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故事 365期·深城记㊲ │ 伶仃洋:惊涛拍岸八百年
晶报统筹 李岷 制图 胡椒枪
2023-11-03 08:43

■木木

虎门桥上望伶仃 多少风云入汗青

十万忠魂溟海去 一销鸦片干戈兴

烽烟社稷擎天柱 改革春潮拍岸声

莫道沧桑皆往矣 湾区故事正年轻

这是一片位于岭南核心地带的广阔水域,它有一个让人听起来仿佛有些伤感的名称——伶仃洋。其实,伶仃洋得名于伶仃山,而伶仃山是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在深圳、香港和珠海之间的海面上,一座海拔341米的山岛悄然独立,得名伶仃山,亦称内伶仃岛(相对于香港大屿山附近另一座名伶仃峰的山岛,海拔312米,称外伶仃岛)。内伶仃岛周边水域即伶仃洋,北起虎门,南及港澳,呈喇叭状,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略大于深圳市陆地面积。

2018年港珠澳大桥落成,与1997年投入使用的虎门大桥相呼应,把伶仃洋水域变成了一片内陆湖。随后,粤港澳大湾区横空出世。大河入海处,一湾碧水滔滔不绝,凌空俯瞰,依次有飘逸潇洒的港珠澳大桥,蓄势待发的深中通道,车水马龙的虎门大桥、南沙大桥、黄埔大桥,由南往北,横卧其上。整个珠江入海口,山海连城,犹如丹青妙手恣肆铺陈的一座珠光宝塔,顶部广佛同城,右为东莞深圳香港,左为中山珠海澳门,周边则以惠州、江门、肇庆的青山绿水点染,如朵朵祥云环绕,恢宏而浪漫。

▲伶仃洋夕照

千百年来,由于特殊的历史机缘,大湾区城市群相继崛起。波澜壮阔的岭南风云画卷,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或许,公元前214年任嚣率50万秦军平定岭南,随后汉唐雄风威镇南粤,都太过久远。南宋末年的故事却不得不讲,它为岭南地区及中华民族命运的转折提供了重要参照。由此以降,惊涛拍岸,大浪淘沙,世事沧桑。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800年前慨然一叹,给这片水域抹上了浓厚的悲情色彩。零丁洋即伶仃洋,文天祥作为南宋末年回光返照般的一代名臣,以一首《过零丁洋》写尽了流亡朝廷漂泊辗转于岭南山海之间,忠臣义士时不我与,空余满腔的慷慨、悲壮和无奈。文天祥被俘不久,崖山海战爆发。那是宋元之间的决战,战场位于今天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此役南宋全军覆灭,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7岁的少帝赵昺投海,无数臣子兵士百姓追随其后,殉国者达十万之众。

从地图上看,崖门镇并不临海,而是河汊纵横的冲积平地。不过,南宋时期的珠江口比现在要开阔许多。为弄清地形地势,我找到一幅当时的珠江口示意图。可以看出,那时的珠江完全不是今天的模样。从广义上讲,珠江是指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汇聚而成的复合水系。但从狭义上讲,珠江单指三江并流后广州以南河段,而当时广州以南还是一个巨大的海湾,即狮子洋和伶仃洋。中山、珠海等地尚在海岛之上,海岛西北部有崖山、汤瓶山,由北向南延伸入海,如大门束住海水,成为潮汐涨退的出入口,故名崖门。

崖门,可以说是中华文明步入风雨飘摇之门。自崖门海战一役,赵宋亡于蒙元,中原文明严重受挫,几近中断;随后朱明起于草莽,清朝大兴文字狱,导致文明退化变质;而西方列强入侵,古老文明面临全新挑战。

