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物业管理服务连着千家万户,关系民生幸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关注物业行业发展,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并亲自给物业人回信勉励。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圳物业行业以人民为中心、党建引领、改革创新,奋力推进物业行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深圳特区报、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推出2023年深圳物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顶风冒雨,走访独居老人询问生活所需;适老改造,让老人行动生活更安全便捷;AED(除颤仪)设备和防灾减灾进小区,在内地县市率先“标配”……这些温暖动容的场景,在深企抱朴物业集团管理的全国项目,处处可见。
抱朴物业集团董事长朱新涛10月3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全国率先制定“敬老扶老”物管服务标准、推广小区“标配”AED设备、开展公众防灾减灾教育等,是抱朴物业发挥行业优势,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助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的担当作为。
应急管理部调研深圳市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对桃源街道应急救援志愿者联合会等应急队伍建设给予肯定。
科技助力提升物业标准化养老优质服务
走进深圳楼村花园居民家中,连接物业中心的一键呼叫设备、监护手环,适老化改造的马桶扶手、防滑洗浴座椅等,让70多岁的独居老人王婆婆连连点赞。“物业想得很周到,很有安全感!”
多位小区老人向记者细数道:疫情期间,物业管家送来采买困难的口罩、试剂、酒精、退烧药等爱心抗疫包;台风期间,也是物业管家把新鲜肉菜送到家中,提前疏通管道、检查修复门窗……
“老人家,如果您需要帮助,可以随时叫我们!”对于楼村花园100多位70岁以上老人而言,这是抱朴物业管家的温暖寒暄,更是解决他们实际困难的日常点滴。
抱朴物业管家走访慰问楼村花园70岁以上独居老人。
立足“老有所养”关乎国家发展全局和百姓福祉的战略高度,面对全国中重度老龄化趋势和“9073”养老格局,在基层治理领域,物业成为开展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的重要力量。
朱新涛告诉记者,抱朴物业聚焦群众所需、物业所能,从满足老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小区活动中心,到管家入户为独居老人建档立卡,再到链接各方资源开展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等“六助”服务,在不断满足多元养老需求和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已探索形成一套物管“敬老扶老”的服务标准。
值得关注的是,抱朴物业集团旗下深圳市抱朴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背靠总部所在的深圳南山“硅谷”科技强区优势,构筑社区智慧养老平台,让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下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应用场景,不断走进千家万户。比如老人在家跌倒或急需帮助时,数字化平台的一键呼叫报警与自动识别老人状态相结合,可辅助物业管家第一时间响应施援。
抱朴物业与楼村居民合办2023元宵晚会活动,增进邻里情。
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安心的港湾
基层治理,是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也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大事。走进深圳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社区光明楼村,孩童在社区广场嬉闹,老人在活动中心休闲,物业保安礼貌地打开大门,一派和谐温馨的景象。
然而,楼村花园这个屡获广东省住建厅“广东省宜居社区”、深圳市“优秀项目”、“无疫小区”等表彰的“村改居”示范项目,谁能想到,过去曾地面黄土裸露、楼道垃圾乱扔、交通人车混杂、摊档乱摆乱放?
