才提供支援、跟进人才入境后的发展和需要等;明年将会举办全球人才高峰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动区域招揽人才交流和合作。

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扩阔吸纳世界各地人才网络,11月起,合资格大学名单增加8间顶尖内地和海外院校至184间;

落实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在香港投资于股票、基金、债券等资产3000万元或以上的合资格投资者,可以透过计划申请来港,以增强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金融及相关专业服务界别的发展优势……

香港正以积极的人才政策,迎接世界各地的人才涌入。

深圳

深圳对人才的渴求同样强烈。

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各类人才总量突破679万人、高层次人才2.4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超20万人。但这对于深圳长远的发展需求来说还不够。

最新的人才政策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3个更加凸显满满诚意,提出“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问出身培养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不遗余力服务人才”。

从政策内容看,深圳将实施顶尖人才汇聚项目(“顶才汇”)、实施企业人才汇聚项目(“企才汇”)、实施创业人才汇聚项目(“创才汇”)、实施青年人才汇聚项目(“青才汇”)等,包括对新引进入户35岁以下的博士毕业生、境内外知名高校硕士及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相应生活补贴;实施好有关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设立城市“梦想启动金”,成立圆梦导师委员会,通过公开招募每年遴选产生一批人才梦想项目,给予梦想启动金资助,助力人才事业起步、筑梦圆梦等。

深圳正全面发力吸引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汇聚鹏城,赢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主动。

香港VS深圳,是否“1+1>2”?

深港相邻,两座超级城市的发展向来备受瞩目,如今“抢人才”的大动作更是引发社会关注。近期,有媒体报道称“深圳推出人才新政,港深‘竞争’再升级”,也有媒体发问“深圳出手抢人才,香港应该怎么办?”

比如,有指出深圳人才新政的“青才汇”和香港“高才通计划”的目标人才相似,也有认为香港的住房条件不如深圳,对新引进人才的直接资助较少,深圳推出多项措施可能会对香港的人才引进造成冲击。

小政认为,深港两座城市各有其吸引人才的优势,但具体到两地“抢人才”,不应停留在单个城市的发展而谈,而要跳出香港、跳出深圳,站在深港两地融合发展,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角度来看。

首先,深圳香港两地联系紧密、产业协同、经济互补性强,近年来两地加速融合,交通和通关便利成就双城生活,深圳人到香港看书展、观光旅游,香港人到深圳休闲娱乐消费,“双向奔赴”成为日常。对于在深港生活的人才来说,将最大限度享受到两地的优势资源。

其次,深港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极点,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节点,这里对于吸引国际化人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优越的区位优势、一流的营商环境、丰富的教育资源、大批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和科研机构等等,深港同步发力更有利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正如近期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在回应深圳人才新政时所说,“每一个城市吸引外来人才都是根据城市自身吸引力和需求来决定的”,“整个大湾区都需要人才发展,香港毗邻深圳,大家都去抢人才,可能因此能有汇聚效应”。

实际上,深港两地对于“抢人才”也早有共识。去年11月,前海管理局和香港特区政府驻粤办分别就两地“招才引智”政策进行宣介,双方共同发布“2023年深港联合招才引智计划”,携手开展多场面向全球的“招才引智”活动,吸引更多国际人才到深港发展。

今年以来,深港之间互动频频,尤其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发布后,深圳园区推出“深港联合政策包”28条,让科创项目和人才享受两地政策支持,助推深港科研人才的双城生活“无缝衔接”。

由此看来,深港两地同步发力“抢人才”,更大的可能将实现“1+1>2”。

编辑 关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