岭南地区远离中原政治权力中心,反而在异族入侵和王朝更替的夹缝中延续了文明的悠远脉络,且因开中西交往风气之先而丰富了中华文明。大致上讲,中原文明对于岭南开发,崖山海战之前主要是灌输和哺育,从春秋战国经秦汉唐宋,持续了2000余年。之后,先是南宋末年追随各路抗元部队南逃避难的中原移民,再是清代废除迁界令后实行招垦政策吸引大量客家人,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孔雀东南飞”,一拨一拨北方移民蜂拥而至,岭南地区经济社会获得空前大发展,文化繁荣相伴而生,并对中原文明起到保存和反哺作用。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延续传统民俗文化。比如粤语的使用,保留了大量古汉语元素;所谓文人四大雅事——焚香、插花、挂画、品茗,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认真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从时辰到仪式再到饮食,都十分讲究;待人接物有规矩,从老礼,兄友弟恭,尊老爱幼……这些风俗文化在岭南地区得以充分保留并广泛传播海外,成为维系华侨华人社会的重要载体。

二是传承海洋文化基因。中华文明主体上是大陆文明,但有着悠远而强大的海洋基因。这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数次遣徐福东渡扶桑,追溯到起于汉唐兴于宋元的海上丝绸之路,甚至到了明代还有郑和七下西洋。遗憾的是,明代后期和整个清代,对经略海疆是充满疑虑的,海洋政策反反复复,海洋生态日渐衰落。所幸,民间海洋力量在曲折中顽强发展,岭南地区成为中西贸易和文化交融之地。这种文化传统历数百年而不衰,下南洋代代相袭,形成独具特色的海外华商社会和华人文化圈。

三是成就改革开放文化。改革潮流兴于南粤大地,绝不只是一个经济事件,更是一个社会事件、文化事件。改革开放带来全新理念,对中华文明形成强大建构功能,是岭南文化反哺中原文明的集中体现。作为岭南文化核心载体的粤港澳大湾区,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地理上交汇,文化上交融,意识形态上交锋,由此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手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贡献者。

秦岭和南岭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也是中国三大河流——黄河、长江、珠江的分水岭。中国地理因此被一分为三:黄河流域称为北方,长江流域称为南方,珠江流域则称为岭南。为什么没有称这三部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呢,想必与中原文明的起源及其拓展进程有关。南岭以南,山川起伏,水系发达,珠江三角洲江河密布,奔流入海,更有岛屿散落,星罗棋布,形成百屿熨波的独特景观。

这片山海之间的热土,自古以来就是风云激荡之地,亦是多元文化、创新文化滥觞之地。哈佛大学华裔学者王德威教授曾对岭南文化有过这样诗意的描述:南方之南,潮汐起落,山海撞击,华夷夹杂,正统消散,扑面而来的是新世界、新发现、新风险……

自1279年南宋覆亡以后,开海与禁海之争贯穿元、明、清三代,直到1757年乾隆皇帝颁布上谕仅留广东的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中国对外贸易锁定在广州十三行。在长达五百年的时间里,海洋政策总体上是逐步收紧的。其间,也有几段海洋贸易的兴盛期。尤以1567年“隆庆开关”为标志,海洋贸易空前活跃,朝野上下从中受惠近百年。而1573年新安县的设立,更是展示了明王朝经略南海的雄心。

就在新安建县同一年,两艘满载中国丝绸和瓷器的大帆船经马尼拉驶往墨西哥,中国正式融入大帆船贸易体系。两年后,形成固定的“广州—拉丁美洲航线”。这是一条横跨太平洋的“中国制造”出海之路,与传统的横跨印度洋抵达东非和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一东一西,呈呼应之势。珠江入海口位于海上丝路两条主航线交汇处,商旅往来,繁盛一时。

然而,一方面是绵延千年的海丝贸易渐入巅峰之境,另一方面是欧洲列强开始了全球性海上殖民扩张。西欧商人的海上扩张,改变了传统海丝贸易的和平主基调,商业活动常常伴随非法贸易、战争硝烟和武装抢劫,甚至沦为海盗般的殖民掠夺。面对复杂严峻的局势,明王朝基于海防安全和经济压力的考虑,频繁调整海洋政策。清朝初年,为了防止沿海居民接应郑成功反清,更是从禁海发展到迁海。新安县一度被撤销建制,后虽复置,但大势难继。持续不断的开海与禁海之争,恰如当年南宋朝廷的主战与主和之争,把王朝的元气消耗殆尽。海洋政策如翻烧饼,首尾两端,进退失据,直至澳门、香港相继被割让。