朱新涛介绍,抱朴物业2014年进驻楼村花园后,积极投身“红色物业”品牌创建,组建了物业党支部,并联合社区退休老党员、热心居民,组建了小区党支部。2021年12月,楼村花园入选广东省“红色物业”试点单位。按照党建引领好、班子队伍好、联建运行好、服务质量好、民主监督好的“五好”标准,楼村花园扎实推进“红色物业”建设,激活物业服务“红色引擎”,基层党组织形成合力让小区面貌一新。
2015年,当深圳尚未推广垃圾分类时,楼村花园就在全市率先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分类投放……抱朴物业与基层党组织合力破题,使环保理念逐渐成为主流,获得光明区“垃圾分类优秀小区”表彰。
2020年春节,抱朴物业面对疫情未雨绸缪,在基层党组织等各方支持下,率先启动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发布防疫资讯、小区卡口测温登记、重点人员的管理追踪、公共环境保洁消杀、电子通行证的“智慧社区”无接触服务等,让楼村花园成为居民放心、安心的港湾。
近年来,抱朴物业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和形成一套“智慧社区及产城一体化”城市服务创新治理模式,拥有10项软件著作权、32项国家专利,获得各界好评和《人民日报》《深圳特区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
抱朴物业在乐丰花园投放AED设备,实现中山市住宅小区“零”突破。
文化浸润打造更多“幸福社区”
朱新涛透露,基于他长期在救援组织担任骨干的经历,抱朴物业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并将企业文化与在管项目实际相结合,助力社区完善党建网、民生网、平安网“三网融合”,织牢兜密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网。
2023年9月,汕头市受台风暴雨影响出现洪灾。抱朴物业管理的潮南区多个住宅项目,在周边小区发生严重内涝的情况下,全部安然度汛,获得当地政府和小区居民的点赞。这背后,离不开抱朴物业对应灾害等级建立的完善响应预案,项目“标配”抽水机、发电机、油电锯等全套设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改良防汛挡水板等科技创新等,为居民筑牢防灾减灾安全保垒。
以“小物业”兜起“大民生”,抱朴物业对全国在管项目全面推行公众防灾减灾宣传和“第一目击者”培训,组建专业自愿者队伍,及时防范化解灾害风险,夯实各方合力守护美好家园的基石。
在广东中山,防暴培训走进校园;在安徽灵璧,物业携手救援队开展公众培训;在中山、惠州、凤阳、滁州、淮安、龙岩、曲靖等众多城市,“AED进小区”填补当地空白,并业已挽救了多人生命。2023年9月,抱朴物业旗下经开城市服务登上了《人民日报》和《淮安日报》:抱朴物业“自掏腰包”为东湖怡景苑安装“救命神器”,实现淮安市住宅小区AED配置“零”突破。
2023年6月,应急管理部调研深圳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桃源街道应急救援志愿者联合会的重点发言,得到充分肯定。朱新涛作为主要骨干队员,参与发起组建了这一全国首个街道级应急救援社会组织,构建了政府主导、志愿者和物业等各方社会力量参与的应急安全治理体系,形成了政府、社会和公众“三位一体”的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安全联防合力。
“见素抱朴,至诚服务”。朱新涛告诉记者,抱朴物业坚守初心,听党话、跟党走、聚焦高质量发展,努力争当性价比最高的城市综合服务商,连续五年获得“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蝉联2021-2023年“中国物业服务综合实力百强企业”。未来,抱朴物业将立足深圳总部、更好地辐射全国,通过机械化作业、数字化赋能、智慧化管控,以一线城市优质服务+五线城市成本,打造更多幸福社区、物业城市。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陈晨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报家生活秀——记录身边的温馨日常!家里娃的萌趣瞬间、爸妈的生活智慧、毛孩子的搞笑名场面,随手一拍都是暖心好素材,个人赛等你来秀~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报家生活秀#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0:31
54.#报家生活秀#欢迎收听深圳人的一天!
#深圳有“咖”味#开奖啦!咖啡展兑换门票流程看这里~ 本期活动获奖名单:192***478、陈一丹、夏日晴空、常相思、漫漫、爱摄影爱生活、我是一颗糖、Cecilia、橘子不是唯一水果 恭喜以上用户获得【咖啡展门票*2张】奖励,门票兑换二维码将以短信形式发放,请注意查收~ 兑换流程(参考下图):进入小程序——我要购票——咖啡展早鸟票——点击报名——点选单日票(88元)添加购票人——填写优惠码——0元购买 温馨提示:请于8月21日前完成兑换,逾期不予补发。
05:20
27.【45载圳青春】-【个人】-【短视频】-【一个人的雷达站】#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