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当地年轻学生合作是《波莱罗》的表达“传统”
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周红声
2023-10-14 13:56

黑压压的舞台上,放着一张硕大的红色圆桌,桌上凝固着一位双臂交叉,保持着如胎儿般休眠姿势的舞者。圆桌后摆放着一排椅子,几十名低头沉思的男舞者安静地坐着。音乐响起,舞者缓缓张开双臂,开始了缓慢、简单、但坚定的舞姿。随着乐曲的加强,舞者的速度越来越快,周围的男性纷纷被召唤,加入了狂欢的舞蹈。当所有人都情难自禁,围绕着圆桌狂舞的时候,音乐戛然而止。一时间,全场掌声雷动、叫好声此起彼伏。

《波莱罗》演出现场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这场震撼的表演便是被誉为“现代时光流逝中的经典之作”——《波莱罗》,是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代表作之一,也是奠定了该团创始人、传奇编舞家莫里斯·贝嘉现代舞大师地位的作品。13-15日,在深圳演出期间,《波莱罗》引入了18位本地青年舞者同台献艺,成为了该团来深演出的最大亮点。据悉,18位舞者均来自深圳大学艺术学部舞蹈音乐学院舞蹈系。入选舞者将全程参与剧目《波莱罗》的联合排练和现场演出。

《波莱罗》演出现场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一直以来,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都在致力于促成国际团体与本地艺术人才的合作。本届活动也不例外。深圳大学艺术学部音乐舞蹈教师张月龙表示,今年“十一”长假前,他们接到了参加《波莱罗》演出的任务。“洛桑贝嘉芭蕾舞团享誉全球,能跟大师们同台学习,我们倍感荣幸。13号晚,第一场演出结束后,18位舞者抑制不住兴奋与我聊了很多。从排练到正式参演,他们都带着十分虔诚的心态:感叹洛桑贝嘉芭蕾舞团对艺术的诠释,震撼于舞团营造的强烈的艺术氛围。此次能与大师面对面,与国外舞蹈家同台演出,极大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深刻改变他们对艺术的认知。十分感谢这次难得的实践经历,也让我们对本土人才培养有了新的感悟。”张月龙说。

图片由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提供

现任艺术总监吉尔·罗曼在演出开始前的采访中说道,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是拉近不同文化距离的平台。为此,他精心编排了质量极高、风格多样的4个经典剧目。“10月9日我们抵达深圳。组委会十分热情,我们相处得也很融洽。常年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这次很高兴能与深圳人民交流,通过无声的表达——舞蹈,来展示我们的文化,带给大家深刻印象。”

对于此次18位深大舞者的参演,吉尔·罗曼在发来的感谢信中写道:“莫里斯·贝嘉为他的男舞者创作了这部芭蕾舞剧,并在世界各国引入了一些年轻学生进行合作,这将为这些学生和观众提供与我们舞者文化交流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这些学生在舞台上面对他们的城市。这一直是贝嘉大师为促进当地融合而提出的要求,也是他非常重视的一件事。当然,所有主角都由我的舞蹈演员担任,但这也是舞台上一次重要的文化融合。”据吉尔·罗曼介绍,上一次在中国上演《波莱罗》是2011年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当时的演出同样邀请到了来自北京的学生参与其中。

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以“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为主题,它用音乐艺术为纽带,促进不同文明的沟通,用合作为动力助推人文艺术进步,在为各国提供充分融通互动平台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好地讲好深圳、粤港澳大湾区和全中国的故事。今年,音乐季不仅邀请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一流艺术团体、艺术家,呈现高水准、高质量的演出,还促成了顶尖国际艺术团体与本地院校、艺术人才的合作,实现“强强联合”,通过交流互鉴,让艺术之光在深圳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原标题《与当地年轻学生合作是〈波莱罗〉的表达“传统”》)

编辑 张克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周红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