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香港脱离新安县母体,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是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泱泱华夏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转折点,也是中国梦的历史起点。它唤醒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为民族复兴不懈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征程中,农民起义、改良运动、民主革命、社会改造、改革开放风起云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岭南地区不但从未缺席,而且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我站在虎门大桥上向南眺望,眼前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火热场景,脑子里不禁浮现出虎门销烟、九龙海战、鸦片战争的漫天烽火,浮现出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康梁变法的折戟沉沙,浮现出孙中山一次次组织反清共和起义及国共合作挥师北伐的滚滚铁流,浮现出省港大罢工中十万香港工人走过罗湖桥觉醒的身影,浮现出东江纵队开辟华南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岁月和文化名人大营救、民主人士北上的坚定步伐,浮现出《春天的故事》《东方之珠》《七子之歌》动人的旋律……在国际政治博弈和中国前途命运的激烈较量中,珠江入海口及其周边成了板荡神州的风向标。

打开伶仃洋海域图,内伶仃岛东北方有一狭长海湾,名深圳湾。深圳湾与珠江口交汇,形成一个三角形半岛,如一把尖锥伸入伶仃洋,名南头半岛。昔日经略南疆“开海第一县”的新安县便将县治设在半岛上,后来打响改革开放“开山第一炮”的蛇口工业区也在半岛上,如今探索新合作模式“比特区还特”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还是在半岛上。这座小小的半岛,隐藏着怎样的革故鼎新密码呢!

▲内伶仃岛 深圳报业集团资料图

南头半岛隶属深圳市,以此为原点,穿过伶仃洋,差不多等距,东南是香港岛,西南是澳门半岛,西北是虎门,经虎门溯江而上抵达千年商都广州。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并称粤港澳大湾区四大核心引擎。关于大湾区未来的发展格局,代表性观点有二:一是中轴式发展,即以广州、深圳、香港三大中心城市为轴,辐射周边城市;二是A形发展,即以珠江为骨架,两岸齐头并进。可以看出,无论形成哪种发展格局,南头半岛都是咽喉要地。

从空间上讲,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由三个极点带动形成三大都市圈:一是香港、深圳为极点带动东莞、惠州,二是广州、佛山为极点带动肇庆,三是澳门、珠海为极点带动中山、江门。事实上,除深圳、广州、香港等顶流城市外,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还有不少藏龙卧虎之地。比如,东莞、中山、顺德、南海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以“广东四小虎”而名动华夏。顺德和南海如今已成为佛山的市辖区,但实力不减当年。有关机构日前发布《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两区在全国百强中名列第一和第二。而且,从城市GDP排名看,惠州、珠海、江门已超越中山,大湾区城市群大有百舸争流、你追我赶之势。

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3万亿元人民币。以全国0.58%的土地,创造了11%的GDP,并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跻身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十,超越韩国,与意大利、加拿大处于同一梯队。这已然是一个奇迹,但大湾区的真正价值远不止于此。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论述,并不放在区域发展部分,而放在“一国两制”部分,表明建设大湾区除了经济意义,还承担着更大的国家使命。

国外有学者认为,中国政府把粤港澳大湾区视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桥梁,试图通过创新性的实验来链接全球经济体系。这个表述并不准确,但分析思路有可取之处。我们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愿景,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所谓战略支点,其价值主要不在于本身拥有的体量,而在于以它为支点撬动更大的局。

由此,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至少具备两大战略价值:其一,推动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港澳人心全面回归;其二,充当国家尺度与全球尺度的“转换器”,通过改革衔接,开放协同,发展联动,构建中国与世界对话交流合作平台。事实表明,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前海、横琴、南沙等三大合作平台相继设立,各平台建设方案密集推出,相关产业布局全面铺开,正是大湾区建设的最大亮点。

▲“湾区之光”摩天轮

三大平台功能定位各有侧重,这从各个平台的名称即可看出端倪:前海名“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旨在以现代服务业合作为抓手,促进香港和深圳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增强香港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以深港联动提升粤港澳合作水平,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和创新型产业体系,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横琴名“粤澳深度合作区”,旨在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推动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推进粤澳经济社会领域的标准、规则、机制深度对接,达致政府机构运作顺畅高效,经济高质量高水平开放发展,社会民生和谐稳定,为澳门长远发展持续注入动力。南沙名“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是在东有前海深港合作、西有横琴粤澳合作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粤港澳携手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共建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金融服务重要平台、打造优质生活圈等四方面重点任务,全面深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

2022年6月14日国务院《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颁布,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合作平台各自有了自己的专属方案,标志着三大平台建设在政策层面跃上新台阶。三大平台各有优势,相互促进,通过深度协同联动,在产业发展和制度创新上形成并进互补之势,共同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三星闪耀,千帆竞发,以改革创新提供破浪前行的新动能,为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潮起珠江,巨澜兴南海。在这片土地上,秦置南郡,宋亡崖门;外抗侵略,内兴革命;衣冠南渡,西学东渐……历经千锤百炼,锻造成了新时代的大湾区。“一国两制”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包含了中华文化中的和合理念,体现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求大同,存大异。大湾区的设立,将从根本上重振香港国际竞争力,推动澳门产业多元化,提升广东发展质量,形成改革开放新优势,丰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如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从金融和科技两翼代表了美国霸权的核心,东京湾区是日本的形象代表,粤港澳大湾区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行笔至此,想到一则轶事:1986年10月1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启程访问中国,带来两件珍贵礼物:一是原陈列于圆明园内的一对鎏金狮子,二是伊丽莎白一世1596年致明万历皇帝的亲笔信复制件。信的主要内容是希望与大明通商,但由于携带信件的商船队在南中国海失踪而未能送达。伊丽莎白二世将信交给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意味深长地说:这封信390年前未能到达你们这个伟大而美丽的国度,今天终于由我本人平安地送到了。正所谓:

赓延文脉三千岁 交汇中西五百年

自古浪高风急处 迎来一片艳阳天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全国最密集的交通网络,可以用“三跨”来概括:跨境口岸交通设施,跨江越海桥隧通道,跨市公路铁路系统。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确保了资源要素在各城市间快速便捷流动。形象地说,当今时代正通过一系列水陆交通干线建设,对珠江口展开缝合之势,苍茫的伶仃洋海域终将变成城市内河,粤港澳大湾区急速地向一座超级都市演变。

前不久,深中通道桥隧合龙,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想象空间。从更宏阔的视野看,深中通道不仅重新定义了大湾区城市群的时间距离,而且以珠三角为中心,贯通粤东、粤西,串珠为链,形成一条东经潮汕入福建、西经湛江入广西的泛大湾区沿海开放带。这是一条新的潜力巨大的黄金海岸线,而雄居其上的伶仃洋商圈正是广东省着力打造的新经济高地——环珠江口百公里黄金内湾。它像一把拉满的弓,呈现出空前强劲的张力:雄厚的先进制造业基础,领先的科技创新体系,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以及世界级的机场群、港口群、口岸群,将中国与全球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一条黄金海岸线,一个黄金内湾,在天海之间组成一个巨大的“旦”字,仿佛中华海洋强国的宏大愿景在旭日朝霞中冉冉升起。如此形胜,让我想起先秦颂词《卿云歌》中的句子: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想起毛泽东主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畅想: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版权声明:

本专栏刊载的所有内容,版权或许可使用权均属晶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复制或改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需转载或使用,请联系晶报官方微信公号(jingbaosz)获得授权。

编辑 刘珂

(作者:晶报统筹 李岷 制图 胡椒枪)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